王世群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255000;张 干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中学 255100
摘 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我们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创新,教育教学的课堂是我们所必须努力坚守好的阵地。如何坚守这块阵地是我们所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所谈论的话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如今的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单向的授课方式,而是转而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一个性化的培养无疑是符合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的。以下将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试从何为创新性、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性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这几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创新能力及创新教育的意义
教育界已然将创新纳入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加以推动,而全面科学地理解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特定的时代特征,有学者曾明确指出:“一切源于人对自然生产和社会的新的思想的产生、技术的变革、模式的改变等都是创新。”而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过程,以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开辟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载体,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促使国家经济建设获得尽快发展,社会文明取得更大的进步”。基于对创新、创新教育的认识,结合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可以将初中生创新能力理解为在学习实践中,以创造性的个性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加工、总结及应用,从而生成具有某种价值的成果,并加以反思和提升,促使学习活动的再发现与再生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特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而细究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内容,可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如:基础性: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他学习活动打下技术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性:信息技术体现了学科的全面性,它涉及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审美、基础学科、艺术、人文、软硬件开发等很多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可鼓励学生结合其他学科进行创新。开放实践性: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实践机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无可争议的教学主体,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课堂上正视学生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来传授知识,而不是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和理解来教学。而且对于学生创新性质的行为,例如天马行空的回答或者主动学习其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无论对错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
2.重视操作而非理论。不同于其他学科,长篇大论的文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并不适用。要学习信息技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动手操作。你可以在书店里买到几乎所有软件的教材,但如果不能实际操作,这些教材就是一堆废纸。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是如此,一个软件运用得多了,学生们慢慢就会掌握,然后就有基础和愿望去探索软件的其他功能。作为教师,除了应教导学生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此,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3.先走出课堂,再回归课堂。根据笔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了解,学生的课程表之中,信息技术课一周一般只有一到两节,所以教师授课的时间很紧。此外,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学习计算机知识,更像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休闲活动。如此一来,便不难推理到信息技术课课堂上的情景:因为课时紧,教师每节课都按计划安排好了内容,在上面侃侃而谈,但学生们却大都“无心向学”,导致学习质量低下。而课程的考试也是白纸黑字的形式,完全体现不了信息技术实践为主的方针。对此,信息技术教师们不妨将形式固定的教学改变成更为灵活的方式。
4.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很多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期末考试都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将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变成死板的方块字。这样一来不利于学生复习知识,二来又完全扭曲了信息技术学习的主旨。即便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不可能将Word里面所有工具栏的选项背出来。如果学生懂得怎样帮文档设置页眉页脚,我们还得要求他将鼠标键盘的每一步操作化成文字背诵下来吗?所以说,既然运用了灵活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课的期末考试也应该用更开放的方式来进行,如个人设计一个活动的宣传海报或者小组制作一本知识小册子,等等。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用剪辑视频、音频等方式来制作考试作品。只要作品是学生原创,无论水准如何,他们的创新能力都将得到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姜亦男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点滴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论文作者:王世群,张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方式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