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1 高虹2
1.云南省科学技术院 云南昆明 650228;2.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云南昆明 650228
【摘 要】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对疾病的认识,生物制剂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新选择。分析生物制剂的应用现状,促进医师对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的了解和认识,为生物制剂正确、适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制剂;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Q0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30-01
生物制剂(biologicals)是指一组靶向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或细胞表面抗原、从而有治疗作用的特殊蛋白,包括单克隆抗体以及基因工程合成的融合蛋白。它通过几乎完全清除或中和靶向细胞因子,从而有力的阻止其功能。生物制剂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以及动物和人血浆等制成的制品,也包括采用DNA重组技术及其它生物技术研制的蛋白质或核酸类制品。
1.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分类
目前在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中,生物制剂作为除辅料外不含传统化学药物的一类新型药物,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生物制剂是一种利用人体或动物组织、寄生虫、微生物等经现代工艺或化学方式加工所成的药物,常见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B 细 胞清除剂、T细胞共激活调剂剂等。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是最成功的生物制剂药物。它的临床疗效在减轻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炎症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其治疗靶点主要有三类:细胞因 子、B细胞和共刺激分子(如 Abatacept)。其中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和 干扰素(IFN-α)等。B细胞靶向治疗策略包括 B 细 胞清除(抗 CD-20)、减少 B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 CD-22)和调节 B 细胞的功能[抗可溶性 B 淋巴细胞 激活物(BLys)]等。目前生物制剂在临床适用范围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器官移植等方面。
2.应用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都是自身免疫性的慢性疾病,有着隐匿性高、难确诊、关节受损不可逆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研究发现,引起此类关节炎发病的“元凶”是一种名叫“肿瘤坏死因子”的炎症因子,它能引发关节滑膜炎、活化破骨细胞造成骨破坏和关节畸形。于是,学者们开发了生物制剂,通过抑制肿瘤坏死因子来治疗这类疾病。生物制剂与传统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相比,其主要特点是起效快、抑制骨破坏的作用明显、患者总体耐受性好,该制剂主要有阿达木单抗。生物制剂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对各类生物制剂的特点、适应证以及有 效性、安全性进行了总结。
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治疗研究进展,提示随着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制剂为银屑病这一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近年来,开发了一类靶位特异性的生物制剂,对银屑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新药优特克单抗(Ustekinumab)(CNTO-1275),为人源化抗IL-12/IL-23单克隆抗体,优特克单抗可与IL-12、IL-23的p40亚基特异性结合,成为新型靶向生物制剂。当然,靶向生物制剂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但它们在发挥良好疗效的同时可能会干扰患者免疫系统的稳态,引起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靶向生物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更充分的临床验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贝利木单抗等生物制剂的应用,也给顽固及危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种多因素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带来希望目前已有溶瘤腺病毒的生物制剂应用到临床中,随着重组病毒技术和知识的不断发展,溶瘤腺病毒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肿瘤生物治疗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生物治疗可概括为:任何生物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在肿瘤的治疗性应用;它主要通过调动机体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天然(或基因工程)产生的靶向性很强的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应用胸腔置管引流,胸腔内注入化 疗药物顺铂和肿瘤坏死因子(T N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累及消化道全层,并发症发生率高,生物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CD的治疗疗效,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患者、合并复杂肛瘘患者是生物制剂治疗的适用者。临床有多个“病情难以控制”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可考虑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它可能给这部分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英夫利西出现后,已有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相继问世,英夫利西能治疗一系列CD棘手的并发症以及儿童和妊娠妇女两类特殊人群。目前康复新液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广泛,它是从美洲大蠊干燥虫体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生物制 剂,具有加速创面愈合、消炎、增强抵抗力等作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能明显改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缩短疾病治疗时间。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生物治疗研究,是根据细胞免疫功能选择生物制剂治疗。川崎病(KD)多发于儿童,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由于冠脉病变导致的心血管并发症,传统治疗方法部分患儿效果不佳,临床上逐渐用新型生物制剂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期的危重疾病,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采用 INSURE 策略(经 口气管插管 - 肺表面活性物质 - 拔管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NRDS 可减轻病情,避免和减少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并发症。IUSURE 策略联合动物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生物制剂)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常安全、有效。
生物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由于生物类免疫抑制剂特异性强、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小,在预防排斥反应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今后在临床上也会让医师和患者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临床应用双剂量单克隆抗体类生物制剂在肾移植中免疫诱导治疗,采取个体化的免疫诱导疗法,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受者肾的存活率。
总之,传统治疗药物已不能满足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难治性疾病的治疗需求,这部分患者的治疗问题成为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随着对这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制剂成为预防、治疗及诊断相应疾病的新方法,目前已有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相继问世,今后还将会出现选择性更强、疗效更佳、价格更低的生物制剂。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新手段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给疾病治疗带来新选择和新希望。
参考文献:
[1]郑锦萍,利用SPARCC评分评估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研究,汕头大学,2014
[2]肖海鹃 宋红梅.生物制剂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74-77.
[3]张昕,赵梓纲,李承新.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抑制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12(6)329-333.
[4]闫师统,优特克单抗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山东大学,2014
[5]王 虹,李珊山,靶向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3)17-20.
[6]肖二龙,溶瘤腺病毒的临床应用进展,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33(5):395-398.
[7]刘延国,乏氧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发生Th2优势应答的机制探讨,山东大学,2012
[8]赵利美,基于痘病毒的溶瘤病毒及其溶瘤效应的研究,南开大学,2014
[9]崔海燕等,闭式引流顺铂和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68-69.
[10]曹倩,克罗恩病的早期生物制剂治疗,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2):1007-1008
[11]辛玉.钱家鸣,新型生物制剂对克罗恩病手术治疗的影响与作用,中华内科杂志,2015,54(7):648-650.
[12]王翠云等,康复新液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5(7):196-198.
[13]儿童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周 昱,夏正坤·中国全科医学,2014,27:3174-3178.
[14]李卓颖 杨作成.生物制剂治疗川崎病的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95-598.
[15]张华等,INSURE 策略联合动物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评价,中国实用医药2014,25(9):84-85.
[16]金海龙,石炳毅.生物制剂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2,33(9):574-576.
[17]王锁刚等,双剂量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8):66-70.
论文作者:余波 高虹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生物制剂论文; 靶向论文; 肿瘤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细胞论文; 疾病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