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和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增多,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得到运用,它不仅能加快施工速度,还能扩大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提高,受到施工单位普遍重视和关注。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滑模施工技术和水利工程施工中滑模技术使用要点,探讨滑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水利施工;滑模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逐渐增多,国家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使得水利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意义主要在于兴水利,除水害,对于我国能源的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滑模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支撑,探讨其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问题,对于保障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滑模施工技术概述
1.1滑模装置结构简述
滑模装置共包含3大系统组成,分别是模板系统、平台系统和液压提升系统。不同的系统组成中包含不同的构件,例如模板系统主要包括模板、提升架和围圈,平台系统主要包括一些操作平台和吊脚手架,而液压提升系统则包括液压控制台和支撑杆等。
1.2 滑模施工技术的工作原理
滑模施工技术在作用过程中主要借助千斤顶作为动力源,在众多千斤顶的作用下使得在墙、柱或者粱等构件周围形成的滑升模板沿着一定的方向滑动,滑动的过程中会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不断的向其浇筑混凝土,直到模板的底层达到一定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时停止。滑模施工技术通过与其它施工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1.3滑模施工技术的基本特点
滑模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保证一定的连续性,其机械化程度较高,构造简单,施工效率相对较快,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滑模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特征,即其装置结构要随着工程项目的变化而变化,模板结构类型以及平面布置过程均要按照滑模施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2 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意义
滑模技术以千斤顶为滑模动力设备,并提供主要的动力源,促进施工顺利进行,通过利用千斤顶的作用,在刚成型混凝土表面或模板表面施工,促进模板或滑框进行滑动。从模板上口向套槽内分层浇灌混凝土,为提高浇筑施工效果,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 以内为宜。模板内最下层混凝土强度合格之后,利用提升机具作用,让模板套槽沿混凝土表面滑动,并向上继续滑动,滑动间距控制在30cm 为宜。通过上述循环施工,当混凝土高度满足施工要求时,完成整个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
2.1水利施工综合效益良好
水利工程建设中,通过运用滑模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机械化程度。确保混凝土浇筑具有良好的连续性,推动施工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促进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的光洁度,并有效预防裂缝出现,减少施工材料损耗,节约模板支护和周转时间,同时也有利于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综合效益提高
2.2缩短水利工程施工工期
滑模施工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能适应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施工需要,满足较大浇筑量和较高施工精度要求,可以满足水利工程施工设计要求的高度。另外,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整个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项目工程内部结构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混凝土浇筑量大。通过采用滑模技术能更好满足这种需要,有利于缩短工期,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2.3应用优势分析
滑模施工技术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少,成本低,并且实际效果好,能很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水利工程中由于隧洞和大坝迎水面的坡度都比较大,这部分混凝土施工难度也很大,在很多时候,混凝土施工很难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导致工程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制约工程项目功能的发挥。而滑模施工技术恰好能满足这种施工需求,能对工程特殊部位进行施工,提升施工效率,并且能有效减少模板的周转次数,减少模板损耗,控制工程资金的投入程度。
3 水利施工中滑模技术使用要点分析
滑模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基本功能在于改善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性能和防水性能,由此可见滑模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的作用与意义。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明确施工的技术要点,从而保证可以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施工方案。
3.1 选择合理的模板材料,控制好滑模结构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利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滑模的控制,选择合理的模板材料。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水利工程滑模施工材料为木板模板,控制方向主要是加强对其水平方向的检查,一般会选择两种方法,分别是水准仪器测量法和千斤顶同步器控制法。除了上述两种比较常见的基本方法以外,结合工程的重要性和适用性,还需要完善控制方法,例如激光照准仪与吊线的配合、上下面全部测量法等等,其主要的测量目的是为了保证滑模结构在作用过程中,其中心不会发生移动和错位。
3.2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由于滑模施工技术与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为了使滑模施工技术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就需要严格的控制好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例,优化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前,要对其质量和性能做好全面的检查,通过预先制定的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材料的配比,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混凝土灌浆机具,由于滑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浆液的稀释程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中水和水泥混合物的比例可以满足较好的和易性,从而保证施工可以稳定进行。
3.3 保证滑模施工的偏差处于规定范围内
由于滑模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其在作用过程中要与其它很多的施工工艺进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差。为了将这些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采取多样式的纠正误差方法,例如千斤顶底部采用钢垫板形式抬高,使其与支撑轴发生位移带动到模板系统内部,从而调整滑升方向控制施工误差等。滑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模板滑升过程中的误差控制,这样才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使得混凝土灌浆施工达到理想化的施工水平。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滑模施工技术、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技术要点,探讨了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水利工程以及滑模施工技术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模板材料,有效的控制滑膜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滑模技术要点,提高工程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慧斌,李云鹏.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滑模技术[J].科技传播,2011(11).
[2]王锡昌,方建华.浅析滑模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9).
[3]倪叶茂.浅谈闸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常用的滑模技术[J].民营科技,2011(7).
论文作者:吴兵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