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福女

(甘肃省武山县中医医院 甘肃天水 741306)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SDS、SAS评分相比,实验组(19.78±2.00)分、(18.75±1.28)分改善状况更优;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6.70%更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且能够显著降低其总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常规护理;全程无缝护理模;高龄;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162-02

高龄老年人群是依据国际健康老年定位标准为≥80岁,随着社会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高龄老年手术适应条件不断放宽、手术范围逐渐增大[1.2]。为明确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现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11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女比28:22,年龄22~42岁,平均(32.00±3.12)岁,文化背景:初中至高中15例,大专及以35例;实验组(60例)男女35:25,年龄23~43岁,平均(33.00±4.15)岁,文化背景:初中至高中34例,大专以26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中(P>0.05),具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护理: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基础的治疗、护理与术前相关注意事项,常规备皮、禁食等。②术中护理:一是,此时,大部分患者易紧张与恐惧,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沟通时,需语气柔和;二是,于术中,应做好麻醉护理,在麻醉医师予以麻醉时,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一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状况。③术后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转回病房,病房护士应密切观察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压,另外,需重点观察其出血、感染、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3]对患者抑郁与焦予以评估,SDS的分界值为≥53分,SAS分界值为≥50分,其分值愈高,患者不良情绪愈重。对比患者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尿路感染、误吸。

1.4 统计原理

探究数据,皆由SPSS 22.0统计软件解析,计数单位经由[n(%)]表达,且在组间对比经表达,计量数据经由(x-±s)表达,组间之比经由t检验,P<0.05为两组差异之比存在统计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护理后,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实验组改善状况更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x-±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讨论

高龄患者由于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从而增加手术的风险与复杂性,故应对高龄患者做好预见性危险因素临床上分析,并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确保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从而需提前针对性予以预防措施,进而降低患者术后引发的并发症[4.5]。为明确将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11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

与对照组SDS、SAS评分相比,实验组(19.78±2.00)分、(18.75±1.28)分改善状况显著更优,表明将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于患者刚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并耐心指导患者术前、术后的基础注意事项、治疗与护理,从而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可显著消除患者心理紧张及疑虑。另外,应做好输液管理,手术前通常建立一条至两条静脉通道,穿刺成功后,应保持输液的通畅,并严格计算患者的输入量,从而合理补液。

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显著6.70%更低,表明将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应用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于术中为防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故在术中尽量不对下肢予以输液等措施,并做好下肢的保暖措施。为降低尿路感染率,护理人员应减少导尿术的操作,同时,在留置尿管时,应严格做好无菌操作或术后尽早拔出导尿管。对于麻醉未清醒患者,需将头部于一侧,从而避免患者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的发生;同时,应告知患者家属排痰与头偏一侧的重要性[6.7]。鼓励患者按时拍背、翻身、咳嗽咳痰、深呼吸,并耐心教会患者有效排痰方法。另外,应加强护理人员对高龄患者可预见性的危险因素防范应急意识、识别能力,故临床上需予以定期的相关培训,从而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与观察能力[8]。受时间例数与外部环境等限制,关于将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患者中的护理满意度未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分析,并予以充分补充。

综上所述,将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患者围手术期中,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且能够显著降低其总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从而利于围手术期患者的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王莉,张军花,张春华.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相关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的综述[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15-17.

[2]吕泉,高坤祥,郑建.高龄肺癌围术期危险因素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404-1406.

[3]丁雪娇,史亮,汪承炜.高龄严重心律失常手术患者麻醉前预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11):627-629.

[4]王莉,张春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7):1591-1593.

[5]邓若熹,吴新海,张晟.右美托咪定对高龄下肢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0(4):982-983.

[6]赵爽,王秀丽,刘飞飞.自体血回输对高龄骨科患者围术期血液氧合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8):2729-2732.

[7]吴晖,汪珍.精细化管理在超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83-85.

[8]魏宏,李雪松,龙兴敬.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8(2):130-132.

论文作者:王福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常规护理与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高龄手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王福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