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基本经验_教育技术论文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基本经验_教育技术论文

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中小学论文,美国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不仅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更预示着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越来越把信息技术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他们的一些经验和措施无疑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本文试以美国为例,介绍其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探讨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从60年代中期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就以幼儿园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进入90年代美国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小学电脑教育要求小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功能和计算技术的重要性,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能简单操作”。中学是“电脑科学”的学习阶段,内容包括计算机程序、算法、数据结构、数据提取等。近年来,美国的小学陆续开设了键盘操作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美国大多数小学的键盘培训是作为一种短期的单科技术训练。如有些学校只是打算让孩子们初步熟悉键盘,鼓励用双手操作键盘,手指放在正确的键位以及用拇指按空格键等;而有些学校则有较高标准,尽量要求孩子们熟练打字,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目前,信息技术课在美国中学已普遍开设,该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包括:①运用模拟、实验进行高层次知识技能的教学;②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和教学;③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应用它处理各种教育信息;④通过计算机程序的编写与设计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技巧;⑤运用计算机加强个别化教学,落实教育机会均等原则;⑥运用计算机加速完成班级、学校以及各教育行政机构信息的搜集与共享;⑦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新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美国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它包括资料处理与应用,使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信息资源(文本、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工具;信息技术系统概论——从含计算机在内的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的软件、硬件介绍起,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系统组成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的组成和功能有所了解,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人工智能概论——使学生认识人工智能的意义及其应用,其介绍自动化系统、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等。②计算机程序设计。通过学习计算机语言和编写程序,使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辑运算和抽象思维能力。

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在促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即指出,把信息和技术革新带入美国的每间教室,应是政府首当其冲的一项任务。1996年克林顿提出了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行动纲领。这份纲领的核心内容是:到2000年,全美国的每个学校、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每个孩子都能在21世纪的技术科学方面受到先进完备的教育。其具体目标有四项:①每个学生都能使用计算机;②每间教室、每个图书馆都与因特网联通;③大力开发优秀教育课程软件;④鼓励愿意使用和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戈尔副总统也提出倡议,要使美国的“特许学校”(Eempowerment School)——全国15个情况不同的贫困城镇和乡村社区的所有学校与国际互联网接通。1997年克林顿总统在国会发表再任演说时又提出了“12岁孩子能联机上网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目标,希望“到2000年使网络联结所有的教室和图书馆”。为实现这些目标,国会在五年内将提供20亿美元的特别拨款。1998年克林顿总统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强调:“我们再也不能允许任何一个中学生在其毕业时,还不知道如何利用新技术来学习。”他要求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应做到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网络建设最为发达的国家。据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2000年2月公布的一份统计摘要报告,1999学年初(秋),几乎所有公立中小学校均已接入国际互联网。1994年至1999年,上网学校比例从35%提高到95%,美国中小学校全部上网目标基本实现。几年前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贫困生比例不同的校间差异以及城乡差异,现在均已基本消失。另据总统专家顾问分析,在中小学校平均4~5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最具效率。根据抽样调查,1999年美国中小学平均约6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平均9名学生拥有一台上网电脑。1996年约3/4的学校选择电话拨号方式上网,而最新调查结果表明,1999年63%的学校已更新为速度快捷的专线上网方式,另有23%的学校选用包括ISDN、无线连接以及光缆调制解调器等其他方式上网。学校上网的服务与资金支持来源主要是所在学区及政府。据抽样结果,约9/10的学校接受了所在学区的支持,有72%的学校接受州及联邦政府专门项目的支持,约1/3的学校接受了学生家长或家长所在公司的支持,1/3的学校接受了工商企业赞助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15%的学校依靠收取教师和学生的上网费用来维持,5%的学校接受了其他来源的支持。

笔者认为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得益于以下一些经验和措施:

(一)制定规划和明确策略

美国政府一直提倡、支持和促进许多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计划项目,这些计划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把技术引入美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中。例如,“远程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持计划”是1994年由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设立的,它为地方建设便于学校和其他公共机构使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联邦政府的配套资金(与州、地方和私营部门的资金相配套)。1997年克林顿总统提出了基础教育改革计划——《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它强调要让12岁的少年都能联机上网,接受多媒体网络化教育。同年4月,克林顿邀请加州大公司总裁、学校教师和家长代表到白宫参加圆桌会议,要求他们参与讨论提高全国教育标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等计划。美国联邦教育部制定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至今已有6000多所学校据此计划联通了因特网。美国科学基金会还资助了一个涉及150多所学校联合进行的教改实验,即“全国学校网络试点项目”。1998年芝加哥市开始启动芝加哥大学专家学者帮助本市中学生学习、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查询等计划。该计划将逐步在550所公立中学内落实,芝加哥大学的专家们正在帮助这些学校建立网络,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

联邦教育部在1998~2002年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至2001年,拥有现代多媒体电脑的比例将提高到每5个学生有1台;至少50%的教师将把高水平的教育技术、高质量的教学软件及信息高速公路融入他们的教学课程中;在公立学校,与信息高速公路联通的教学场所其比例将由1996年的14%提高到1998年的25%,并且此后将以更高的比例增长;至2001年至少60%的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和学校图书管理员将受到计算机使用及因特网方面的培训,以帮助学生的学习。为此,联邦教育部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例如,利用联邦通信委员会“全球服务基金”的折扣规定和“联邦价格优惠日”给学校布网,以运用教学技术及与因特网联网;鼓励使用网络技术,如声讯、传真及电子邮件,以促进家庭、社区、教师和学校间的联系;通过“技术知识挑战基金”和其它项目向各州及各地区提供财政支持,以规划、购买和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其它教育技术;以州和地方标准为指南,以有效措施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同私人部门合作,开发有效的、有吸引力的软件及教育资源,以此作为学校课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保证公平而普遍的机会

所有的学生,不论其社会经济地位、民族、种族、性别或地域因素如何,都有机会使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和交流工具。联邦政府鼓励地方、州、联邦机构及私人部门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包括特困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Title Ⅰ还为在经济上处境不利的学生规定了有关技术的投资。特困学校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将有机会运用相对于其它学校的学生来说同等先进的技术(包括对残疾学生的辅助技术)。联邦政府还支持开发、传播和使用辅助性技术,以保证残疾学生充分参与各个教学项目。这些主要项目包括“国家残疾与康复研究所”的研究和“辅助技术项目”及IDEA的支持。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经费预算

1996年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就加强基础教育的教育技术应用向总统提交了一份报告——“技术学习的挑战”,该报告是为支持美国的学校使用技术提供经费而制定的。它向教育委员会或其他地方教育机构领导的地方联合体提供五年年均100万美元的资助,也包括向其他参与者(如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人员、电子通信企业、图书馆、博物馆及社区活动中心等)提供资助。该报告特别重视教学内容与课程、专业开发和教育效果的评估。就像其公告所说的:“教育技术挑战资助不是关于技术的,而是关于如何利用技术来改善学习的”。它优先考虑那些“为大量处境不利学生服务或最需要教育技术的学生服务”的申请者。就经费预算而言,最宏伟的计划是克林顿总统于1996年2月15日提出的“技术普及挑战”(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提议以20亿美元作为技术普及基金,以便推动州、地方和个人达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经费将按在校生人数分配给每个州,但私营部门需提供1:1的配套资金。这一计划在教育技术的投入上增加了30多倍,从1993年的230万增加到2000年的7.69亿美元。为促使中小学加快与因特网联网的步伐,1997年美国政府计划在五年内拨款20亿美元,资助所有的公立学校联网。1998年美国政府决定每年拨款2.4亿美元,以帮助中学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进一步提升中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与质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国对中小学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设备、远距离教育等的投入每年增长11%,从1996~1997学年起开始超过对教材、练习册等学校印刷品的投入。

(四)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

美国为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还加强了教师培训。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的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不少中小学也采取了富有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来培训教师。根据新的教学标准,联邦教育部还通过诸如艾森豪威尔教师进修计划、技术知识挑战基金、明星学校、双语教育、职业教育、Title Ⅰ等联邦项目以及同“国家科学基金会”合作,来支持教师培训工作。通过与各州、各地区及各私人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新的激励措施和方法,提供技术性援助,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运用技术。例如,联邦教育部的地区技术合作计划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通过专业开发、技术帮助和信息传播等各种形式来使用技术。教育信息资源中心(ERIC)的服务提供课程计划样本、与教育改革有关的信息和解答教师通过电子信箱提出的问题,它对帮助教育工作者把技术融合进课程中也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最近美国一些州相继颁发了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如加利福尼亚州2000年9月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一、二级水平技术证书和三级导师水平与管理水平证书标准》,其最大特点是教育技术水平成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之一。其中一级技术证书为个人水平,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能够:①使用计算机及提高相关软件个人产出率;②通过因特网收集信息,开展研究;③操作一些普通的媒体显示设备。技术证书二级为教学等级,其考试目标是确保教师在下列情况中应用教育技术技能:①规定课程对提高更广泛的学习风格和能力的实际意义与价值;②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的能力;③运用技术更有效地迎合单个学生的需要。得克萨斯州与加州一样,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增加了教育技术的内容,并明确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计算机水平考试。

(五)重视企业参与

美国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学校网络建设中,十分重视企业参与。1995年进行的一次全美500家大型企业董事长的问卷调查表明,董事长们都强调美国要保持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学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技术以及微机诸方面的能力。1996年1月23日,克林顿总统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了《总统的教育技术倡议》。该倡议的特点是,广泛依靠私营企业和非赢利机构来帮助美国中小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例如,白宫把它对倡议的支持责任完全委托给了一个称作“技术队”的私营机构。该机构通过一个全国各社区的志愿者网络来协调对全国学校提供技术援助。总统和副总统也会见了许多商界首领,争取他们对教育技术工作的支持,他们还亲自参加了“96网络日”。这是一个“高技术收集库”活动,大约200家私人公司和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帮助加利福尼亚州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通。这类自愿组织的机构及其活动在把技术引进全美的学校教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通过直接捐助能建立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还能唤起公众对美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技术及其它问题的注意。

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最近我国提出了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性发展的宏伟目标:从2001年起,我国将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提出必将大大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标签:;  ;  ;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基本经验_教育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