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论文_李荣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论文_李荣

李荣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西兴中心卫生院,637136

【摘要】目的:探析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35)与干预组(n=36)。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切口感染防治护理干预,评比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住院时间为(9.4±1.7)d,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17.1%、(13.7±1.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炎患者施行切口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临床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右下腹疼痛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疼痛点比较固定[1]。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阑尾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为了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必须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71例患者的研究,探析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行阑尾炎手术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n=35)与干预组(n=36)。常规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9-59岁,平均(31.1±5.8)岁;发病到就诊时间5h-2d,平均(16.2±1.8)h。干预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9-58岁,平均(31.0±5.6)岁;发病到就诊时间5h-3d,平均(16.3±1.9)h。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可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存在比较意义。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工作,使其可以多鼓励与陪伴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2)饮食运动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以此加快患者康复。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施行切口感染防治护理干预,操作如下:(1)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严格手术操作的无菌化,尽量减少细菌感染;尽量不要采用逆行切除阑尾的方式,妥善处理手术残端,以此减少腹腔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用美宝溃疡贴对手术切口济宁贴敷,术后48h用红外线理疗机对切口进行理疗,2次/d,30min/次[2];对患者切口及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密切观察,如发生异常,及时给予有效处理,以免影响患者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说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的注意事项,以此增加患者对疾病及切口感染防治的了解,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以此加快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通过比较,探析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

1.4 统计分析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输入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数据,用百分比、(均值±标准差)的形式予以表示,且给予x?检验、t检验,若P<0.05,代表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 对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

常规组35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6例,发生率为17.1%;干预组36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2.8%。比较分析,干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x?=4.12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7±1.9)d,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4±1.7)d。比较分析,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t=10.0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手术治疗方法最为常用,尽管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非常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可知,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1)发病24h后接受治疗;(2)阑尾穿孔;(3)术中止血不彻底;(4)腹腔引流不当,手术操作时间长;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非常多,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康复,一定要重视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以此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8%,住院时间为(9.4±1.7)d,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17.1%、(13.7±1.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通过对阑尾炎手术患者施行切口感染防治护理干预后,可以显著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加快了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与国内有关文献研究[3]非常接近。

总而言之,对阑尾炎患者施行切口感染防治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波.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6):5169-5170.

[2] 盛丽.临床护理在阑尾炎术后康复中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01):328.

[3] 顾秀芳.临床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06):1316.

论文作者:李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论文_李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