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词义及其实词虚化论文

“比”的词义及其实词虚化论文

“比”的词义及其实词虚化

杜超月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摘 要: “比”在古籍中是一个较为常用的词。其本义为动词,表示“亲近”“亲密”等意义。后来,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又引申出其他意义,这些引申意义有的是动词意义,有的是形容词意义,有的是名词意义。同时,“比”又以词汇意义为基础,以语言环境为途径,虚化为介词和副词,虚化后的词义与其本义仍具有一定的联系。

关键词: 比;本义;词义引申;实词的虚化

“比”在古籍中是个较为常用的词,它的本义为动词。甲骨文和金文中,“比”从二“匕”,像两个人侧身并列之形。许慎的《说文解字》云:“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云:“比,密也。其本义谓相亲密也。”顾野王的《玉篇》云:“比,近也,亲也,密也。”可见,“比”的本义为亲近、亲密,后引申为靠近、和谐、比较、辅助、比喻等义,虚化后作介词和副词。

采用宝石CT(64排)(德国,GE公司)采集影像资料并输入mimics V13.0软件,计算机辅助建立三维数据模型(图1a),借助CAD软件对3D图像进行修改,获得最终打印模型的标准格式数据。将数据通过EMB软件导入艾利斯通C3650打印机植物纤维打印出参考模拟手术髋臼模型(图1b),将数据通过EMB软件导入Acarm AB型打印机活性钛粉打印出骨缺损填充块内置物模型(中国,爱康公司)。

一、“比”的词义

(一)“比”的本义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第1册)中指出,所谓本义就是指词的本来意义,这个本义是指上古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本义[1]。 “比”的本义应该是“亲近”“亲密”。从字形上看,“比”的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像两个人前后紧密并列而立,故会意为亲密、亲近之义。该词义在很多文献中有所记载。如:

(1)《诗》曰:“协比其邻,昏姻孔云。 ”吾兄弟之不协,焉能怨诸侯之不睦?(《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邢昺疏:“比,亲也。 ”(《论语·里仁》)

(3)“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朱熹集传:“比,上下相亲也。”(《诗经·大雅·皇矣》)

(二)“比”的引申义

“比”作“亲密的”这一形容词词义也是直接从本义中引申出来的。从语法学的角度来看,动词和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就是经常做谓语中心。“比”的本义是动词词性,经常在句中作谓语中心,因此这一语法特征使动词“比”容易引申出形容词的词义,用以形容亲密的性质或状态。如:

1.动词“比”

“比”的动词义有“靠近”“接近”“并列”“亲合”等,这些义项都是从“比”的基本义项“亲密”、“亲近”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如:

(1)“为人弟者,比顺以敬。 ”尹知章注:“比,和。 ”(《管子·五辅》)

(1)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律大小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礼记·乐记》)

(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邢员疏:“比,亲也。 ”(《论语·里仁》)

(4)“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陆德明释文:“比,亲合也。 ”(《礼记·射义》)

“比”又从“亲近”“靠近”义间接引申出“辅助”“勾结”等义。关系亲密的两个人则会相互帮助,从褒义的角度引申为“辅助”,反之,引申为“勾结”。如:

那些为写“作文”而刻意读书的伪“杂文家”,怎会明白杂文家严秀所称的杂文“思想性是‘质’,艺术性是‘文’,‘文质彬彬’,然后杂文才能成立”之深意所在?“愚意今日之大量‘杂文’,‘杂’则有之,‘文’则未必。杂文而无艺术性,即难以入文学艺术之林。”

基础组给予患者得宝松肌肉注射,剂量1 ml,连续治疗3周[3]。联合组患者给予得宝松与套管针联合治疗;得宝松治疗方法同基础组,套管针治疗方法:患者最痛点,以该点上7㎝左右位置作为进针位置,消毒,沿着水平方向进针,进针毕,不锈钢针芯抽出,皮下留置塑料软套管,并将软套管用胶布固定,留置24小时后,拔出塑料软套管。套管针治疗根据患者病灶范围而定,适量加刺数针[4-5]。

(1)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文选·陆机〈文赋〉》)

(3)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 (《礼记·缁衣》)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后来“比”又从“并列”的意思引申为“比较”义。两个并列而立的人,是可以比较出异同的,由此引申为“比较”这一意义。如:

(1)比其大小与其莠良,而赏罚之。(《周礼·天官·内宰》)

(2)比望我子受快乐,因何愁苦转悲伤。(《敦煌变文集·八相变》)

(3)“是以切比闾里,知吏奸邪。”颜师古注:“比,考校也。 ”(《汉书·石奋传》)

2.形容词“比”

“比”作实词,可以细分为动词“比”、名词“比”和形容词“比”,而这几种词性的“比”都是从其本义引申而来的,之后又各自引申出其他词义。词义的引申并不排除其原始意义——本义,并与本义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1)“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毕沅注:“比,致密。 ”(《吕氏春秋·达郁》)

(2)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

“比”循着“亲密的”这一语义,又引申为“和谐”“和顺”。如:

要科学理性看待农药,通过对农药严格管理与科学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负面效应。60年代,农药的负面影响受到关注,突出表现在农药污染环境、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农作物产生要害、农药残留超标等。农药危害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农药施用方法不科学、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农药利用率偏低、使用高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等。

高孟平强调,本次总结会既是集结号,也是冲锋号,大家要持之以恒,以教培塑人、以文化育人,把公司全员安全能力提升作为极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长期抓实抓好,把时代和公司赋予的责任扛实扛牢,为公司全面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2)气同则从,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3.名词“比”

名词“比”都是从动词“比较”这一词义中引申出来的,是一种修辞方式,表示“类比”义,其复合词有“比喻”“比拟”“比方”“比兴”等。 如:

(1)《诗》有六艺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诗·大序》)

(2)诗人比兴,触物圆览。(《文心雕龙·比兴》)

“比”的另一种名词义为“比列”,比较两个同类事物的数量、大小、倍数关系等。如:“疑狱,氾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大小之比以成之。”

实词虚化是汉语发展的客观现象,可以解释词义演变发展的规律性。汉语词汇从实到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需要一定的条件。

二、“比”的实词虚化

(一)实词虚化的界定

在汉语语法学界,不同的学者对实词与虚词的界定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凡字有义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维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2]又如黄伯荣、廖序东版《现代汉语》指出:“按照汉语语法的传统,词分为实词和虚词。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3]由此可知,实词就是表达实在意义的词,虚词则反之,只能表示语法关系,或帮助实词表达意义。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词的发展趋势是先有实词,后有虚词。也就是说,虚词来源于实词,是从实词中逐渐转化而成的,这一过程被称作“实词虚化”。所谓“实词虚化”,就是指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向只有语法意义的虚词转化的过程。

(二)实词虚化的条件

从上述 “比”的实词意义及其例子中可以看出,“比”的各个实词义项是在其基本义项“亲近”“亲密”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这种引申是符合词义发展规律的。同时,词汇意义变化影响实词的虚化,是词性变化的动因。

1.以词汇意义为基础

虚词是从实词中演化而来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实词都能转变为虚词,实词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以词汇意义为基础。也就是说,实词虚化必须经历一个从实到虚的过程,虚化后的词与原来的实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联。“比”就是在实词意义的基础之上虚化为介词和副词的。

“比”本义为“亲近”“亲密”,是一个动词,这种用法在很久以前就有了。《诗经·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又由本义引申出“靠近”“和谐”“比较”“辅助”“比喻”等义,后来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比”逐渐在以上实词意义的基础上虚化为介词和副词。

我们今天所说的介词最初大多数都是动词,后来意义虚化成为介词,仔细辨识,还能看到动词的痕迹。例如,最典型的介词“以”“在”“从”“会”等,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它们和动词一样可以带宾语。同样,“比”也是在动词意义的基础上虚化为介词的。

“比”由“比较”“对比”的意思虚化为介词,表示“与……相比”的意思。这是虚词“比”的常用意义和用法,介绍比较的对象,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如:

(1)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鲁迅《准风月谈》)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比”由 “辅助”“帮助”的意思虚化为介词 “为”“替”,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如:

(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梁惠王上》

(2)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孟子·公孙丑下》)

“比”由“并列”“编次”的意思逐渐虚化为介词,表示“及”“等到”之义,用于介绍到达的时间或处所。其复合词有“比及”“比至”等。如:

(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

国际市场:国际氮肥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供应量增加,其中中国销售3万吨大颗粒尿素;欧洲、巴西、印度和美国季节性需求到来,贸易商采购较为积极。国际磷肥价格高位平稳运行,印度采购因卢比大幅贬值放缓,东南亚采购需求减弱,中国供货价仍维持稳定。国际钾肥价格总体维持高位,因中国、印度钾肥大合同尚未签订,东南亚各国钾肥市场价格涨跌互现。

(2)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荀子·解蔽》)

“比”的副词意义有直接从其形容词义中虚化来的,也有从动词义中虚化成的。“比”由“亲密的”意义虚化为副词意义“连续”“频频”,表示动作连续地进行。表示此义的复合词有“比比”“比户”等。

(1)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2)“郡国比比地动。”颜师古注:“比比,犹言频频也。 ”(《汉书·哀帝纪》)

“比”由“靠近”义虚化为副词,有“都”“皆”的意思,表示时间、地点的相承接,或概括人和事物的全体之义。人或事物靠得很近,成为一个整体,这就给“比”的虚化提供了条件。如:

突出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云南已成为全国外送清洁能源的第二大省份。云药、云茶、云花等生物产业,多姿多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生态旅游,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云南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1)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战国策·秦策一》)

(2)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五》)

(2)能够将一些似是而非的因素加以区分,并利用关联函数计算方法,在临界阈值上加以界定,避免了因为一些微小区别而产生的判断误区。

“比”又由“靠近”义虚化为副词义“近”“每”,即“最近”“每次”,其复合词有“比来”“比年”“比日”。 如:

(2)比奠,举席埽室,聚诸窔。 (《仪礼·既夕礼》)

(2)“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郑玄注:“比年,比岁也。 ”(《礼记·王制》)

“比”由“比较”义虚化为时间副词,相当于“先前”“本来”,表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先后对比。如:

(1)“比奠,举席埽室,聚诸窔。 ”郑玄注:“比,犹先也。 ”(《仪礼·既夕礼》)

(2)慈和遍服为顺,择善而从之比。(《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目标回波占空比和长宽比是目标回波的描述向量,同一目标相邻帧目标回波占空比和长宽比将会很相近。使用信息值[14]对目标回波占空比和长宽比进行一个整体描述, 在K×M的Q帧SST多帧积累图像中,目标回波信息值表达式为

2.以语言环境为途径

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不仅受词汇意义的影响,而且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袁仁林的《虚字说》云:“然其虚用活用,必由上下文知之,若单字独出则无从见矣。”[4]语言环境对实词虚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句法关系上,即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词与词的配合上。

句法关系为实词虚化提供了条件,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中表现出不同的词性。“比”本为动词,出现的句法位置为:(N)+比+N。当“比”演变为虚词后,其出现的句法位置则为“(N)+比+V”或“(N)+比+N+V”。 如:

(1)郡国比比地动。 (《汉书·哀帝纪》)

将打好的面团放于案台静置5~10 min(冬季可置于醒发室,温度28℃,湿度75%),每个80 g,搓圆后中间醒发10~15 min。

(1)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后汉书·光武帝纪》)

(3)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孟子·梁惠王下》)

(4)方响则金声,比德则玉亮。(《世说新语·文学》)

例(1)(2)中,“比”位于动词“动”“奠”之前,作副词;后两个例子中,“比”在名词前,作介词。当“比”变为虚词时,在句中不充当谓词,句读中必另有动词作谓词,如上述例子中“动”“奠”“反”“亮”则为谓词,而“比”是语词的补充说明性成分。

在句子中,一个词与其他词汇意义较强的实词经常一起用并且在表达中起一定作用时就很有可能虚化。一个动词如果在另一个词汇意义较强的动词前后就容易虚化为副词,这个动词如果后接宾语位于其他动词性较强的词的前后就易虚化为介词。“比”就是如此。

(1)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2)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经·大雅·皇矣》)

植物园中的盆栽桂花、银边翠、时令蔬菜,质量分数为4.2%的碳酸氢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碘液。

(3)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体积随压力的变化关系由三阶Brich-Murnaghan方程拟合,其中三阶Brich-Murnaghan方程表示为[19]:

定语从句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点,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但是学习效果不佳,学生还是不能准确灵活地运用定语从句,这应该与教师讲授定语从句的方式有关。

(4)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五》)

(5)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6)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梁惠王上》)

上述几例中,(1)(2)例的“比”意义比较实在,为实词,是“亲近”义,语法上是句首主语发出的动作,而(3)(4)例的“比”主要是强调动词“杀”“胜”,用来修饰其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与结果等,故其实词意义逐渐虚化,虚化为副词。 (5)(6)两例“比”带宾语,从语法上看与主语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只是表示动作引进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与……相比”“替”,意义明显虚化,虚化为介词。可见,在双动词句中,一个动词带宾语往往表示时间、方式、状态、范围和对象时,则这个动词可能会虚化为介词。

实词虚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经历一个由实到虚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虚化后的词与其实词本义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句法关系表现出来。

三、结语

“比”最初为动词,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演变,它的词义逐渐丰富发展,由动词本义引申出其他动词意义、形容词意义和名词意义,之后以实词意义为基础,以句法关系为途径,虚化为介词和副词。虚词“比”源于其本义,故虚化后与其实词意义仍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第 1 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93.

[2] 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898:19.

[3]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4] 袁仁林.虚字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9:131.

The Word Meaning of“Bi” and Its Virtual Phenomenon

DU Chaoyue
(School of Art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Abstract: “Bi” is a more frequently-used word in ancient books,whose original meaning is a verb.Later,it is extended as a verb,a noun,and an adj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word meaning evolution,and is turned into a preposition and an adverb.Further more,the wor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is still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Keywords: Bi;original meaning;extended meaning;the vacuity of word

中图分类号: H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726(2019)05-0048-04

收稿日期: 2019-02-02

作者简介: 杜超月(1994—),女,满族,辽宁本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责任编辑 郭庆林】

标签:;  ;  ;  ;  ;  

“比”的词义及其实词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