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文化馆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 要: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文章将从源、特、美三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意蕴进行阐述,旨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为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非遗保护;审美价值;民族文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文化发展的价值体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了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我们需要挖掘它的深层内涵,也只有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使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方法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实际,更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的要求。
1.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不是一个成熟的、本土化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 《公约》),这个概念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经过了从 无形文化财→非物质遗产→民间创作→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专有名词,尽管一直存在着争议,但经过10多年的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简 称“非遗”)已经得以广泛流传。
依据上述界定,每个国家从各自的语言、国情和文化出发,分别给出了更为直观确切的定义。 2005年8月,为了履行我国加入《公约》之义务,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明确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物、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历经了几个重要节点:12001 年,中国昆曲在世界首批非遗代表作名录中位居第一;2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3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4从2005年起,持续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非 遗普查,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5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挂牌成立;6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法》正式施行,标志着非遗保护步入法治保 障的轨道;72014年,中国民俗学会成功竞选为联合国非遗保护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脉的精华。为了确保非遗保护的深入推进,在实践基础上,我国定立了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战略,并将其具体划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舞蹈、传统医药、传统音乐、民间文学、民俗、曲艺和传统戏剧。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方式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而其中对非遗的全部内容和形式 (包括传承人和生态环境)进行活态的整体性保护 是最好的方式,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实 现非遗整体性保护的有益探索。
2.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人类的生存行为和情感构筑的文化史。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几乎涵盖了人们对于宇宙知识实践探求的方方面面,充满着 野性的生命风采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地域性、民族性、活态性、流变性这4个特点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显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
2.1 地域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般来说,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生活地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历史发展等原因,逐渐形成了不一样的宗教、礼仪、习俗、生产、歌舞、语言等方式,进而形成了该民族相对鲜明的文化特征。 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是我国非遗资源宝库中最著名的3大叙事史诗,它们都主要分布在北纬 40°以北的游牧民族地区。
2.2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为某一民族所独有,打上了该民族 的生活文化烙印,体现了特定民族的独特的生存智 慧、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情感取向、价值判断等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种民族性的生动表达和传承产物。如京剧、蒙古长调、侗族大歌等表演艺术,是典型的中国式民族文化传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依附于一定区域的生活形态而存在,被这个区域的民众群体认同,以表演、技艺、习俗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 心授”的方式得以延续,在现代生活中依然使用, 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如有着 3 000年历史的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代表;又如在历史上曾经中断且已终止的“泰山封禅”,正因失去了活态性而不能纳入非遗的范畴。
2.4 流变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区域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呈现继承与发展并存的状况,进而在本质上保留 基本一致性的基础上,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流变,从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中,以 不同的面目呈现。从历代陶瓷烧制技艺及风格的多 彩演变,便可见一斑。
3.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4种境界:欲求境界、未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吴冠中说,“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 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 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诠释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它不仅维系着相关群体和个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在精神匮乏的当代展现出日益绚烂的岁月风采。
3.1手作之美
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与此同时,它也忽略了人真正的内在文化诉求,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丧失个性、趋功逐利、精神空虚、情感淡漠等。工业设计以先进的技术为根本,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以批量化生产为手段,忽略了风格上的多样性,忽略了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忽略了人对自然与生俱来的家园般的眷念, 把世界推到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文化黯沉的危 险境地,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前工业时代的怀念,人们怀念那些传统手作工艺中传递出来的素朴力量和真挚温情,怀念那些与人类本性相伴生的自然与和谐。例如,并称为中国4大名绣的苏绣、湘绣、蜀 绣、粤绣, 一针一线,皆手绣而成,华贵清雅,形神兼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当代国际文化生活中传递着东方的古典、灵动与 婉约。
3.2匠心之美
“匠人”通常是指专门从事某一职业、经验丰富、技艺熟练的人。“匠心”一词源自唐代《孟浩 然集序》中的“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即匠人拥有的巧妙心思,多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 化表现形式,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自然力 量与人类智慧的凝结,它之所以能够流传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关键在于: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以精工细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待自己 的生活、劳作、工艺和产品,可谓是每一个创作者的心灵写照。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类的辛勤与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维系、绵 延、发展之根基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工匠精神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的生命线,“匠心”存 在于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在工业化批 量生产的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具魅力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散发出浓郁的岁月风采,充满 了理性与温情的力量。
3.3设计之美
设计实际上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人创造智慧和潜能的一种自然表达,是人在自觉地运用 各种媒介与外界的对话。当然设计是有优劣之分的,只不过优秀的设计师更加善于选择和造型,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层面更加独到而已。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传统设计之精髓即在于它是手作文化。因为在人类进化中,导致人与动物最终区分的 事件是直立行走,这样就解放了双手,进而创造了 纷繁的文明。虽然非遗的生态基础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但辨识发掘其文化价值,探索其现代设计的风 格与形式,必然更加耐人品读和回味,从而实现传承与创新、形式与功能、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4科学之美
太阳周年的运动,体悟认知一年当中的天象、气候、 时令、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以指导农业社会的 生产生活,是中国人民独创的一种历法,是农耕文 明的瑰宝,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几乎没有任何气象观测仪器的时代,古人仅凭肉眼观察、身体感知和思考领悟,就归纳出了如此优美适用的时间指南,指点寒来暑往,道尽四 季更迭。惊蛰、清明、谷雨、芒种等富有诗意的名 称:更是意境悠远,彰显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智慧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之书”,汇聚着光阴之美,虽然对农事的指导功能在 逐渐减弱,但其对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感受 认知,仍然是现代生活应当遵循的节律框架,仍然 闪烁着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理性之光。
4.结束语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物质与精神并重的文化类型,它源于自由和自觉的艺术实践,却超越了物质生活的羁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集体性的基本特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神品格和艺术特质,具有极高的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民. 历史文化内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2):81-81.
[2]成文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J]. 大舞台, 2012(7):301-302.
论文作者:王文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文化遗产论文; 物质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中国论文; 民族论文; 价值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