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远东称重管理软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晨辉[1](2021)在《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流域是全球高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功能维持以及黑土生产力保护的重要区域。过去几十年,该流域的中国部分发生了大规模的草原、湿地和森林向耕地的转变,导致该流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另外,由于地处中高纬度,该流域的生态功能在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双重压迫下,使得相关问题更加严峻。这一过程中土地利用、植物物种组成及分布、碳汇功能发生的变化及其受未来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影响,亟待在区域水平揭示相关多样性-碳汇功能景观阈值及未来多场景变化趋势。本研究针对黑龙江流域,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评价其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量化土地利用驱动的景观特征对植物多样性-碳汇的指示作用及其阈值效应;探究人为干扰与未来气候耦合影响植物多样性-碳汇风险,并在确定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揭示关键种土壤碳汇及养分的种间差异机制;进一步结合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与植物功能组变化,量化黑龙江流域植物多样性影响及碳汇提升潜力。初步结论如下:(1)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森林(46.6%)、农田(26.7%)和草地(19.3%)。景观水平指数中,土地利用面积指数,景观生态风险指数(LERI),景观破碎化指数(PD和ED)对植物多样性、碳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解释量最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当中,森林、农田以及草地的景观特征对植物多样性、碳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量最大。森林面积的增加,农田和草地面积的减小,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减小以及景观破碎化程度的降低,伴随着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土壤C/N的增加。阈值效应主要表现在森林面积占比、形状指数、聚集性指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风险指数,即:当这些指数高于或者低于阈值时,碳汇和植物多样性发生剧烈变化。相关阈值为:森林面积的16.7%,景观聚集度(AI)的64.1%,分割度指数(DIVISION)应该的0.65,整体上的景观类型丰富度的5种。景观格局的配置和调控可以通过调整森林、农田以及草地的景观格局来实现,今后该区域应继续实施城镇绿化以及防护林建设。(2)土地利用相关的人为干扰可以显着影响本区域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对未来气候的响应。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本区域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总碳储量整体上增加了8%–31%、17%–21%及4%–7%,但是土壤碳氮储量整体上降低2%–5%。局部来看,松嫩平原南部和东呼伦贝尔草原的植物多样性和总碳储量有损失的风险。整个区域生物量碳主要受降雨量影响,几乎没有降低的风险。土壤碳氮储量的降低的风险最高,占整个流域面积的(79.5%–98.4%)。土地利用相关的人为干扰增加了气候变化下植物多样性、生物量碳以及总碳储量损失的风险(增加幅度减小为4%–9%、11%–14%以及3%–6%),还使得森林分布区土壤碳氮储量的损失风险降低。(3)未来气候条件下本区域关键植物种类发生差异化响应。MaxEnt模型对本研究中16个本区域关键种分布区域模拟显示:白桦、杨树、春榆、落叶松、樟子松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贡献率为12%–43%,而胡桃楸、黄檗、蒙古栎、水曲柳、红松、云杉以及小叶章受到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11%–27%和10%–37%。辽东桤木的分布概率受到降水以及森林分布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10%–32%和10%。湿地植物细叶沼柳受到降水、湿地分布以及海拔的共同影响,贡献率分别为29%、19%和13%。未来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减小的关键种有:白桦、蒙古栎、落叶松、细叶沼柳以及小叶章,减小幅度达到20%–50%;适生区面积变化不大的关键种有:水曲柳、春榆以及辽东桤木;适生区增加的关键种有:胡桃楸、黄檗、杨树、红松、云杉以及樟子松,尤其是红松的增加幅度高达350%。地理分布扩张的种有:胡桃楸、黄檗、杨树、红松、云杉;东南移的种有白桦、樟子松、辽东桤木;西北移的种有蒙古栎、小叶章;水曲柳分布区变得分散、春榆东移、兴安落叶松南移、细叶沼柳西移。(4)树种对矿质土壤性质影响存在较大区域差异,而针、阔叶差异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一致性。14个树种、6个地点研究显示,阔叶林矿质土壤的SOC和TN比针叶林高30-50%,其中团聚体的贡献量占阔叶林矿质土壤SOC和TN增加量的75-77%。造成阔叶林矿质土壤SOC和TN增加的主要原因由于阔叶林矿质土壤中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增加从而增强了对SOC和TN的保护。其中:团聚体中SOC和TN浓度增加了30-50%;颗粒团聚体相对质量增加了50%,非团聚体(泥沙黏土组分)相对质量减少了14%。上述针阔叶差异不确定性较低(4.2%):表现为,在粘土含量少、海拔和降水量较高、水曲柳较多而杨树较少的地区,阔叶林较针叶林有更高的矿质土壤SOC和TN累积。(5)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结果显示,黑龙江流域森林面积增加,草地和农田面积减小,城市面积先扩张,2045年后保持不变。这将导致未来气候情景下,2025年-2100年的植物多样性较之当前提升7%–11%,生物量碳将提升9%;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功能组变化的模拟结果显示,黑龙江流域的阔叶林面积增加,针叶林面积先增加,2050年后趋于不变。这将导致未来气候情景下,2025年-2100年的土壤碳氮储量较之当前各自提升5%。综上:气候变化及土地利用通过景观特征的变化改变关键种的适宜性分布及植被组成从而影响黑龙江流域的植物多样性及碳汇。这将使得未来情景下黑龙江流域的植物多样性及碳汇有5%–11%的提升潜力。因此未来气候变化下,主要的生态功能变化风险不大,但是景观特征对这些功能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未来应该加强相关研究。
余江涛[2](2021)在《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ovariancancer,OC)是死亡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的统计报告推测,在2020年美国卵巢癌的新发病例为21750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2%,死亡病例为13940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2.3%。卵巢癌经常发生在55~64岁的女性,确诊时中位年龄为63岁,在首诊或确诊时超过3/4的卵巢癌患者已属晚期(Ⅲ~Ⅳ期)。截至目前为止,卵巢癌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联合铂类和(或)紫杉醇类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手术和化疗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于晚期加之后期的化疗耐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的生存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根据SEER最新公布的预测数据(2010~2016 年,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ovary.html),目前在美国卵巢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48.6%。因此,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卵巢癌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Iovanna等在20年前发现急性胰腺炎可以诱导过表达的NUPR1。人类NUPR1基因可以产生两种蛋白,分别是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NUPRla,对于此种蛋白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另一种是NUPRlb,它是由82个氨基酸多肽组成的小分子核蛋白,其分子量为8872.7 Da,故又被称为P8。后来Ree等通过对裸鼠中乳腺癌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cDNA分析发现了com1(candidate of metastasis-1),它是一种帮助癌细胞转移的候选分子,Coker随后发现com1与P8的蛋白完全一样,并通过基因测序发现com1和P8是一个分子,后来统一称为NUPR1。NUPR1与许多刺激相关,许多因素能够导致NUPR1分子的过表达,如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肿瘤坏死因子α、脱髓鞘剂、脂多糖(LPS)、CCL4和大麻素等。NUPR1也参与了多种应急相关的功能,研究发现NUPR1在许多良、恶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如急性胰腺炎、心衰、糖尿病系膜细胞肥大、乳腺癌、脑瘤和脑转移瘤、甲状腺肿瘤和垂体瘤等。然而有一项关于胰腺癌的研究发现,NUPR1在大多数胰腺癌标本中过度表达,而另一项研究认为NUPR1是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内生长的抑制因素,对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结论,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一项研究是在体内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是在体外进行的,不同的体内外肿瘤微环境导致了 NUPR1的不同生物学功能。NUPR1也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抑癌的功能,如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表明,NUPR1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进展负相关。所以NUPR1的复杂的功能可能依赖于不同的肿瘤微环境,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可以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总之,NUPR1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和生物学功能的复杂分子,它在各种良、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不同。可能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基因,干预NUPR1可以阻止癌症的进展和转移,目前NUPR1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NUPR1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目的: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卵巢癌组织芯片的资料:卵巢癌组织芯片总病例数为154例,其中转移灶13例,良性肿瘤或癌旁组织4例,其余137例为原发灶,剔除脱片、切片等原因引起的6例缺陷原发灶病例,后续共纳入分析的卵巢癌病例为131例,采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NUPR1蛋白的表达量、患者年龄,TNM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最大肿瘤大小,Ki67的表达等进行分析,第一种病理分型分组:非浆液性腺癌组和浆液性腺癌组;第二种病理分型分组:I型(低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癌等)和I型(高级别浆液性癌/肉瘤/未分化癌等);2.研究方法:2.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NUPR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染色强度和染色阳性率进行综合判断,分为NUPR1低表达组和NUPR1高表达组;2.2.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应用卡方检验检测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t-test比较其在卵巢癌原发灶组织、癌转移灶组织、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2.3.NUPR1蛋白的表达量和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统计方法分析,根据卵巢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来分析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根据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相关的预后因素。研究结果:1.NUPR1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卵巢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t-test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卵巢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UPR1蛋白在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高于良性肿瘤或者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NUPR1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2.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卡方检验检测NUPR1蛋白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的表达量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P=0.167)、病理分级(P=0.163)无明显相关性,与TNM分期(P=0.031)、病理类型1(浆液性和非浆液性)(P<0.001)、病理类型2(Ⅰ型和Ⅱ型)(P=0.016)、Ki67的表达(P=0.001)及最大肿瘤大小(P=0.008)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NUPR1蛋白在TNM分期Ⅲ/Ⅳ期、浆液性腺癌、Ⅱ型卵巢癌、Ki67阳性表达、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占比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非浆液性腺癌、Ⅰ型卵巢癌、Ki67阴性表达,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患者;3.NUPR1蛋白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统计方法分析发现NUPR1蛋白在卵巢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量与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NUPR1蛋白表达量越高,其总的生存率越低,无复发生存期越短,NUPR1蛋白表达量越低,其总的生存率越高,无复发生存期越长,表明高表达的NUPR1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有关;4.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卵巢癌患者的总的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期的相关预后因素分析: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TNM分期和最大肿瘤大小是总的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和=0.026),NUPR1蛋白的表达量越高、TNM分期越晚(Ⅲ/Ⅳ期)、最大肿瘤大小越大(>12cm)的卵巢癌患者较NUPR1蛋白的表达量低、Ⅰ/Ⅱ期和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卵巢癌患者的总的生存率低。卵巢癌TNM分期和最大肿瘤大小是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28),TNM分期越晚(Ⅲ/Ⅳ期)、最大肿瘤大小越大(>12cm)的卵巢癌患者较Ⅰ/Ⅱ期和最大肿瘤大小<12cm的卵巢癌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短。研究结论:NUPR1蛋白在卵巢癌原发灶组织和转移灶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卵巢癌临床不良预后相关,NUPR1的检测有望成为卵巢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新指标。第二部分: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研究目的:1.检测NUPR1在卵巢表面上皮(ovarian surface epithelium,OSE)细胞及卵巢癌细胞系(A2870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2.构建NUPR1低表达及过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并探讨其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3.利用体内成瘤实验来验证NUPR1对卵巢癌细胞成瘤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卵巢表面上皮细胞、A2780细胞、SKOV3细胞、293T细胞均购自中国上海中科院细胞库。siRNA委托上海吉玛生物有限公司完成,质粒的构建和慢病毒包装委托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完成,转染部分由自己完成。2.研究方法:2.1.NUPR1在OSE细胞和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OSE细胞、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NUPR1的表达,确定NUPR1在卵巢癌细胞和OSE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2.2.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好的siRNA系列:用针对NUPR1的3条小干扰系列siRNA-NUPR1(siRNA-337,siRNA-414,siRNA-850)和 1 条 siRNA-NC 系列作用于A2780和SKOV3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来验证siRNA对NUPR1的干扰效率,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小干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来分析小干扰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并综合以上因素选择其中1条siRNA来构建稳定低表达NUPR1的短发卡RNA(shRNA-NUPR1);2.3.构建shRNA-NUPR1并验证NUPR1低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的影响:shRNA-NUPR1作用于A2780细胞,构建NUPR1低表达的稳转的A2780细胞系,用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来检测其相关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染效率,用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2.4.构建NUPR1高表达的卵巢癌细胞系,并验证NUPR1高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系的影响:构建NUPR1高表达的质粒,并转染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检测相关蛋白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染效率,细胞的增殖用EdU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实验检测,Transwell实验被用来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2.5.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用稳转NUPR1低表达的A2780细胞系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进一步验证NUPR1低表达的卵巢癌细胞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研究结果:1.NUPR1在卵巢癌细胞系和OSE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表明,NUPR1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高于OSE细胞(P值分别为0.0139和0.011),且在A2780细胞中的表达高于SKOV3细胞(P=0.0481)。RT-PCR实验表明NUPR1 mRNA在卵巢癌细胞系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中的表达高于OSE细胞(P值分别为0.0397和0.0372),且在A2780细胞中的表达高于SKOV3细胞,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6);2.使用siRNA干扰NUPR1对卵巢癌细胞系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用针对NUPR1 的 3 条小干扰系列 siRNA-NUPR1(siRNA-337,siRNA-414,siRNA-850)和1条siRNA-NC系列作用于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NUPR1干扰组的NUPR1表达量均显着下降。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均提示干扰NUPR1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在A2780细胞中,和siRNA-NC组相比较,siRNA-NUPR1均可以减少细胞克隆数,但是仅siRNA-414组和siRNA-NC组的细胞克隆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6)。与对照组相比,NUPR1敲低组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A2780细胞中,和对照组相比,siRNA-414和siRNA-850能够抑制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而siRNA-337和siRNA-414能够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在SKOV3细胞中,和siRNA-NC组相比较,siRNA-NUPR1均能显着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值均<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siRNA-NUPR1能够促进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的凋亡,但是仅siRNA-414和siRNA-850两个系列作用于A2780细胞后引起的细胞凋亡和siRNA-NC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A2780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siRNA-NUPR1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仅siRNA-414系列引起的细胞周期比例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综合判断,我们选择siRNA-414系列来构建稳定低表达NUPR1的shRNA-NUPR1,并将其应用于后续的实验中;3.使用shRNA沉默NUPR1对A2780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sh-NUPRl包埋的病毒转染A2780细胞后,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显示,NUPR1沉默后NUPR1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升高,抗凋亡分子Bc12、Bcl-xl表达下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表达下降。MTT实验表明NUPR1低表达组的A2780细胞在72h和96小时显示出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P值分别为0.0009和0.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提示NUPR1低表达组的细胞克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1)。EdU实验也提示NUPR1沉默组的A2780细胞的细胞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3)。在Transwell实验中,NUPR1的沉默能够抑制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值分别为0.0297和0.0156);4.卵巢癌细胞中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在卵巢癌细胞中,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的结果显示,NUPR1过表达后的NUPR1的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caspase9和Bax表达水平下降,抗凋亡分子Bc12、Bcl-xl表达升高,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表达升高。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EdU实验显示过表达NUPR1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提示过表达NUPR1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5.沉默NUPR1对裸鼠体内成瘤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结果表明,沉默NUPR1后,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明显下降,与NC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0426和0.0443)。研究结论: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的NUPR1能显着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低表达的NUPR1能显着抑制卵巢癌细胞的生长,NUPR1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第三部分:NUPR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目的:分别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NUPR1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各组细胞在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面的变化。材料与方法1.研究材料1.1.细胞系:人卵巢癌细胞系同第二部分。培养基用RPMI-1640,加入10%的胎牛血清(FBS),1%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37℃下,在5%CO2的孵箱中无菌培养。1.2.实验分组:将本组实验的细胞分为四组,一组为pCMV-NC+DMSO组,即NC组加入DMSO,一组为pCMV-NC+LY294002组,即NC组加入10μM的AKT 抑制剂 LY294002,一组为 pCMV-NUPR1+DMSO 组,即 NUPR1 高表达组加入DMSO,另外一组为pCMV-NUPR1+LY294002组,即高表达NUPR1后加入 10μM 的 AKT 抑制剂 LY294002。2.研究方法:2.1.卵巢癌细胞NUPR1过表达后的相关通路蛋白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LY294002(10μM)处理后,四组细胞中(pCMV-NC+DMSO 组,pCMV-NC+LY294002 组,pCMV-NUPR1+DMSO 组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的 NUPR1 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2.2.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变化: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Y294002作用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情况;2.3.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研究结果:1.卵巢癌细胞NUPR1过表达后相关通路蛋白的变化: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经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NUPR1蛋白,AKT蛋白和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A2780细胞和 SKOV3 细胞中,NUPR1 蛋白在pCMV-NUPR1+DMSO 组和pCMV-NUPR1+LY294002 组明显高于 pCMV-NC+DMSO 组(P 值均<0.05),NUPR1 蛋白在 pCMV-NUPR1+DMSO组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LY294002能明显抑制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LY294002组的p-AKT蛋白的表达。各组间的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2.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用MTT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Y294002作用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情况,提示在NUPR1高表达的A2780细胞中用LY294002(10μM)处理后72h,pCMV-NUPR1+DMSO 组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组有高的细胞增殖(P值分别为0.0179和0.0443),pCMV-NC+DMSO组比pCMV-NC+LY294002 组有高的细胞增殖率(P<0.05)。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相似的细胞增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LY294002处理后96h,pCMV-NUPR1+DMSO组比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高的细胞增殖(P值分别为 0.0008 和<0.0001)。和 pCMV-NC+DMSO 组相比较,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在NUPR1高表达的SKOV3细胞中,用LY294002处理后72h,pCMV-NUPR1+DMSO 组的细胞增殖明显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增殖要快,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01)。和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率(P=0.0013),而 pCMV-NUPR1+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有相似的细胞增殖率(P>0.05),在LY294002作用于SKOV3细胞的96h时也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在LY294002作用于SKOV3细胞后72h和96h,我们对pCMV-NC+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增殖率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1+DMSO组的细胞增殖率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在72h和96h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3和0.0006),说明LY294002在NUPR1高表达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明显高于NC组,表明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形成实验提示,在A2780细胞中,与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有显着性差异(P<0.001),pCMV-NC+LY294002组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V-NUPR1+LY294002组有高的细胞克隆数(P<0.05)。和pCMV-NUPR1+LY294002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克隆数(P<0.05)。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的细胞的克隆数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UPR1过表达的SKOV3细胞中,与pCMV-NC+DMSO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克隆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pCMV-NUPR1+DMSO 组较 pCMV-NUPR1+LY294002 组有高的细胞克隆数(P=0.0008)。pCMV-NC+LY294002 组比 pCMV-NC+DMSO 组有更低的细胞克隆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6)。而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 组的细胞的克隆数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细胞克隆数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347),说明LY294002在NUPR1高表达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明显高于NC组,这点也验证了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3.抑制AKT通路可以逆转NUPR1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变化。pCMV-NUPR1+DMSO组的A2780细胞比pCMV-NC+DMSO组有更强的细胞迁移能力(P=0.0001),和 pCMV-NUPR1+LY294002 组相比较,pCMV-NUPR1+DMSO组和pCMV-NC+DMSO组有更高的细胞迁移能力(P分别为<0.0001 和=0.0047),pCMV-NC+DMSO 组比 pCMV-NC+LY294002 组有更高的细胞迁移能力(P=0.0014),对pCMV-NC+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迁移能力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迁移能力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284)。在侵袭实验中,与pCMV-NC+DMSO组比较,pCMV-NUPR1+DMSO 组的侵袭能力增加(P=0.0158),而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C+DMSO组有相似的细胞侵袭能力(P>0.05)。pCMV-NC+DMSO组比pCMV-NC+LY294002组有更高的细胞侵袭能力(P=0.0237)。pCMV-NUPR1+DMSO 组比 pCMV-NUPR1+LY294002 组有更强的细胞侵袭能力(P=0.0103),对 pCMV-NC+LY294002 组和 pCMV-NC+DMSO组的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比值及pCMV-NUPR1+LY294002组和pCMV-NUPR+DMSO组的侵袭能力的的比值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359)。表明NUPR1过表达的A2780细胞显示出较强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这种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能够被LY294002逆转。研究结论:NUPR1能够通过AKT通路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从而发挥致癌作用。
张云香[3](2021)在《lncRNA-BC06979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202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0%。乳腺癌具有在形态学和遗传学上高度异质性的特点,虽然随着医学发展,早期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的提高和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取得很大的进步,但部分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仍然会出现复发转移,甚至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对于现代医学,晚期乳腺癌依然是难以完全治愈的。如何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让进展期乳腺癌向慢性疾病转化,是目前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寻找更多的新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是延长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不具有编码功能的RNA,长度大于200个nt,没有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按照其在基因组上相对于蛋白编码基因位置分为反义长链lncRNA(antisense lncRNA),基因间 lncRNA(intergenc lncRNA,lincRNA),正义链 lncRNA(sense lncRNA),内含子 lncRNA(intronic lncRNA),双向剪切 lncRNA(bidirectional,lncRNA)五种类型。研究表明,lncRNA参与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众多生命活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促癌或抑癌作用,成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热点。lncRNA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浸润与转移等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表达失调,与肿瘤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目前,lncRNA在肝癌、乳腺癌以及膀胱癌等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已有报道,而对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lncRNA的种类、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选用本课题组前期利用高通量lncRNA表达谱芯片(GEO数据库:GSE72307)筛选出的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BC069792和BM466146,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检测,进一步验证了芯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BC069792和BM466146基因在新鲜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均显着下调,分析了BC069792和BM46614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并检测二者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体外功能学实验研究了 BC069792和BM466146对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体外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最终以择优原则选择BC069792进行裸鼠乳腺癌模型体内功能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使用高通量二代测序(NGS)技术、双荧光素酶实验(dual-luciferase activity assay,DLAC)和突变实验、RNA 免疫共沉淀实验(RNA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RT-qPCR、Western blot、IHC 及挽救实验初步探究了 BC069792的下游相关信号通路及靶基因,并验证能够与BC069792和靶基因mRNA共同结合的miRNA,阐明其在乳腺癌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的ceRNA海绵吸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发现乳腺癌早期诊断、确定靶向治疗的靶点及判断预后的新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lncRNA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收集98例新鲜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距肿瘤≥5cm),共 196 个样本,应用 RT-qPCR 方法检测 lncRNA BC069792 和 BM466146在各样本中的差异表达情况,验证前期芯片的检测结果。(2)为了筛选优势基因,我们分别分析两个lncRNA BC069792和BM466146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3)通过核质分离,RT-qPCR分别检测细胞浆和细胞核内二者表达量,确定其在乳腺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4)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患者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 lncRNA BC069792 和 BM466146 表达情况,评价 BC069792 和 BM466146作为诊断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2.lncRNA体外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功能学实验研究(1)为筛选进一步研究的lncRNA和乳腺癌细胞系,将lncRNA BC069792和BM466146的过表达质粒及相应的对照质粒转染乳腺癌MDA-MB-231、MDA-MB-468、T-47D细胞,RT-qPCR检测过表达及干扰效率。(2)应用CCK-8、EdU、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过表达BC069792和BM466146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3)Transwell小室和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过表达BC069792和BM466146对乳腺癌MDA-MB-231、MDA-MB-468、T-47D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4)根据细胞功能实验,采用优势筛选原则,保留lncRNA BC069792、MDA-MB-231和MDA-MB-468乳腺癌细胞系进一步深入研究。将BC069792 siRNA及相应的对照siRNA转染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RT-qPCR检测干扰效率。用放线菌素D实验检测BC069792在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的稳定性。(5)检测BC069792敲低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6)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和敲低BC069792的乳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3.lncRNA在裸鼠动物体内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功能学研究(1)构建稳定过表达BC069792慢病毒(LV-BC069792),稳转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再将感染后的乳腺癌细胞经过腋下脂肪垫注射入裸鼠体内,观察BC06979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2)将稳转BC069792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裸鼠体内,观察裸鼠远处脏器转移的情况。4.lncRNA在乳腺癌中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1)将 pcDNA3.1-BC069792/pcDNA3.1 或 si-BC069792/si-NC 转染到MDA-MB-231细胞内,利用NGS技术进行转录组基因测序(RNA Sequence,RNA-Seq),检测差异表达基因谱,筛选BC069792对乳腺癌细胞起干预作用的下游通路及调控靶基因。(2)应用RT-qPCR、Western blot验证体外乳腺癌细胞、裸鼠体内乳腺癌组织、人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内BC069792与下游靶基因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KCNQ4(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Q Member 4)的关系。(3)应用网站生信数据库查找与BC069792和KCNQ4结合的miRNA,取其交集。(4)应用RIP实验检测BC069792是否可以作为ceRNA吸附miRNA和靶基因KCNQ4。(5)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BC069792与miRNA结合。(6)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及突变实验验证BC069792通过吸附miRNA调控KCNQ4。(7)应用EdU、CCK8、Transwell小室验证miR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8)应用 Western blot 及 RT-qPCR 技术验证 miRNA 对 BC069792 及 KCNQ4表达的影响。(9)应用EdU、Transwell小室、Western blot进行挽救实验,进一步验证BC069792-miRNA-KCNQ4网络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10)根据RNA-Seq差异基因表达谱,KEGG通路分析,应用Western blot及RT-qPCR技术进一步验证KCNQ4调控的下游效应信号分子。(11)应用Western blot进行挽救实验进一步验证BC069792对KCNQ4及下游效应信号分子的调控作用。结果:1.IncRNA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1)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lncRNA BC069792和BM46614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在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BC069792和BM466146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C069792和BM466146能够有效区分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91、0.9145,P值均<0.0001。(3)乳腺癌中BC069792和BM466146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Ki-67指数负相关,与年龄、肿物大小、出血/钙化/坏死/囊变无相关性。2.IncRNA抑制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功能研究(1)BC069792与BM466146过表达组均能够显着抑制体外乳腺癌细胞的增殖率。(2)过表达BC069792能够显着抑制体外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过表达BM466146对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确定BC069792为进一步研究的lncRNA。(3)敲低MDA-MB-231、MDA-MB-468细胞中BC069792的表达量均能有效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4)BC069792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没有影响。3.lncRNA抑制动物体内乳腺癌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功能研究(1)为成功构建皮下成瘤动物模型,将稳转慢病毒LV-BC069792及LV-NC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接种到荷兰裸鼠乳腺脂肪垫内,生长5周后取瘤,发现过表达BC069792组肿瘤的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生长曲线显示LV-NC组肿瘤的生长速度比LV-BC069792组显着增加。(2)LV-NC组中肿瘤侵犯皮肤附属区,侵犯横纹肌及周围脂肪现象明显高于 LV-BC069792 组。(3)LV-NC组裸鼠体内发生肺、肝等脏器转移情况比LV-BC069792组明显严重。4.lncRNA在乳腺癌中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1)RNA-Seq筛选BC069792对乳腺癌起干预作用的下游通路及调控靶基因PcDNA3.1-BC069792/pcDNA3.1 或 si-BC069792/si-NC 转染 MDA-MB-231细胞后的转录组基因测序共检测23365个基因,差异基因表达谱显示,过表达BC069792能够引起1209个基因差异性表达。敲低BC0697292能够引起544基因差异性表达。相比于对照组,在分析的212条通路中,BC069792过表达组出现25条通路发生显着差异性改变,主要集中在突触传递及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细胞外基质转录等调控作用通路、T淋巴细胞调节及免疫功能等通路上。根据测序结果中基因mRNA表达量、log2 Fold Change 2倍以上及p<0.05等,从测序结果中选取30个基因用RT-qPCR方法再次验证其mRNA表达量。实验结果表明,与pcDNA3.1对照组相比,BC069792过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中的多个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KCNQ4在30个基因中表达量最高,且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为了进一步确定BC069792对KCNQ4的调控作用,我们采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过表达BC069792和敲低BC069792后KCNQ4的蛋白表达情况,在BC069792过表达组MDA-MB-231细胞中KCNQ4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裸鼠肿瘤组织及人乳腺癌组织中KCNQ4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相关分析发现,在人乳腺癌组织及裸鼠肿瘤组织中,BC069792的表达量均和KCNQ4显着正相关。以上结果证明过表达BC06972能够上调KCNQ4的表达。(2)BC069792 通过 ceRNA 机制吸附 hsa-miR-658 和 hsa-miR-4739,上调KCNQ4的表达鉴于BC069792的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浆有表达,应用RIP实验证明,与IgG对照组比较,内源性的BC069792和KCNQ4-3’UTR能够特异性的被Ago2抗体富集。依此说明BC069792可以作为分子海绵吸附mi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Ago2。进一步通过生信分析预测能够与BC069792和KCNQ4共同结合、乳腺癌和正常乳腺中差异性表达的5个miRNA,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及突变实验验证发现,在 MDA-MB-231 和 MDA-MB-468 细胞系内,hsa-miR-658 和 hsa-miR-4739能够分别与pmirGLO-BC069792和pmirGLO-KCNQ4 3’UTR有效结合,显着抑制荧光素酶活性,其他3个miRNA不能有效降低双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验证 hsa-miR-658、hsa-miR-4739 在 BC069792 和 KCNQ4 之间的作用发现,转染hsa-miR-658能够有效促进MDA-MB-231和MDA-MB-468的增殖迁移,有效抑制细胞中KCNQ4蛋白的表达。转染hsa-miR-4739后能促进MDA-MB-231的增殖、迁移能力及抑制细胞中KCNQ4蛋白的表达。RT-qPCR实验检测在裸鼠皮下过表达BC069792乳腺癌成瘤组织及人乳腺癌组织内hsa-miR-658、hsa-miR-4739和KCNQ4的表达量发现,二者均与与KCNQ4呈负相关。挽救实验结果显示,当同时过表达BC069792与hsa-miR-658或hsa-miR-4739,乳腺癌细胞增殖、浸润及迁移能力被逆转,被升高的KCNQ4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综合以上结果,BC069792可作为分子海绵吸附hsa-miR-658和hsa-miR-4739,上调下游基因KCNQ4的蛋白表达,继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作用。(3)KCNQ4可以抑制AKT磷酸化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过表达 BC069792 乳腺癌 MDA-MB-231 及 MDA-MB-468细胞内p-AKT的表达量明显低于pcDNA3.1组,说明BC069792抑制AKT的磷酸化活性。分别比较过表达BC069792组和pcDNA3.1组中KCNQ4表达量明显高于p-AKT的表达量,而且KCNQ4与BC069792呈正相关,KCNQ4与p-AKT显着负相关。挽救实验显示当过表达BC069792同时转染hsa-miR-658或hsa-miR-4739,被降低的p-AKT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在BC069792过表达时,三者的负相关关系消失。以上实验证明KCNQ4可以抑制p-AKT的活性。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得出BC069792可通过上调KCNQ4从而抑制了 AKT蛋白的磷酸化,最终发挥抑制乳腺癌的作用。结论:(1)lnCRNA BC069792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高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指数组中的表达量明显下降。(2)BC069792能够抑制体内外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3)BC069792 可作为 ceRNA 吸附 hsa-miR-658 和 hsa-miR-4739,上调下游靶基因KCNQ4的表达。(4)在体内外条件下,BC069792 通过 BC069792-hsa-miR-658/miR-4739-KCNQ4的ceRNA机制调控网络抑制乳腺癌的增殖、浸润及转移。(5)BC069792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KCNQ4表达继而抑制AKT磷酸化,失活下游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及转移。
丁咸庆[4](2021)在《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溶性有机氮(dissolvedorganic nitrogen,DON)虽仅占土壤N的一小部分,但有高度活跃性和易迁移性,是土壤及水体中可溶性N的主体部分。土壤DON是森林生态系统土壤N转化的重要中间产物,直接关系到N的利用效率和运移强度,在维持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N周转和养分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了解土壤DON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形成转化、角色及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森林演替中土壤N素转化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而土壤DON的来源和去向广泛,受多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DON特征和差异,很少关注亚热带地区森林恢复或演替不同阶段的森林土壤。亚热带森林演替过程中的植物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土壤N养分循环。迫切需要研究亚热带森林土壤DON库的大小,土壤凋落物、土壤酶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影响,土壤中DON的运移与转化,外源N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影响,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对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以湖南省大山冲森林公园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依次为早期针叶林、中期落叶阔叶林和后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收集凋落物、野外采集地表凋落物和森林土壤,研究土壤DON与凋落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采用15N标记技术,室内模拟研究凋落物分解对森林土壤DON形成和转化特征的影响;运用15N示踪与野外原状土柱结合的方法,研究凋落物对土壤DON的贡献与土壤中DON的运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演替阶段森林凋落量和组分均呈现特有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凋落物的持水特性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凋落物N养分来源存在明显差异,凋落物可分解利用性存在差异。凋落物饱和持水量、饱和持水率以及水亲和力系数均以落叶阔叶林最高,显着高于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而针叶林凋落物半饱和时间、吸水速率A值和B值更大。凋落物饱和持水量与凋落物水亲和力、饱和持水率显着正相关,凋落物饱和持水率与凋落物C含量和C/N比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凋落物N含量极显着正相关(p<0.01);(2)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DON、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差异明显。随着演替的进行,DON含量相对增多且更易被转移、转化和利用。土壤DON与微生物和酶活性联系密切,两种阔叶林土壤中葡糖胺糖苷酶NAG、葡萄糖苷酶BG和木糖苷酶BX三种酶活性均显着高于针叶林土壤;RDA结果显示,土壤DON与微生物量和上述三种酶活性均呈正相关关系;(3)标记凋落物室内模拟培养试验表明,不同森林土壤对标记凋落物源DON的转运和利用模式有所不同。常绿阔叶林土壤对凋落物源DON的持续转运,而落叶阔叶林土壤高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不仅促进了土壤DON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其转化和矿化;针叶林土壤对凋落物源DON的利用则更加保守,凋落物源的DON量小且进入土壤的速度慢。凋落物分解,短期内(2周)加速了土壤无机N的消耗,补充了土壤DON,长期则加速了土壤DON消耗;凋落物N对土壤DON的贡献只有一小部分,但这部分土壤DON仍处于累积;凋落物源无机N会被大量消耗,后期难以得到保留。凋落物叶和枝添加,对土壤N的影响略有差异,但均显着影响土壤DON的含量及动态变化;与叶凋落物相比,枝凋落物释放到土壤中的DON和矿化N的速度更加缓慢。土壤DON的形成、转运和转化,在反映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N循环、凋落物N的利用策略以及N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表征作用;(4)为期1年的15N标记凋落物原位土柱试验表明,土壤DON中仅有1.8%源自标记凋落物,而98.2%的土壤DON源于原有土壤N;外源凋落物添加,初期(2个月)加速了土壤原有DON的分解,后期则提高土壤DON;土壤表层(0-5 cm),源自凋落物的土壤DON和全N的比例显着高于底部土壤(0-5 cm、10-20 cm);(5)原状土柱淋溶试验表明,外源凋落物DON的不断输入会直接引起DON的淋溶损失,同时短期内加速土壤硝化作用,更多的N以NO3--N的形式流失;随淋溶次数的不断增加,渗滤液N组分中DON所占比持续增加;外源凋落物是渗滤液DON的主要来源。综上,土壤DON库的大小和转化随着森林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着显着变化,DON与森林凋落物、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密切相关。森林凋落物是土壤DON最重要来源之一,但短期内对其贡献很小甚至加速土壤DON的矿化和转化,长期则维持土壤DON较高含量。凋落物DON的输入影响土壤原有DON且直接影响土壤DON的渗滤流失。土壤DON是反映土壤生境和养分状况的重要表征,并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张东许[5](2020)在《新登煤业二1煤层注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新密矿区某矿当前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大,煤层注水效果不理想的现状展开研究,采用FLUENT数值计算方法初步对新登矿的注水情况进行研究,在实验室选择适合新登矿的湿润剂搭配,进行现场效果检验并结合经济性、环保性、易购性等因素,得出:运用FLUENT数值计算方法和现场试验的方法对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进行注水所需压力和时间研究,最终确定注水压力在2.5MP左右,注水时间为3小时左右,能达到较好的注水效果。基于润湿剂复配溶液的表面张力、接触角、煤尘沉降实验测定结果分析,综合考虑环保性、经济性和易购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了配备润湿剂过程按每立方水加入0.25kg十二烷基磺酸钠和0.25L的琥珀酸二辛酯钠1:1复配。新设计的煤层注水工艺较原煤层注水对降低综放面割煤时粉尘浓度效果明显,特别是注水后对原生煤尘的湿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割煤时呼吸性粉尘的产生。煤层注水对降低打眼、放炮等工序的粉尘产生,效果明显。添加润湿剂能大幅度提高煤层注水的降尘效果,特别是在掘进头附近,粉尘浓度大幅度下降,同时减少了呼吸性粉尘的产生。该论文有图49幅,表29个,参考文献66篇。
施铮铮[6](2020)在《水飞蓟宾调控STAT3和SREBP1途径抑制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占20~30%,致病模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趋向于患病率增加和患病年龄下降。40岁以下生育期EC患者所占比例上升至10%以上,常伴有长期无拮抗的雌激素治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此类患者属于Ⅰ型EC的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程度较高,预后尚好,且大多为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中 Ⅰ 期 EC。年轻患者往往因需要手术切除子宫而失去生育功能。因此追求保留年轻EC患者生育能力和生理功能的治疗手段仍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I型早期低危、欲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EC患者,大剂量、长期应用高效孕激素治疗是临床首选。主要药物有醋酸甲羟孕酮(MPA,如倍恩),醋酸甲地孕酮(MA,如宜利治)。近些年来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D)的使用增加了患者的接受度。但孕酮保守治疗即使成功也有一定的复发率,部分患者对孕激素不敏感或产生孕激素抵抗,且因其不良反应降低了依从性,临床应用受限。水飞蓟宾(silibinin,SB)是来源于水飞蓟属植物奶蓟(milk thistle)的提取物水飞蓟素中活性最强的生物成分,是天然的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silibinin被称为“天然的保肝药物”。近年来科学家发现silibinin以多种信号途径为介导使肿瘤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增加。它已作为抗癌药物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转录因子。它在肿瘤中异常激活,是多条致癌信号转换路径的汇聚点。在EC中STAT3改变靶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对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Agarwal等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首先报道silibinin能减弱DU145细胞株STAT3的活化。此后,来自癌症模型的临床前数据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证据均验证了 silibinin作为STAT3抑制剂在癌症中的作用。然而在EC中silibinin通过抑制STAT3发挥抗癌作用尚无研究报道。在当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生率上升快速。流行学数据表明恶性肿瘤与MS密切相关,包含与性激素相关的乳腺癌(Breast Cancer,BC)、EC、PCA。其病理基础是中心性肥胖所致的IR和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和IR是I型EC的高危致病要素。抑制异常脂代谢已成为EC治疗的一大关注热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家族(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s)是调控哺乳动物胆固醇及脂肪酸(Fatty acid,FA)代谢的重要核转录因子。其中SREBP1是介入脂肪代谢和MS的关键调控基因。它的过表达将促使糖脂代谢紊乱,激发肥胖、IR、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患,并在多种脂质异常代谢的癌症尤其是激素敏感型BC、PCA、EC中显着上升。我们研究团队前期成果证实SREBP1在EC中较正常和不典型增生内膜显着增加,并且随EC细胞分化越差,表达越高,提示其在EC中的过表达与活化可能参与EC的进展。有研究表明silibinin可使MS患者获益,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脂毒性,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且能下调SREBP-lc及脂肪合成相关酶水平,干扰肝部脂类代谢,减缓IR。Nambiar等认为SREBP1可能成为silibinin的新靶点,在silibinin抑制PCA的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由此推测,作为具备抗肿瘤和抗代谢性疾病双重特性的药物,silibinin对SREBP1的抑制作用可望为早期低危I型EC的药物保守治疗提供新途径。本研究旨在揭示silibinin凭借STAT3和SREBP1为作用靶点,调控相应的信号途径,在抑制EC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减少异常脂质代谢方面发挥抗癌作用,为年轻早期低危I型EC患者的药物保守治疗提供新的选择和可行性,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缓病情的目的,为保留生育功能创造机会。第一部分 水飞蓟宾调控STAT3通路干预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silibinin对I型EC细胞(Ishikawa和RL-952)的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检测两种细胞的STAT3、p-STAT3及与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相关的下游靶基因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探讨silibinin调控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相关基因,抑制EC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从而抑制Ⅰ型E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MTT法检测递增浓度silibinin对Ishikawa与RL-952分别处理24、48和72h后的细胞存活率。2.利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silibinin干预Ishikawa和RL-952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3.通过流式细胞仪观测silibinin对Ishikawa和RL-952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干预。4.不同浓度silibinin作用Ishikawa和RL-952细胞48小时后,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STAT3、p-STAT3及下游靶基因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cl-2、Bax、Survivin、CyclinD1、CyclinB1 的蛋白表达情况。5.不同浓度silibinin作用Ishikawa和RL-952细胞48小时后,应用qRT-PCR检测两种细胞中STAT3及下游靶基因Caspase-3、Bcl-2、Bax、Survivin、Ki67、CyclinD1、CyclinB1 的 mRNA 表达情况。结果:1.MTT法实验结果显示:silibinin使I型EC细胞(Ishikawa和RL-952)增殖明显受抑,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P<0.05,有统计学差别。Silibinin对两种细胞的 48 小时 IC50 值分别为 162 μmol/L(μM)和 136.7 μmol/(μM)。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silibinin处理后Ishikawa和RL-952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较空白组减少明显,P<0.01和P<0.05,有统计学差别。3.流式细胞术测定silibinin干预Ishikawa和RL-952细胞周期的效果呈示:与空白组比较,随着silibinin浓度提高,Ishikawa中G0/G1期细胞比例显着提高,P<0.001;RL-952的G2/M期细胞比例显着提高,P<0.001,有统计学差别。4.流式细胞术测定silibinin干预Ishikawa和RL-952细胞凋亡的效果呈示:随着silibinin浓度的增加,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百分比之和显着提高,与空白组对照,P<0.05和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5.Western blot 检测 silibinin 对 Ishikawa 和 RL-952 细胞的 STAT3、p-STAT3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结果显示:silibinin干预48h后,与空白组对比,两种细胞的STAT3蛋白水平不变,而磷酸化STAT3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别;凋亡抑制相关蛋白Survivin和Bcl-2程度减弱,Bcl-2/Bax 比例减低,P<0.05,有统计学差别;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有统计学差异;Ishikawa中CyclinD1的蛋白表达减少,而RL-952中CyclinB1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6.qRT-PCR检测silibinin对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STAT3及下游细胞凋亡相关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silibinin 作用 48 小时后,STAT3 的 mRNA 表达减少,Bcl-2/Bax、Survivin、Ki67的mRNA水平下调,P<0.01,有统计学差异;未激活的起始Caspase-3的mRNA水平下降,P<0.05,有统计学差异;Ishikawa中CyclinD1的mRNA表达减少,而RL-952中CyclinB1的mRNA表达减少,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Silibinin显着抑制I型EC细胞的活力和增殖,且silibinin对Ishikawa和RL-952两种细胞的48小时IC50值分别为162 μM和136.7 μM。2.Silibinin对I型EC细胞Ishikawa和RL-952的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3.Silibinin导致Ishikawa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而RL-952受阻在G2/M期。4.Silibinin显着促进Ishikawa和RL-952的细胞凋亡。5.从蛋白及mRNA水平验证silibinin明显抑制Ishikawa和RL-952细胞中STAT3磷酸化,调控其下游信号通路中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6.研究证实silibinin能阻止STAT3活化,使Ⅰ型EC细胞增殖受抑、增进细胞凋亡、阻断细胞周期,有望成为靶点治疗Ⅰ型EC的新药物。第二部分水飞蓟宾调控SREBP1介导的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异常脂代谢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silibinin对Ⅰ型EC细胞(Ishikawa和RL-952)的SREBP1及其下游脂代谢相关靶基因的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检测silibinin作用后细胞核内SREBP1表达的变化及细胞内脂质合成与积累的变化,探讨silibinin通过阻断异常脂代谢途径对Ⅰ型EC发挥抗癌的分子机制。方法:1.Western blot检测SREBP1分别在Ishikawa和RL-952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150μM silibinin处理48小时后两种细胞中SREBP1蛋白表达的变化。2.不同浓度silibinin作用Ishikawa和RL-952细胞48小时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SREBP1及下游靶基因ACLY、p-ACLY、SCD-1的蛋白表达情况。3.不同浓度silibinin作用Ishikawa和RL-952细胞48小时后,应用qRT-PCR检测 SREBP1、SCAP 及靶基因 FASN、ACLY、SCD-1、HMGCR 的 mRNA 水平的变化。4.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高表达SREBP1的RL-952细胞经150 μM silibinin作用48小时后核SREBP1的表达情况。5.利用油红O实验测定150μM silibinin作用48h后脂滴在Ishikawa和RL-952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1.Western blot 法测定 silibinin 影响 Ishikawa 和 RL-952 的 SREBP1 及下游靶基因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SREBP1在RL-952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高于Ishikawa细胞;Silibinin作用48小时后,随着浓度增加,与空白组对比,SREBP1及SCD-1、p-ACLY蛋白均有下降,P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总ACLY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qRT-PCR 检测 silibinin 对 Ishikawa 和 RL-952 中 SREBP1 和 SCAP 及下游脂代谢基因表达影响显示:silibinin作用48小时后,随着浓度增加,与空白组对比,SREBP1、SCAP的mRNA水平下降,PP<0.05,有统计学差别;下游基因FASN、ACLY、SCD-1和HMGCR的mRNA表达下调,P<0.05,有统计学差异。3.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SREBP1高表达的RL-952细胞,经150 μM silibinin作用48小时后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RL-952细胞的核SREBP1表达减少,采用免疫荧光平均光密度值分析方法得出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0.01,有显着统计学差别。4.油红O染色观测silibinin干预Ishikawa和RL-952细胞内脂质聚积的结果显示:经150μM silibinin作用48小时后,与空白组相比,Ishikawa和RL-952细胞内脂滴分布面积均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从蛋白及mRNA水平验证silibinin显着下调I型EC细胞Ishikawa和RL-952中脂代谢调控关键因子SREBP1和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从而阻断SREBP1介导的异常脂代谢途径。2.Silibinin抑制了 RL-952细胞的核SREBP1的表达,减少了 Ishikawa和RL-952中脂质合成和积聚,表明其阻碍了 SREBP1参与转导的脂质合成和代谢作用。3.由此验证silibinin对Ⅰ型EC细胞具有抑制异常脂代谢作用,协同发挥抗癌特性。第三部分水飞蓟宾干预Ⅰ型子宫内膜癌肿瘤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实验目的:通过检测silibinin对采用Ⅰ型EC细胞RL-952造模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体p-STAT3和SREBP1的表达,进一步验证silibinin对Ⅰ型EC的抗肿瘤机制。方法:1.选用RL-952细胞对BALB/c-nu小鼠进行皮下接种成瘤,建立人EC肿瘤模型,并观测silibinin给药后肿瘤体积和重量增长的变化。2.TUNEL测定silibinin给药后BALB/c-nu小鼠移植瘤组织中RL-952细胞凋亡现象。3.不同剂量silibinin给药后免疫组化法检测BALB/c-nu小鼠瘤体组织p-STAT3和SREBP1的表达情况。4.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各组裸鼠眼球血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1.Silibinin给药后肿瘤测量显示:四组给予不同剂量(50、100、150、200 mg/kg)silibinin灌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15天开始,各组瘤体生长体积出现减缓趋势,P<0.05,有差别;给药21天取瘤,50 mg/kg和100 mg/kg组瘤重减少没有差异,而150 mg/kg和200 mg/kg组瘤重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差异。2.TUNEL测定silibinin对BALB/c-nu小鼠移植瘤的细胞凋亡效应:不同剂量(50、100、150、200 mg/kg)silibinin作用后肿瘤细胞凋亡率与空白组对比,50和100 mg/kg组无明显增加,150和200 mg/kg组有显着增加,P<0.01,有统计学差异。3.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瘤体p-STAT3和SREBP1表达情况显示:随silibinin剂量增加,各组肿瘤p-STAT3和SREBP1阳性表达量与空白组对照均有减弱趋势,且有显着性差异,P<0.01。4.各组裸小鼠眼球血GOT、GPT、Bun和Cr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1.Silibinin能减缓Ⅰ型EC异种成瘤增长,增进其组织的细胞凋亡。2.Silibinin能抑制裸鼠EC移植瘤中p-STAT3和SREBP1的表达。3.体内实验证明silibinin能通过减少STAT3活化和SREBP1激活抑制Ⅰ型EC发生发展,以实现其对Ⅰ型EC保守治疗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乔雨[7](2020)在《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农红豆草是一种多功能性牧草,除作饲料外,还可美化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蜜源植物。但由于其育成和使用年限已有20余年,其丰产性和抗寒性逐渐退化,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及品种的更新换代研究。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确定半致死剂量,并以此剂量构建M1代突变群体,一方面以低温(2℃)发芽方法筛选抗寒性较强的突变植株;另一方面混合收种构建M2、M3代突变群体,对突变群体主要进行以下3方面的研究:①通过SSR分子标记对不同突变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目的从分子层面确定不同突变群体DNA多态性;②以M1、M2代突变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SPAD值和株高对突变群体进行初步鉴定分类,比较不同类型中突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目的筛选红豆草高产育种亲本材料;③在M1代突变群体中获得浅色花突变体,通过对不同花色表型、结构、成分以及转录组的研究,为红豆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MS诱变强度的增加导致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和活力的降低,其中0.9%的EMS处理18 h吸胀种子达到其半致死剂量,也是建立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适宜剂量。在蒙农红豆草的突变群体中,出现了叶色、叶量、花色、花序分枝等多个变异性状,其中多叶变异率较高,在M1代中达到30%以上。(2)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吸胀种子获得的M1代诱变植株,在幼苗期和越冬期的低温胁迫下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发生显着变化,同时其越冬期根部结构也有明显变化,说明EMS诱变吸胀种子后在低温条件下发芽筛选得到的植株其抗寒性强于对照。蒙农红豆草M2代的突变体植株(SPAD为25.28~48.84,株高为80~107 cm),其光合速率最高(5.76 μmol·CO2·m-2·s-1)、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2.33 μmol·mmol-1),可作为其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23对引物在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变化为M3>M2>M1,说,说明EMS诱变后代其遗传物质多态性逐代增强,由于育种目标的不同M3代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也可作为育种亲本材料的筛选群体。(3)EMS诱变蒙农红豆草获得的浅色花突变体与对照的粉红色花和紫红色花为3种不同的色系,根据黄度值(b*)和色相角(h°)将浅色花突变体的花色定义为黄白色花。在3种花色中共检测到10种类黄酮和5种花青素,其中6种山奈酚衍生物、2种矮牵牛素衍生物、2种飞燕草素衍生物和1种锦葵素衍生物为首次在蒙农红豆草的花瓣中报道。(4)不同花色不同时期蒙农红豆草花瓣转录组测序共得到81319631904个核苷酸(约 81Gb),5.47 亿多个 reads,53009 条 Unigene,其中 6202 条 Unigene 上具有SSR位点,平均每5.86 kb就有1个SSR位点;重复基元数量主要以三核苷酸为主(49.13%),二核苷酸次之(22.07%);在重复基元类型中以AG/CT最高(16.16%),其次为AAG/CTT(14.30%);基元重复次数种类最多为三核苷酸(1 1种),二核苷酸次之(10种),随着基元重复次数的增加核苷酸的数量减少;具有高度多态性潜能的SSR(长度≥20 bp)有3130条(38.29%)。其中共有6396个基因被注释到KEGG代谢通路中,共找到和花色相关的3条代谢通路,分别是类黄酮代谢通路、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以及花青素代谢通路,其中与类黄酮代谢通路合成相关的差异基因38条,黄酮和黄酮醇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0条,花青素代谢通路合成的相关差异基因有1条。(5)通过对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花瓣的转录组测序和qRT-PCR的验证,共找到7个控制其花色的关键基因,分别为4CL3、ANR、LAR、FLS、CHS、DFE、ANS,其中CHS、DFR、ANS表达量增加导致花色的加深。
邵研[8](2020)在《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研究》文中认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国家战略。通过把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抓手,建设一系列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农工商业基地与物流产业园区,有助于发挥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拓宽增收道路,实现农村振兴。与此同时,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参与,全球布局理念的加强,也体现在积极参与全球农业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方面。通过规划设计双鸭山市特色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发展农产品物流,积极拓展边境城市—双鸭山市特色农产品国内外销售通道,可以助力“全面、全方位振兴东北”与农业全球化发展。首先,本文从土特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产生、概念、功能及分类角度,结合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阐述了土特产品物流中心选址的基本理论;其次,分析了土特产的产品特性,研究了土特产物流配送的特征与发展,总结了土特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知识包括一般原则、影响因素、程序和步骤;之后,充分研究双鸭山市土特产品生产布局与产业结构,详实地调查双鸭山市土特产品交易市场与流通模式,结合近年来双鸭山市农产品物流发展政策环境与交通物流发展现状,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土特产物流网络,关键是建立一个高效经济便捷的土特产品物流中心;最后,利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MIP)进行建模,模型以双鸭山市农场系列群实际所在位置为前提,同时考虑双鸭山市各大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分布、土特产年市场交易需求量、土特产品在途易腐率与市场运费率、市内国道省道高速细分等多种因素,并借助Lingo软件来求解模型进而确定土特产物流中心最佳选址方案,以此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与最小运输距离的目的。本文在确定土特产物流中心的选址方面,基于双鸭山的城市规划与现有条件,同时参考物流配送中心一般选址原则,初步拟定了三个备选方案,然后利用Lingo软件编程计算,从中选出综合费用最低的方案:在七星河乡及其附近区域建立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结果表明,该选址方案在地形条件、需求分布、公共设施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土地价格及国土资源利用等多因素考量的条件下,成本最低,经济效益相对最好,可以很好的满足当前双鸭山市的土特产物流需求。综上所述,论文希望加强双鸭山市土特产配送中心选址的研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双鸭山市土特产流通体系,加快农业种植、养殖基地与加工、贸易基地的货畅其流的步伐,助力双鸭山市土特产品牌层次的提升。
张亚[9](2019)在《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洗煤系统作为相对封闭的循环系统,主要工序存在于煤、水、气三相介质中,且洗煤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45#碳钢为洗煤钢结构常用材料,在此系统中极易发生腐蚀。缓蚀剂被认为是解决封闭的水循环系统钢结构腐蚀问题最简单高效的防腐蚀手段。本文通过对酸性、中性、碱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选择针对各系统环境腐蚀因素的缓蚀剂体系,通过复配的方法作用于钢结构以缓解金属腐蚀;应用电化学测试对复配缓蚀剂进行正交实验及单因素测试,筛选最佳配比、讨论各因素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失重法进行验证;进而探究pH及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表面腐蚀状态;通过X射线衍射法探究各腐蚀环境下45#碳钢的腐蚀产物;对腐蚀数据及表面覆盖度利用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得到以下结论:(1)对酸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70mg/L,硫酸锌100mg/L,硫脲140mg/L,聚天冬氨酸200mg/L,多聚磷酸钠120mg/L。该配比下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7.11%,失重缓蚀率为98.52%,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钢材在模拟酸性洗煤水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CaSO4(H2O)2。随溶液pH值减小,碳钢加速腐蚀,缓蚀率有所降低。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温度对腐蚀反应阴极影响较大,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为偏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2)对中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40mg/L,葡萄糖酸钙140mg/L,硫酸锌120mg/L,苯并三氮唑40mg/L,聚天冬氨酸100mg/L。该配比下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6.12%、失重缓蚀率为92.37%,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碳钢在模拟中性洗煤水溶液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MgFe2O4、FeCr2O4。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为既包含物理吸附,又包含化学吸附的混合吸附。(3)对碱性洗煤系统循环水成分进行模拟,通过电化学测试和失重法对复配缓蚀剂配比进行探究,得到最佳配比为:钨酸钠60mg/L,葡萄糖酸钙120mg/L,硼砂100mg/L,多聚磷酸钠100mg/L,硅酸钠80mg/L。将五元缓蚀剂按照此配比进行复配,得到电化学缓蚀率为95.90%,失重缓蚀率为96.57%,在获得最佳缓蚀率的同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到金属的腐蚀得到了最佳的抑制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仪检测到45#钢材在模拟碱性洗煤水中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Fe3O4以及少量CaSO4(H2O)2。随溶液pH值增加,碳钢的腐蚀得到了缓解,在添加复配缓蚀剂的条件下,缓蚀效果随pH值的增加有所减小,且极化曲线阳极有明显的钝化现象。随溶液温度增加,碳钢腐蚀加速,缓蚀率逐渐减小。复配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行为是自发有效进行的,且为偏物理吸附的混合吸附。
张瑜[10](2016)在《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建立森林脑炎病毒(TBEV)感染小鼠模型,研究蒙药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TBE)小鼠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和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丹巴-1号对TBE小鼠脑组织TLR3/TRI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其抑热与抗炎机制。方法:将144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巴-1号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6组,每组按4d(天)、7d分为2个亚组。采用颅内接种病毒的方法建立感染动物模型,建模后12h(小时)开始给药,丹巴-1号3个剂量组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倍量浓度、等浓度以及半量浓度的药液灌胃,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注射液以葡萄糖溶液溶解稀释后腹腔注射,空白组、模型组予与丹巴-1号药液等量蒸馏水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记录体温;神经症状学评分法对实验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电镜观察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脑组织和血清中TLR-3、IL-1β、IL-6、TNF-α含量;Real-time PCR 法检测脑组织 TLR-3、TRIF、NF-κB mRNA 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脑组织TLR-3、TRIF、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一般状态: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可显着改善TBE小鼠的一般状态。2.体温:模型组小鼠造模后第3d开始出现体温升高,第4d达到峰值,而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体温峰值及各时间点体温平均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3.神经行为学:模型组小鼠第4d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到第7d神经破坏症状最为明显;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P<0.05)。4.HE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脑组织结构破坏明显;丹巴-1号高、中剂量可有效地改善TBE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5.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器破坏明显,部分神经元出现坏死;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有所减轻。6.ELISA结果:空白组脑组织和血清中可见少量TLR-3、IL-1β、IL-6、TNF-α表达;模型组在各时间点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各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较,TLR-3、IL-1β、IL-6、TNF-α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小鼠脑组织和血清中,各时间点TLR-3与IL-1 β、IL-6、TNF-α表达均呈高度正相关。7.Real-time PCR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均有TLR-3、TRIF、NF-κB mRNA表达。空白组可见TLR-3、TRIF、NF-κB 少量mRNA表达;模型组TLR-3、TRIF、NF-κB mRNA呈显着的高表达,各时间点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 TLR-3、TRIF、NF-κB mRNA 表达降低(P<0.05)。8.Western-blot结果: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均有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空白组可见TLR-3、TRIF、NF-κB蛋白弱阳性表达;模型组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各时间点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巴-1号高、中剂量组可下调各时间点TLR-3、TRIF、NF-κB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高、中剂量的丹巴-1号可改善TBE小鼠一般状态,降低体温升高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2.高、中剂量的丹巴-1号可以降低脑组织和血清中TLR-3及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减轻TBE小鼠急性期免疫介导的炎性损伤。3.丹巴-1号通过调控TLR3/TRIF信号通路中TLR-3、TRIF、NF-κ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二、远东称重管理软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东称重管理软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景观特征与生态功能 |
1.1.1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特征 |
1.1.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1.1.3 景观特征与生态功能 |
1.1.4 生态阈值 |
1.2 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影响 |
1.2.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
1.2.2 气候变化与植物多样性 |
1.2.3 气候变化与碳汇 |
1.2.4 MaxEnt模型与植物气候响应 |
1.3 树种及其功能组选择对碳汇的影响 |
1.3.1 树种差异对碳汇的影响 |
1.3.2 枯枝落叶、根系化学组成与土壤碳汇种间差异的关系 |
1.3.3 土壤组分与碳汇功能组间差异的关系 |
1.4 黑龙江流域概况与研究进展 |
1.4.1 黑龙江流域概况 |
1.4.2 黑龙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 |
1.4.3 黑龙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景观特征与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耦合关系及其阈值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2 景观指数计算公式 |
2.2.3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
2.2.4 野外采样调查 |
2.2.5 植物多样性的计算以及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6 数据分析 |
2.3 景观特征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3.1 景观特征 |
2.3.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
2.4 41个匹配网格:景观指数、植物多样性、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 |
2.4.1 景观指数 |
2.4.2 植物多样性、碳汇与土壤理化性质 |
2.5 RDA排序分析:耦合关系解析 |
2.5.1 景观水平 |
2.5.2 类别水平 |
2.6 景观指数的阈值效应分析 |
2.6.1 景观水平 |
2.6.2 类别水平 |
2.6.3 显着相关个数统计 |
2.6.4 基于阈值效应的景观格局调控建议 |
2.7 讨论 |
2.7.1 景观特征变化对植物多样性-碳汇的影响 |
2.7.2 如何科学的确定阈值效应? |
2.7.3 不确定性与建议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候变化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风险评估与土地利用贡献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2.1 气候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2 野外采样调查 |
3.2.3 植物多样性计算 |
3.2.4 碳汇计算 |
3.2.5 植物多样性-碳汇与气象因子回归关系的建立 |
3.2.6 风险评价方法 |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3 黑龙江流域(中国)2021年-20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 |
3.4 不同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较基准期的变化 |
3.5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及碳汇风险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5.1 未来气候情景下植物多样性风险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5.2 未来气候情景下碳汇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 |
3.6 讨论 |
3.6.1 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气候变化 |
3.6.2 气候变化对植物多样性及碳汇的影响 |
3.6.3 土地利用变化相关人为干扰的作用:减缓还是增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16个关键种气候适宜性分布区模拟与种间差异比较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研究方法 |
4.2.1 关键种地理分布 |
4.2.2 环境因子 |
4.2.3 MaxEnt模型进行关键种的气候适宜性分布模拟 |
4.3 关键种气候适宜性分布MaxEnt模型模拟结果 |
4.3.1 MaxEnt模型模拟精度 |
4.3.2 环境因子对关键种适宜性分布的贡献量 |
4.3.3 各个关键种的适宜性分布 |
4.4 讨论 |
4.4.1 MaxEnt模型模拟结果的精度 |
4.4.2 各个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 |
4.4.3 气候变化下各个关键种适宜性分布变化的差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树种及其功能组差异对土壤碳汇功能影响与机制分析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研究方法 |
5.2.1 野外采样调查 |
5.2.2 土壤、枯枝落叶以及根系样品采集及后续处理 |
5.2.3 土壤组分分级 |
5.2.4 土壤、枯枝落叶以及根系样品相关指标的测定 |
5.2.5 原始土壤以及各土壤组分碳氮含量的测定与表达方式 |
5.2.6 MWD(平均重量直径)的计算 |
5.2.7 数据分析 |
5.3 土壤碳汇种间差异的枯枝落叶以及根系相关机制 |
5.3.1 樟子松、落叶松、榆树以及杨树的土壤C、N、P及其比值的种间差异 |
5.3.2 枯枝落叶化学组成的种间差异 |
5.3.3 根系化学组成的种间差异 |
5.3.4 林分结构的种间差异 |
5.3.5 土壤、枯枝落叶、根系的主被动关系及其与林分特征、树种、立地地理-气候条件的耦合关系解析 |
5.4 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碳汇差异的土壤组分机制 |
5.4.1 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团聚特性的差异:MWD和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 |
5.4.2 阔叶林和针叶林SOC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3 阔叶林和针叶林TN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4 阔叶林和针叶林C/N的差异:原始土壤和3个土壤组分 |
5.4.5 3个土壤组分对原始土壤中SOC和TN变化的贡献量 |
5.5 讨论 |
5.5.1 榆树的土壤碳氮截获更高而杨树消耗更多的土壤磷 |
5.5.2 樟子松的枯枝落叶更难分解,根系则没有发现一致的种间差异 |
5.5.3 阔叶林SOC和TN的累积量大于针叶林 |
5.5.4 阔叶林土壤团聚体对SOC和TN的保护作用比针叶林更强 |
5.5.5 来自地理气候因素、土壤基质以及采样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
5.5.6 排除地点的影响可以增加种间差异的显着性 |
5.5.7 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龙江流域植物多样性及碳汇提升潜力 |
6.1 研究区概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利用数据及阔叶林针叶林分布面积 |
6.2.2 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碳汇提升计算方法 |
6.2.3 土壤碳汇提升计算方法 |
6.3 黑龙江流域(中国)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提升潜力 |
6.3.1 2020年-2100年土地利用变化 |
6.3.2 2020年-2100年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变化 |
6.3.3 植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碳提升潜力 |
6.4 黑龙江流域(中国)土壤碳汇提升潜力 |
6.4.1 2020 年-2100 年阔叶林、针叶林面积变化 |
6.4.2 2020年-2100年0-20cm土壤碳氮储量变化 |
6.4.3 土壤碳氮储量提升潜力 |
6.5 讨论 |
6.5.1 未来气候情景下森林面积的增加导致了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碳的增加 |
6.5.2 未来土壤碳汇的提升应该被纳入生态系统的碳汇估算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及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NUPR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研究结论 |
附图 |
附表 |
第二部分 :NUPR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研究结论 |
附图 |
附表 |
第三部分 :NUPR1在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研究结论 |
附图 |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中文综述 NUPR1的功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3)lncRNA-BC06979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英文文章1 |
英文文章2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Western-blot原始结果 |
(4)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森林土壤DON的测定和组分 |
1.2.2 森林土壤DON潜在来源和命运 |
1.2.3 森林土壤DON主要影响因素 |
1.2.4 森林土壤DON的生态环境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点概况 |
2.2 样地选择 |
2.3 主要测定方法 |
2.3.1 土壤理化性质 |
2.3.2 土壤酶活性 |
2.3.3 土壤DON及微生物生物量 |
第三章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凋落物及其持水性季节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点概况 |
3.2.2 样品采集 |
3.2.3 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森林凋落物凋落量季节变化 |
3.3.2 森林凋落物持水量的季节变化 |
3.3.3 凋落物持水率季节变化 |
3.3.4 凋落物吸水速率季节变化 |
3.3.5 凋落物持水特性与凋落物碳氮凋落量的关系 |
3.3.6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地表凋落物DON |
3.4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酶活性与DON含量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点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森林土壤DON |
4.3.2 不同森林土壤酶活性 |
4.3.3 土壤酶活性与其它土壤性质的关系 |
4.3.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指标的RDA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DON-室内~(15)N标记凋落物模拟试验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点概况 |
5.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5.2.3 测定方法 |
5.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可溶性N含量变化 |
5.3.2 土壤DON/TSN变化 |
5.3.3 土壤可溶性~(15)N丰度和质量变化 |
5.3.4 土壤可溶性~(15)N回收率变化 |
5.4 讨论 |
5.4.1 凋落物添加对土壤DON和无机N的影响 |
5.4.2 森林土壤DON和无机N对凋落物添加的响应差异 |
5.4.3 土壤~(15)N丰度和质量的变化 |
5.4.4 土壤~(15)N回收率的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凋落物添加分解对典型森林土壤DON的贡献和影响-野外原状土柱试验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研究点概况 |
6.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6.2.3 测定方法 |
6.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凋落物分解率 |
6.3.2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的变化 |
6.3.3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
6.3.4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后土壤N含量变化 |
6.3.5 土壤~(15)N丰度及质量变化 |
6.3.6 土壤~(15)N回收率变化 |
6.3.7 土壤DON、无机N及全N源自标记凋落物的比例变化 |
6.3.8 土壤总有机碳、全磷及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
6.3.9 不同处理不同土层和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的显着差异 |
6.3.10 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6.3.11 不同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养分和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土壤的影响 |
6.4.2 凋落物添加和移除对土壤N含量的影响差异 |
6.4.3 土壤~(15)N丰度、质量和回收率的变化 |
6.4.4 土壤N源自凋落物的比例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外源N输入对森林土壤DON的影响-室内原状土柱模拟淋溶试验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原状土柱采集与试验设计 |
7.2.2 原状土柱淋溶 |
7.2.3 测定方法 |
7.2.4 计算和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渗滤液N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
7.3.2 渗滤液DON/TSN所占比和硝铵比随时间的变化 |
7.3.3 渗滤液~(15)N丰度随时间的变化 |
7.3.4 渗滤液~(15)N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
7.3.5 土柱土壤N淋失总量 |
7.3.6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含量的变化 |
7.3.7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平衡分析 |
7.3.8 淋溶前后土柱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变化 |
7.3.9 淋溶后土柱土壤可溶性N与土壤理化性质的RDA分析 |
7.4 讨论 |
7.4.1 不同处理土柱土壤渗滤液N组分变化特征 |
7.4.2 不同处理渗滤液~(15)N丰度和质量变化 |
7.4.3 不同处理后土柱土壤N输入输出量变化 |
7.4.4 土柱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对不同处理的响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简历和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新登煤业二1煤层注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Introduction) |
1.2 煤层注水国内外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1.3 项目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Project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main contents)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软煤层注水机理及相关参数的测定研究 |
2.1 煤层注水机理的研究(Study on Mechanism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
2.2 煤层注水降尘机理及效果的影响因素(The mechanism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to reduce dust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ts effect) |
2.3 煤层注水参数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on water injection parameters of coal seam) |
2.4 采掘工作面粉尘浓度测定及分析(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dust concentration in mining work) |
2.5 本章小结 |
3 煤层注水参数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
3.1 煤层注水技术(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
3.2 FLUENT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步骤 |
3.3 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效果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effect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
3.4 掘进工作面煤层注水效果数值模拟(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effect in driving face) |
3.5 本章小结 |
4 煤层注水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1 综采工作面短孔注水工艺及参数的确定(Determination of short hole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parameters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
4.2 综采工作面深孔注水工艺及参数的确定(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parameters of deep hole in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
4.3 掘进工作面注水工艺及参数的确定(Determination of water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parameters in driving face) |
4.4本章小结 |
5 煤层注水复配湿润剂的实验研究 |
5.1 表面活性剂的选取(Selection of surfactants) |
5.2 表面活性剂相关参数的测试(Testing of surfactant related parameters) |
5.3 表面活性剂的优化及配方的确定(Optimization of surfactant and determination of its formulation) |
5.4 本章小结 |
6 煤层注水效果的试验研究 |
6.1 煤层注水压力及流量的现场试验分析(Field test and analysis of pressure and flow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
6.2 煤层注水湿润半径现场试验分析(Field test and analysis of wetting radius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
6.3 煤层注水降尘效果分析(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to reduce dust)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8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水飞蓟宾调控STAT3和SREBP1途径抑制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及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水飞蓟宾调控STAT3通路干预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相关图表 |
第二部分: 水飞蓟宾调控SREBP1介导的Ⅰ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异常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相关图表 |
第三部分: 水飞蓟宾干预Ⅰ型子宫内膜癌增殖和凋亡的体内实验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相关图表 |
创新性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中文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7)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豆草概述 |
1.1.1 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1.2 蒙农红豆草来源与研究进展 |
1.2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及应用 |
1.2.1 EMS化学诱变育种原理 |
1.2.2 EMS诱变育种特点 |
1.2.3 EMS突变体的筛选与分析 |
1.2.4 EMS化学诱变育种在牧草中的应用 |
1.2.5 SSR标记原理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 |
1.3 植物花色及其合成机理 |
1.3.1 花色对红豆草的重要性 |
1.3.2 花色表型的测量 |
1.3.3 花色素的种类和结构 |
1.3.4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1.3.5 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主要酶 |
1.3.6 花瓣的组织结构对花色的影响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简介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
1.4.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方法 |
1.4.3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非模式植物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突变群体的构建和高产突变体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来源 |
2.1.2 试剂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EMS处理方法 |
2.2.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3 EMS突变群体的构建 |
2.2.4 突变性状的田间调查 |
2.2.5 M_1、M_2植株表型突变频率的计算 |
2.2.6 M_1、M_2表型变异植株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7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
2.3.2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体的性状表现 |
2.3.3 蒙农红豆草M_1、M_2代突变群体光合特性比较 |
2.4 讨论 |
2.4.1 EMS浓度对蒙农红豆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2 EMS诱导对蒙农红豆草变异植株特征特性的诱变效应 |
2.4.3 诱变后代株高和SPAD值对诱变剂的响应 |
2.4.4 诱变后代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
2.4.5 诱变后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2.4.6 诱变后代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2.5 小结 |
3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变异群体M_1、M_2和M_3代SSR遗传变异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来源 |
3.1.2 试剂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各世代群体DNA提取 |
3.2.2 DNA质量与纯度检测 |
3.2.3 SSR引物筛选与稀释 |
3.2.4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 |
3.2.5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蒙农红豆草SSR标记引物及最佳退火温度 |
3.3.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1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3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2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4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M_3代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
3.3.5 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相似性分析 |
3.3.6 蒙农红豆草不同突变群体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4.1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的SSR标记位点多态性的影响 |
3.4.2 EMS诱变对蒙农红豆草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影响 |
3.5 小结 |
4 EMS诱变蒙农红豆草抗寒突变体的筛选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温度下的种子萌发 |
4.2.2 低温处理下幼苗及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3 越冬期生理指标的测定 |
4.2.4 石蜡切片法观测蒙农红豆草越冬期根形态结构 |
4.2.5 返青期越冬率的测定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EMS处理下的蒙农红豆草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情况 |
4.3.2 EMS处理后低温下发芽的幼苗生长速率的变化 |
4.3.3 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4 越冬期气温变化和越冬率 |
4.3.5 越冬期低温胁迫对EMS诱变的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
4.3.6 蒙农红豆草抗寒性综合评价 |
4.3.7 EMS处理对越冬期蒙农红豆草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EMS处理后低温发芽与抗寒性鉴定 |
4.4.2 越冬期根解剖结构特征与抗寒性 |
4.4.3 幼苗与成株越冬期生理生化变化与抗寒性 |
4.5 小结 |
5 蒙农红豆草花色突变体表型及色素成分特征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材料来源 |
5.2 试验方法 |
5.2.1 突变体表型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 |
5.2.2 突变体花色显微结构观察 |
5.2.3 总花青素和总类黄酮的测定 |
5.2.4 花青素和类黄酮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观察 |
5.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表型指标比较 |
5.3.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的花粉育性与结实率的比较 |
5.3.4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相关花色指标比较 |
5.3.5 不同花色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6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瓣结构比较 |
5.3.7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总类黄酮和总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8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类黄酮含量比较 |
5.3.9 蒙农红豆草不同花色的花青素含量比较 |
5.3.10 不同花色表型值和色素含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
5.4 讨论 |
5.4.1 花色与异花授粉植物结实的关系 |
5.4.2 花瓣表型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3 花瓣超显微结构对其颜色的影响 |
5.4.4 花瓣色素含量对其颜色的影响 |
5.5 小结 |
6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蒙农红豆草花色变异机理及关键基因的挖掘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材料来源 |
6.2 试验方法 |
6.2.1 文库构建与测序 |
6.2.2 质量评估与拼接 |
6.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4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2.5 SSR的筛选和统计分析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6.3.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测序的分析 |
6.4.2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类黄酮合成途径结构基因表达分析 |
6.4.3 不同花色蒙农红豆草转录组微卫星SSR特征 |
6.5 小结 |
7 结论 |
8 本研究创新 |
9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8)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土特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基本理论 |
2.1 物流配送中心的含义 |
2.1.1 物流配送中心的产生 |
2.1.2 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功能 |
2.1.3 物流配送中心的分类 |
2.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概述 |
2.3 土特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
2.3.1 土特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 |
2.3.2 土特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 |
2.3.3 土特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程序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鸭山市土特产产业和物流发展现状 |
3.1 土特产自然地理条件与问题分析 |
3.2 双鸭山市土特产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生产概况 |
3.2.2 产品结构与生产布局 |
3.3 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发展现状 |
3.3.1 土特产流通方式与交易市场 |
3.3.2 市内物流设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分析 |
4.1 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相关说明 |
4.1.1 关于目标函数 |
4.1.2 关于腐败损耗 |
4.1.3 关于服务质量 |
4.2 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成本相关理论 |
4.2.1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符号说明 |
4.2.2 固定投资与运营成本 |
4.2.3 运输成本与货损成本 |
4.2.4 新鲜度流失成本 |
4.3 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建立 |
4.3.1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假设条件 |
4.3.2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实例分析 |
5.1 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备选地的确定 |
5.1.1 土特产供应农场及需求市场情况分析 |
5.1.2 土特产物流中心备选地情况分析 |
5.2 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求解 |
5.2.1 Lingo软件 |
5.2.2 数据准备 |
5.2.3 计算结果 |
5.3 结果分析与实施建议 |
5.3.1 敏感性分析 |
5.3.2 实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9)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酸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2.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2.4 腐蚀产物分析 |
2.5 溶液pH值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2.6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2.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中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3.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3.4 腐蚀产物分析 |
3.5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3.6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碱性洗煤环境中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的筛选 |
4.3 复配缓蚀剂条件下金属腐蚀状态金相显微镜分析 |
4.4 腐蚀产物分析 |
4.5 溶液pH值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4.6 溶液温度对碳钢的腐蚀行为及对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影响 |
4.7 吸附等温线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的认识 |
1.1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名的认识 |
1.2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因的认识 |
1.3 中/蒙医学对森林脑炎病机的认识 |
1.4 中/蒙医学对治疗森林脑炎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森林脑炎的认识 |
2.1 森林脑炎流行病学研究 |
2.2 森林脑炎病毒的病原学研究 |
2.3 森林脑炎的发病机制 |
2.4 现代医学预防、治疗森林脑炎的研究进展 |
3 TLR3/TRIF信号通路的研究 |
3.1 TLR3的结构分布及信号通路 |
3.2 TLR3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研究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一般状态、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一般状态 |
2.2 体温变化情况 |
2.3 神经症状学评分分级 |
2.4 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
2.5 脑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实验二 TLR-3在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巴-1号的干预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含量 |
2.2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含量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β含量 |
2.4 各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 |
2.5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6含量 |
2.6 各组小鼠血清中IL-6含量 |
2.7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NF-α含量 |
2.8 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 |
2.9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IL-1β相关性分析 |
2.10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IL-1β相关性分析 |
2.11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IL-6相关性分析 |
2.12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IL-6相关性分析 |
2.13 各组小鼠脑组织中TLR-3与TNF-α相关性分析 |
2.14 各组小鼠血清中TLR-3与TNF-α相关性分析 |
实验三 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一部分 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TLR-3 Real-time PCR结果 |
2.2 各组小鼠脑组织TRIF Real-time PCR结果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NF-κB Real-time PCR结果 |
第二部分 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丹巴-1号对TBEV感染小鼠TRIF/NF- 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各组小鼠脑组织TLR-3 Western Blot结果 |
2.2 各组小鼠脑组织TRIF Western Blot结果 |
2.3 各组小鼠脑组织NF-κB Western Blot结果 |
讨论 |
1 实验设计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对照药物的选择 |
1.3 检验技术的选择 |
2 丹巴-1号的组方分析 |
2.1 组方背景 |
2.2 药理研究 |
3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一般状态、体温、神经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1 对TBEV感染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3.2 对TBEV感染小鼠体温的影响 |
3.3 对TBEV感染小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
3.4 对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3.5 对TBEV感染小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TLR-3、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
4.1 对TBEV感染小鼠TLR-3表达的影响 |
4.2 对TBEV感染小鼠IL-1β表达的影响 |
4.3 对TBEV感染小鼠IL-6表达的影响 |
4.4 对TBEV感染小鼠TNF-α表达的影响 |
5 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TRIF/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四、远东称重管理软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流域景观与气候驱动的植物多样性和碳汇变化研究[D]. 魏晨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NUPR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 余江涛. 山东大学, 2021(12)
- [3]lncRNA-BC06979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云香. 山东大学, 2021(11)
- [4]亚热带典型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转化与淋溶特征研究[D]. 丁咸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新登煤业二1煤层注水技术研究[D]. 张东许.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2)
- [6]水飞蓟宾调控STAT3和SREBP1途径抑制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 施铮铮. 山东大学, 2020(08)
- [7]EMS诱导蒙农红豆草优良突变体筛选及花色变异机理研究[D]. 乔雨.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双鸭山市土特产物流中心选址研究[D]. 邵研.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洗煤系统钢结构复配缓蚀剂防腐性能研究[D]. 张亚.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丹巴-1号对森林脑炎病毒感染小鼠抑热、抗炎作用研究[D]. 张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