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研讨论文_李志文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研讨论文_李志文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145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行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技术发展趋势与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自动化效率与水平,完善机械设备,保证监控系统的严密性。文章对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集中阐释了技术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电站测控

引言

伴随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制造方面得到应用。在当今面对“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未来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制造方面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讨论的课题。特别是近几年,伴随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备获得很大进步。全球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及精密定位的远程控制系统等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更加常见,势必在船舶自动化技术发展方面也获得极大应用,推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创新,也为自动化技术在船舶制造方面的应用创造更大空间。本文将主要从机舱自动化发展及船舶电站自动化发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船舶整体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对船岸信息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进行展望。

1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简介

1.1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能在船舶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推进作用,尤其是在轴带发电和电力推进管理项目中。一方面,轴带发电机,是由主轴进行驱动,转速会随着主机转速的变化而形成差异化数据,结合主机的运行和海面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要对轴带发电机展开集中的管控和处理。也就是说,轴带发电项目是船舶节能的主要装置。因此,相关人员要对轴带发电的常见运行方式予以分析,整合机械式和电气式的应用路径,维护系统的处理效果,发挥晶闸管逆变结构的优势;另一方面,要从电力传动方面予以分析,目前,较为有效的电力推进系统主要包括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借助交流调速机制整合相关推进系统,能为后续工作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1.2CAN电站测控相关技术

在研究CAN电站测控技术的过程中,要将发电机组、控制台和检测微机作为重点,并且将三者集中在在CAN电站测控的总线结构中,能建构有效的自动控制网络体系,借助网络和船上其他部分建立控制网络,维护整体控制检测的结果,真正发挥子控制区的参与效果,真正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CAN电站测控项目中,相关节点的集成能有效完成测量和控制功能,并且保证控制台能及时接收具体发电机节点传输的测量结果,为后续监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能针对异常情况和特殊情况建立健全及时性的处理机制,提高技术运行的实际效率。

1.3可靠性保障相关技术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进程中,为了有效提升整体技术的运行效果,整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对技术模型和运行机制展开深度分析和集中整合,确保电气自动化应用范围能更符合实际需求。目前,一部分国外研究人员开始针对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其中,电磁兼容设计项目和容错技术设计项目都十分关键。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结构的优化也为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性保障。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实效性,也要对排除故障的方法进行集中的管控和处理,从根本上提高整体技术运行的实效性,实现管理工作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2.1提升自动化效率

在网络系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自动化程度主要决定于技术运行参数和运行框架,因此,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结构建立后,要整合相关资源项目,实现整体技术结构的全过程优化。也就是说,网络结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借助数字化运行机制和高层次自动化技术模型,确保图像控制功能和管理体系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推进。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机界面管理工作和对话管控机制中,就要对功能选择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屏幕软件按钮得到整合,为系统的综合性优化提供保障。另外,在计算机所有功能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直接按钮即可,也为监控项目的综合化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维护后续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也要有效减少频繁操作过程导致的工作疲劳,从根本上整合管理结构,确保船员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项目运行的实际效率。除此之外,在维护效率的同时,也要借助容错技术对模块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类似于硬件冗余设计,主要是借助SDRAM输出端三模冗余结构,将信号数据存储在P1、P2、P3的存储单元中,借助技术结构的运行要求,对存储器中的同一位错误的可能性进行判定,并且确保错误信息不会对P产生影响。

2.2完善自动化设备

在电气自动化管理项目中,应用相关技术推动技术结构的发展和进步,要将大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将材料管理工作、机理应用管控结构以及应用技术运行策略整合在一起,确保研发项目和利用效果更加有效。近几年,我国海洋权益问题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海军信息化改造项目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在未来十年,海军装备的发展速度将继续加快,在国家军民融合机制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的同时,企业在自动化设备完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针对一些集成能力进行统筹管理,从而有效巩固企业单船价值量。在电气自动化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进程中,为了实现技术结构的全面升级,就要将高效性、可靠性以及节能性作为研发标准,从而全面维护船舶的机械管理策略,针对运作机制和管理条件展开深度调研,一定程度上推动船舶电力推进和辅助机械电力拖动技术,顺应市场变革的需求,建立技术结构和发展动态相辅相成的管理策略。

2.3提升监控系统的严密性

2017年,电气技术中逆变器技术取得了多项突破,关键技术指标也有明显的优化,将其应用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将成为可能。尤其是3kW到2500kW全系列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将为电气自动化模块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可在运行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策略和处理机制,维护整体技术框架探索和实践水平。并且要整合监控系统,对技术应用过程的完整性建构动态化分析模型。基于行业发展的基本标准,维护技术运行策略和项目发展结构,从多元化角度深度分析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水平,能针对故障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和整合,确保处理结构和发展框架更加有效。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运行体系建立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之间的相辅相成十分关键,为了确保驾驶过程以及机舱管理工作能有序进行,就要整合具体的运行技术管理机制,从综合性、自动化以及全球定位管理水平等多个角度展开精细化数据参照机制,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监督监管的实际效果。(1)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向智能综合自动化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结构的优化,也涉及到应用环境和应用机制的优化,技术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策略。(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向船岸信息直接交流的方向发展,建构全船自动化管理模型,确保微机监控和卫星定位通信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化运行机制,对整体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船舶配套系统的电气自动化管理技术也呈现出更高速的发展态势,为全面智能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怡典,彭雪峰.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1):21-22.

[2]杨松.基于行业标准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17):77-78.

[3]杜一民.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2,(9):106-107.

[4]田士峰,何晓东,李阳,等.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123-123.

论文作者:李志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研讨论文_李志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