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成为当前的主流方向。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领域的价值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无论教学模式如何改变与创新,都要以生本理念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特征与信息技术教育优势,找准二者契合点,打造有魅力、有效果的数学课堂,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及有效方法,期望与更多教育同仁交流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信息技术;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102-0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学科教育带来无限可能,为基层教育走向深层次发展创造条件,为打造高效课堂、多元课堂提供工具支持。因此推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有机融合,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1、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1.1 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激活学生探究动力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等诸多优势,既能动态呈现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式,又能支持学生的交互式参与,激活探究动力。例如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直观且感性的认知。
1.2 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知识有效生成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近年来新课标关注的主要内容,在数学课堂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与配合,开展各种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合作学习策略,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扬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有效生成。
1.3 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立足生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从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探究欲望为切入点;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应用,为广泛获取知识、探究与解决问题、建立知识体系等提供技术工具,这对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非常有利。
2、生本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融合的有效方法
2.1 图文并茂,增添探究学习乐趣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动态形式展示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注意力。例如掌握“运算法则”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但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与运用。因此笔者基于小学生爱玩、爱探究的天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有趣的计算游戏,巧妙地将运算法则知识融入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题:“5()()=12”“15()()=6,要求一个括号填写运算符号,一个括号填写数字。当学生填入正确的答案,系统就会自动提示“恭喜你,答对了”,并伸出大拇指“点赞”;而如果打错了,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红色的叉号并且自动提出“好遗憾,打错了”。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学习的过程不仅趣味十足,而且效率非常高,大家一边玩一边学,夯实了运算法则的运用。
2.2 精简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有很多抽象的内容,如果只靠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知识,不仅影响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兴致。而应用信息技术强化训练,只需精简多练,就能保障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对“角”加深印象,我利用电子白板动态地展示角的变化,让学生动手操作试一试,如何通过旋转功能让角变大或变小。在老师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过程中,总结角的形成规律: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开叉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我又继续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试着把角的两条边延长,角的大小会有改变吗?同样,带着疑问操作电子白板,将两条边延长或者缩短,发现角的大小没有变化。可见,学生通过电子白板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与本质区别,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2.3 注重实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教育要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锻炼数学思维,总结数学现象,把握数学原理。例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同样先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小木棍绑成一个三角形,图形固定好之后,拉动每一条边,观察变化,发现三角形的结构非常稳定而没有变形;再让学生用四根小木棒绑成一个任意的四边形,同样拉动四条边,发现四边形结构非常容易变形,显然没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好。同理,观察、操作与推导多边形、圆形的稳定性,把握三角形的独有特征。
2.4 以生为本,打造交互学习情境
反思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很少有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是造成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开放性、个性化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融入探究知识的全过程,在交互学习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训练数学思维。例如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时,组织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小组合作,各小组分类整理计量单位,比一比哪一组整理的数据最完整、调理最清晰;通过网络途径,老师能全面了解学生整理数据的过程,掌握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反馈出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对于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要加强练习,在提升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合理、巧妙地引入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创设多元化教学手段,让老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在全面渗透生本教育理念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推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89):107.
[2]岳慧敏.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8,(84):98.
论文作者:欧雅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课堂论文; 理念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