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廖丽虹[1]2001年在《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今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的经济环境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国有外贸企业作为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角,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回顾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的垄断地位到近年来外贸体制的逐渐放开,国有外贸企业经历了浮浮沉沉的几个阶段,目前可谓是步履蹒跚,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企业布局不合理、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分布不合理、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归结于长期封闭的外贸体制,而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环境和外贸体制变化,国有外贸企业也在酝酿着变革。 WTO是一个国际经贸组织,它致力于推进各国的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拆除,对中国而言,入世的利主要包括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使中国更全面地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获得优势互补利益、可以稳定地获得缔约方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其弊主要体现在对国内很多的行业构成威胁,总体而言,入世利大于弊。 入世为国有外贸企业带来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关键是把握优势、改变劣势,依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中间贸易战略、实业化贸易战略、综合商社战略等。中间贸易战略是指外贸企业在生产—贸易—销售的环节中,只充当贸易的角色或充当贸易以至销售的角色,不承担生产的责任,中间贸易战略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建立中间商商标。实业化贸易战略关键在于结合了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优势,促成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提升,创造品牌。综合商社战略则在跨国经营上迈出步伐,利用国际分工,获得优势互补利益,并有利于整个国家的产业政策贯彻执行、提升产业结构。 在国有外贸企业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市场营销是重要的辅助策略,直接影响发展战略实施的成败,而国有外贸企业原先效益不佳也和长期忽略市场营销策略有关,因此,国有外贸企业要在市场营销战略上下足功夫。 通过以上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分析以及对企业微观角度战略制定的论述,本文希望能探索一条适合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王琳[2]2005年在《全球竞争与合作环境下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经济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受到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本文从山东畜产进出口公司战略转型案例入手,重点讨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国营外贸企业带来的冲击以及国营外贸企业为应对挑战所采取的战略变革。整篇文章将分为叁大部分,即叁章进行详细地阐述和探讨,具体编排如下:第一章:选题背景介绍在本章中,将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环境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其对我国各行各业,尤其对我国原有的外贸体制和外贸行业(国营专业外贸公司)带来的冲击和威胁: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业全面放开,各大跨国公司凭借他们雄厚的实力和庞大的业务规模,纷纷涌进中国,他们在窥探中国市场的同时也直接从中国国内进行大规模商品采购,并销往世界各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和民营外贸公司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业内的竞争愈演愈烈。第二章: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具有时代特点的发展历程本章将结合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特点,重点介绍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从创立至今的发展历程。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外贸体制下,时代对于它的要求不同,赋予它的使命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决定了其具有时代特点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全面放开,行业内竞争不断加剧,面对新的环境和激烈竞争,山东畜产原有的体制、组织形式、经营观念及经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使它在经营中遇到了困难,它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第叁章: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划时代的变革本章中,将重点阐述面对困境与挑战,为了生存与发展,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对自己的体制、组织结构和经营理念、经营策略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比如在体制方面,由原来的国营体制向股份制转变(改制后的名称是山东省东方贸<WP=5>易股份有限公司),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一个扁平、高效的合作团队,并健全激励机制,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在经营模式和策略方面,在原来的单纯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上,调整经营策略,扩大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实施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等等,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目前,山东畜产出口额每年都在大幅度的攀升,尤其是其利润指标得到明显的改观,在其进行变革的当年,就扭转了连续亏损多年的局面,实现当年盈利,并且,其目前纯利每年都有几千万元人民币,整个公司人员构成合理,稳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短短几年,无论规模还是效益,山东畜产(山东省东方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山东省外经贸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通过对山东畜产这个案例的全面阐述和探讨,可以看到,由于诸多历史、体制方面的原因,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众多传统的国营专业外贸公司在经营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问题,但只要他们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充分利用国家宏观政策,不断创新求变,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就一定可以走出困境,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抓住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景楠[3]2002年在《入世后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国有专业外贸企业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而目前对于国有专业外贸企业而言,挑战则要显得相对严峻一些。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之论述,分析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重新认识并解决自身所固有的几个问题,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仍然要政府起主要作用外,作为国有专业外贸企业,更应积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性手段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自己,才能把握机会,走出目前的困境和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杨波[4]2003年在《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文中提出随着中国更加全面的融入全球经济,中国正全方位地与世界经济接轨。外贸企业的内外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机遇和威胁并存,迫使外贸企业开始探索适合当前经济形势的生存和发展战略。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下属的外贸公司,除了外贸公司的共性问题外,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还有自己特有的问题。如何摸索出在新形式下生存发展的道路,对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未来意义重大。 原来具有的外贸专营权被取消,市场竞争从国内企业间竞争扩大到全球化的竞争,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产业分工的专业化、社会化为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提供了生存发展的舞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地区经济危机以及世界恐怖主义,对外贸业务有着不同的影响。汽车产品对外贸易还受到不同国家的法规和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和企业经营新理念增加公司的竞争力,成为公司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 外贸公司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例如企业定位,组织结构,公司治理体制,人力资源和贸易范围等,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则在共性中存在着特性。外贸政策的变化、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才的流失给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然而,机遇也是存在的。能否抓住中国入世和中国经济秩序步入正轨等机遇,发挥企业在产品、市场、专业知识、客户、资金上的优势,正确分析企业所在专业领域的行业结构,是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制定出正确的企业生存发展战略的关键。 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应该结合本企业自身的情况,调整和确立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鉴于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自身优势、劣势和竞争环境威胁、机会,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战略选择应该是:致力于汽车领域的业务发展,尽量谨慎介入不熟悉产品的贸易领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做好几个大型项目,树立‘东风进出口’的公司品牌;在专业领域中,实行多样化经营战略,保持公司的持续成长;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在人才争夺战中获得主动。 在战略的实施中可以从企业组织制度上进行创新;改革人事制度;转变经营战略和机制;培育本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当然,战略的实施总归会遇到困难,只有正确认识困难,仔细研究困难,才能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 结合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这个企业个体的实际,探讨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战略问题,希望能从一个侧面为这些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些参考。

忻华强[5]2003年在《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国有外贸企业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因为曾经风光一时的国 有外贸企业逐步步入困境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从理论和实践上来 看 无论是国有外贸企业的集团化改革 综合商社化 规模经营 资本经营 还 是国有外贸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与股份制改革 都没有取得实效 这就要 求从理论和实 践的角度作出创新 寻找新的切入点 以推动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 帮助其走出困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外贸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竞争 尤其是在经 济全球化和中国已经加入 WTO 的背景下 发展对外经济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具有 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因此 本文的选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除导论之外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归纳了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 国有外贸企业问题及改革对策的分析 并说明了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研究国有外 贸企业制度创新问题的必然性 第二章对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思想渊源进行回顾 第叁章分析了人 力资本产权与企业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对中国国有外贸 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 指出了国有外贸企业的人力资本属性特 点 以及改革的切入点应该是人力资本产权 第五章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人力资本 产权制度创新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本文的可取之处首先在于 文章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来研究国有外贸企业 的制度创新问题 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其次 文章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人力 资本层次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另外 针对目前存在的国有外贸企业应该从竞争性 领域退出这一观点 本文提出 我们可以结合国有股减持来推进人力资本产权制 度创新 但同时 国有外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从人力资本产权角度对国有外贸企业制度创新问题展开研究的尝试性 以及作者能力方面的局限 文章仍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这些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 究的内容

李雷[6]2002年在《国有外贸企业用人机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采取了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体制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出发,结合对外贸行业存在的一个典型的特殊现象--外贸业务能人现象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在国有外贸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上,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贸企业的用人体制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这一基本思想。结合这一思想,论文首先从相关的管理理论上对其进行了理论回顾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论文进一步提出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必须从企业的产权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经营者激励和约束叁个方面对企业传统的用人体制进行根本变革的总体思路。最后,结合一个实际应用的案例--南通开发区叁荣贸易有限公司的用人体制改革对文章的基本论点进行了实证分析。 本文的特点是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宏观总体分析和微观现象分析相结合,从而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中找出“瓶颈”问题,进而提出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并能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对文章的基本论点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目前面临的体制改革课题,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企业管理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景玉琴[7]2005年在《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产业安全关乎国家根本利益,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该关注的新领域。 本文在梳理产业安全研究的理论渊源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产业安全观,进而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内、外部因素,建立起新的产业安全衡量指标体系,并借鉴国外经验与政策,提出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若干政策建议。 主要观点包括:(1)产业安全不是指政府庇护下的暂时安逸,而是指本国产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产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安全的直接表象,企业竞争力是其“内核”,适当的政府规制是其支撑条件。(2)导致产业发展偏离安全状态的因素不仅源于外部,而且还来自于内部。外部因素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控制及外国生产商在我国的低价倾销。内部因素有:企业层面的治理机制不完善;产业层面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共存;政府规制层面的缺位、错位、越位。(3)判断产业安全状况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科学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4)国外的经验表明,没有哪个国家一贯执行保护主义或自由主义,自由与保护都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及产业安全的手段。(5)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产业安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产业界和企业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

郝晓燕[8]2011年在《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乳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产业链条长,部门关联效益显着,利益相关主体依存度高的产业经济系统。这个产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关系到乳品企业和奶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广大乳业投资者的利益,更关系到广大乳品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近年来,乳业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影响到整个乳业的正常运行,乳业的产业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继而分析了我国乳业的发展阶段;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乳业的产业安全分析范式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产业经济学视角的乳业安全研究框架(S-L-O-R);基于该理论框架,全文先从产业经济理论的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布局、组织、规制作了单因素分析,继而从时间和空间的两个维度进行了多因素综合分析;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的结果提出维护乳业产业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第一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乳业研究和产业安全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这一部分体现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全文的研究基础。(2)第二部分从乳业产业发展的概况出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分析了产业周期与产业转移对我国乳业产业安全影响的机理,第叁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3)第叁部分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设计了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理论分析范式(第四章),继而分别从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的隐患机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4)第四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乳业安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九章),即对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大因素的综合分析,为政策建议部分提供实证依据。(5)第五部分基于前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结果提出我国乳业产业安全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组织、布局、规制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第十章)。文章的主要研究发现:(1)产业安全与产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于处于幼稚和衰退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衰退产业的转移,而对于处在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而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业正处于成长期阶段,其产业规制处于亟待完善阶段。(2)产业安全的结构因素存在安全隐患,表现为:奶源生产的不稳定性已经成为乳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技术进步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产业劳动密集程度显着上升,乳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成为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畜牧业、饲料加工、乳业机械加工制造、批发零售业等这些后向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也会影响乳业的稳定发展;我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单一,受乳品企业营销影响较大;我国乳品进口的结构与国内消费结构不匹配,乳品进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乳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3)产业安全布局因素的隐患表现为:一方面我国乳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出现均等化现象;另一方面我国乳业发展存在空间的波动性。(4)产业安全组织因素的隐患表现为:我国乳业产业组织模式在保障奶农利益方面还存在改进的余地,保障奶农的利益已经成为稳定乳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乳制品加工环节的SCP分析表明乳业整体绩效较好,但在规模绩效和产权绩效方面已经存在产业安全隐患,外资企业的绩效高于国内乳品企业。(5)产业安全的规制因素分析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安全监管的机构体系、政策法律体系、技术标准与安全控制体系在内的政府规制体系。但是该体系在运行中存在机构职能交叉重合、产业政策尚未成熟等现实问题,集中表现为政府对乳业的安全规制存在严重失灵。(6)产业安全因素的综合分析表明,从空间的维度考虑,我国区域安全隐患因子主要有奶源因子、规模因子、消费水平因子、获利因子、资源禀赋因子、成长因子、后向关联产业因子、前向关联产业因子。从时间维度考虑,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乳业安全最显着的变量是政策变量,该结果表明维护乳业安全政府责无旁贷。基于以上研究,文章主要的创新点有:(1)文章首次尝试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广义理论分析范式(S-L-O-R),从产业结构、布局、组织、规制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乳业产业安全的内外因素,并对四个因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该研究视角同很多学者强调外资与外贸等外部威胁因素来考察产业安全的研究观点有所区别。(2)文章运用龚柏兹拟合曲线分析法和计算判断法对我国乳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了识别,计算结果表明我国乳业正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发展阶段,这与以往学者定性描述乳业的发展阶段有所区别;基于此判断,文章指出乳业受所处生命周期的影响,其安全隐患存在动态性,分析了我国乳业安全面临的共性和特性因素。(3)文章构建了包含技术进步因素的乳业增长模型,运用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法,测度了技术进步对我国乳业发展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下降而劳动投入的贡献率明显上升,说明乳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日益影响到我国就业问题,而乳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乳业的产业安全。(4)文章运用我国投入产出表(2007)的基础流量数据,对乳业进行了产业关联分析,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测度产业安全问题引发的乳业与其关联部门间的风险波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后向关联产业部门的发展滞后会成为乳业安全的重要隐患。

邱毅[9]2008年在《新形势下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广西外贸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广西位于中国沿海地区,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同时又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但是广西的对外贸易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对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广西中小外贸企业发展落后制约了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个观点。因此要发展广西对外贸易必须大力发展广西的中小外贸企业。要促进广西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融资困难和缺少产业集聚效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外贸易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珠江叁角洲经验、江苏发展经验和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提出在政府政策层面上,要着重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中小企业进行法律、政策扶植。在企业层面上,完善价值链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注重人才培养和企业管理;积极应对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方式创新。

侯海英[10]2002年在《入世后华孚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同时,人们对 入世后中国各方面的发展问题也争论了十余年。伴随着2001年11月在 多哈签署的中国入世文件的完成,一切归于尘埃落定。但是,我们面临 的问题依然存在,入世后在大环境的变化下,从纷乱的争论中理清思路,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亟待解决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论文在全面分析作者单位(大连华孚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单位所属行业的贸易规则的变化做了阐述,分析了利弊。并进一步对在此贸易规则框架下行业的国际及国内经营环境和发展趋势做了详尽的分析,针对作者单位自身的优势劣势,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如何面对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克服单位自身的困难和问题,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提出了若干的发展对策。 全文共分叁部分: 第一章介绍华孚公司的基本情况,针对几年来的经营状况,着重分析了公司存在的几点主要问题。华孚公司是一家国有专业外贸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业务。近年来,公司在经营战略,管理及产品结构和市场拓展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公司经营困难,竞争力下降。 第二章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纺织品贸易规则,及带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简述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相应对策。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正在向贸易自由化迈进,中国入世后,享受配额限制的逐步取消和非关税壁垒减少的好处等同时,由于受到自身出口体制和产品结构等因素限制,竞争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纺织服装行业应对此做出相应的对策调整。 第叁章分析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下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国际国内环境,华孚公司的竞争力,提出华孚公司的发展对策。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自由化的主流趋势下,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的贸易环境也正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发生巨变,针对公司的情况,从观念,管理,营销等方面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 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讨[D]. 廖丽虹. 上海海运学院. 2001

[2]. 全球竞争与合作环境下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D]. 王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5

[3]. 入世后国有专业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之对策研究[D]. 景楠. 暨南大学. 2002

[4]. 东风汽车进出口公司的生存与发展[D]. 杨波. 上海海事大学. 2003

[5].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国有外贸企业制度创新[D]. 忻华强. 复旦大学. 2003

[6]. 国有外贸企业用人机制改革研究[D]. 李雷. 西北大学. 2002

[7]. 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景玉琴. 吉林大学. 2005

[8]. 中国乳业产业安全研究[D]. 郝晓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9]. 新形势下基于中小企业视角的广西外贸发展研究[D]. 邱毅. 广西大学. 2008

[10]. 入世后华孚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D]. 侯海英.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标签:;  ;  ;  ;  ;  

入世后国有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