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李家龙

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李家龙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混凝土可以简称为砼,是由水、水泥、骨料、化学添加剂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建筑材料。砼广泛的应用到了市政行业道桥的施工中。道桥的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就是砼的施工,且砼的施工质量对道桥的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控制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文章主要对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道桥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有了广泛的运用,同时在一些大跨径的工程结构当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表现出较强的应用优势。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作用能够有效发挥,在道路桥梁建设应用过程中,就必须注重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方面,提高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真正为我国路桥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力帮助。

1.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要求

1.1技术要求

在实际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其要求应该围绕以下几点进行。首先,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深入分析设计的意图,同时,建设单位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事项,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其次,围绕实际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合同内容,制定具有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的施工进度方案,促使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实现最优调整的同时,也促使项目能够按期完成;最后,如果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环节,那么施工人员就必须对不同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的比对,确定出最具经济价值以及安全性的方案,同时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事项;另外,建设单位还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现状,构建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确定好施工目标,以及各施工人员的责任。

1.2材料要求

水的选择。①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序中,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选择利用饮用水进行搅拌,但是,当建设单位利用非饮用水进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该对水资源当中的离子浓度以及酸碱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化学性能。其中,硫酸盐含量<2.7mg/cm3;含盐量≤5mg/cm3;pH值>4;②水泥的选择。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低水热化以及凝结时间较长的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显示,在后期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问题时,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水热化,因此,为了避免后期混凝土出现较大的温度性裂缝,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对水泥细度模数的调整或优化矿物组成设计来降低水化热;③骨料的选择。针对其中的粗骨料,建设单位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具有较低孔隙率以及高质量级配的大颗径骨料,由此一来,不仅可以在应用较少水泥用量的情况下,促使水热化程度有效减少,同时更有利于施工人员把控内部温度变化,避免重大裂缝问题的出现。而细骨料的选择,施工人员最好选择中砂或中粗砂,进而能够促使混合物总体面积有效减少的同时,在较少水泥用量的基础上,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1.3浇筑要求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中,施工人员应该提前针对项目中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进行充分考虑,进而制定实用性的浇筑计划,进而为后期正常施工提供有力帮助。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利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秉持分层浇筑的原则,将每一层的浇筑厚度控制在300mm范围内,放料时任其斜向流动,层层推移,且必须在保证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养护要求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序的12h之内,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利用湿麻袋、草帘、毛毡或湿砂等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同时不要出现损坏混凝土表面的问题,遇到炎热天气下,施工人员还应该注意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适时的洒水养护。相对于一般的硅酸盐水泥搅拌而成的混凝土材料来说,通常情况下其洒水养护时间应该控制在7d;而对于利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性质制作而成的混凝土材料来说,其洒水养护时间应该大于14d;相对于有着严格抗渗的混凝土材料,施工人员必须在大于21d时间,进行定期的洒水养护,促使每天的混凝土表面都能达到湿润要求。

2.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控混凝土质量

在实际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整体项目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施工人员就必须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加强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在选择原材料像水泥、粗骨料以及外加剂等材料工序中,建设单位必须安排专业的采购人员,严格按照行业标准,选择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原材料,切实发挥原材料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而在混凝土配合比工序中,含水率作为其影响重要方面,如果施工人员忽视了含水率方面,那么就会极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进而影响到整体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在混凝土应用水域水泥工序中,水胶比作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施工人员忽视了水胶比的控制共组,那么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较大的流变性,其密实度也会不断的降低,最终,严重降低了道路桥梁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鉴于此,如果在确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之后,建设单位一定要监督好施工人员,避免后期施工中人员的私自改动。

2.2施工工艺的控制

为了能够促使路桥工程混凝土质量有效提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就必须把控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工作。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搅和与振捣工序中。对于投料环节,施工人员可以借助二次投料工艺,可有效提升拌合效果,增加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粘结性,从而提高强度。施工人员应该先对现场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进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采用分层多次浇筑形式,施工层的结合部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以减少水化热的产生和不利影响每层浇筑的厚度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在0.5~2.0m范围内,两层浇筑时间的选择宜在下层温度有明显下降,上层混凝土的热量不会明显影响到下层为准[1]。

2.3优化混凝土和易性

所谓的和易性,简单来说,就是指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等的不同性能的概括。为了避免后期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施工人员就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度,进而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度,进而才能提高具有均匀密度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建设单位在进行混泥土配制过程中,都会选择利用较低的水量以及低坍落度进行。希望能够借助振实工序促使混凝土质量有效提高,但是基于该种做法下,极易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多孔洞以及蜂窝现象。为了处理该种问题,首先,为了便于后期的振实工序的开展,就必须选择具有较好和易度的混凝土,同时,保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保水性以及粘聚性,预防离析问题出现的同时,也是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2]。

结论

简而言之,混凝土材料作为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部分,针对具有较强刚度以及硬度的混凝土,为了能够有效发挥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整体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就必须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鉴于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要求之上,文章重点围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促使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单位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娜.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25):121-122.

[2]王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道路桥梁,2018,45(15):111-112.

论文作者:李家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_李家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