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2015年6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7例)和早期组(38例)。常规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1个月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早期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开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管理。评价:(1)康复干预满意率;(2)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FMA评分、ADL评分。结果:(1)早期组患者康复干预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干预后早期组改良Barthel指数、FMA评分、ADL评分显著比常规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大,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
脑卒中也为脑中风,属于脑血液障碍性疾病,是因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导致脑循环障碍,发病快,预后差,经成功救治后可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2]。本研究就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2年4月-2015年6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7例)和早期组(38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存在不同程度运动障碍,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其中常规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43-75岁,年龄平均值(61.73±5.43)岁。体重最低42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89±11.38)kg。脑出血和脑梗死分别为15例和22例。
早期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42-74岁,年龄平均值(61.58±5.33)岁。体重最低41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22±11.99)kg。脑出血和脑梗死分别为15例和23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X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包括神经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1个月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全身关节全范围活动;翻身运动、床上桥式运动以诱导患肢随意运动;按摩、起坐训练等。
早期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开始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管理。(1)早期健康教育,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早期对患者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的介绍,说明脑卒中后遗症可能性、对生活的危害,并提出康复训练方法和有效性,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更好配合康复训练。(2)早期康复训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不同方案,包括PNF技术、Bobath疗法、Brunnstrom等方案,每天训练1次,每次60min左右,每周5次,训练30天。并综合神经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方案,失语症者给予语言训练。(3)早期心理疏导。多数急性脑卒中患者因发病急,病情危重,可存在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心理,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嘱患者家属多陪伴,给予情感上和生理上的照顾和护理,促进患者身心状况的改善,提升康复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康复干预满意率;(2)改良Barthel指数、FMA评分、ADL评分。
满意调查量表出院前发放给急性脑卒中患者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康复干预护士态度、干预技能等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数据处理
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和护理结果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康复干预满意率行χ2检验(%表示),改良Barthel指数、FMA评分、ADL评分行t检验(`x±s表示)。数据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2.1 康复干预满意率比较
早期组患者康复干预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且75%可残留不同程度后遗症,需在发病早期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以减少致残率和致残程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5]。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强调早期规范化治疗和康复的意义,并高效整合各种医疗资源,显著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不仅仅包括早期康复训练,还注重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三者有机构成组织化医疗资源,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患者神经功能的最大恢复[6]。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综合了针灸理疗、PNF技术、Bobath疗法、Brunnstrom等方法,其中,Bobath疗法可缩短痉挛期,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PNF技术可通过本体感受器的刺激促进肌肉收缩,稳定姿势,使拮抗肌和主动肌建立持续共同收缩关系,维持关节稳定性;Brunnstrom通过残余肌肉功能的利用促进正常运动的形成[7]。另外,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也以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的提高、回归社会情况作为临床指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综合康复科、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密切合作,为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从根本上改善其生存质量[8]。
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大,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军,朱姗姗.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19(5):297-298.
[2]刘晓璟,沈岩,李超华等.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4(14):478-479.
[3]李晓红.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8):26-27.
[4]李峰.论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6(6):111.
[5]张静.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568-3568.
[6]涂福香.早期康复管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21):232-233.
[7]李春莲,徐晓琴.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43-444.
[8]王爱丽,徐正梅.舒适护理对126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26(16):2105-2106.
论文作者:李媚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常规论文; 满意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