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雪寒1,马方圆2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雪寒1,马方圆2

王雪寒1 马方圆2

1身份证号码:37078619920112XXXX 2身份证号码:37082719910604XXXX

摘要:园林生态景观和植物种植作为一门系统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相关,设计了艺术、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因此,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配置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新的设计理念,采用科学的植物景观配置方法优化植物配置方案,提升园林景观配置效果。同时,在植物配置优化中,还需结合当地环境因素与实际情况,实现植物配置的生态与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从而充分发挥生态园林景观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理

1.1 水生植株

水生景观配置需确保水体环境的稳定性,且植物设计与生态规划要求具有协同性。如可选取喜光、色彩鲜艳或对空间需求较小的植物进行配置,通常选取的是常绿乔木、灌木植物等。通过构建良好的水生植物空间,使构景契合实际设计要求,充分展现植物多样性姿态,凸显景深的设计效果[1]。若设计的水体面积过大,可根据栽种的实际情况,利用乔灌木丛设立间隔带,保证林冠线的透景效果。

1.2 路旁植株

道路景观配置需依据植物配置原理,保证植株间距、植株景物交融的合理性。同时,可设置间距合理的乔木丛,在植株间隙中配置定量花丛,需保证主景设计的协调性与层次感[1]。

1.3 建筑植株

建筑景观需结合建筑物功能和外观颜色进行设计,明确建筑植株的景观内涵和景观主题。同时,合理控制景观规模,将造景方式与建筑景观相融合,实现建筑物与植物景观的统一性、协调性。另外,针对某些规划不规整的景物,可利用密集式花草灌木进行修饰。

2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2.1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景观建设要遵循的主要原则。设计时要在以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建筑风格等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系统、符合逻辑顺序的设计。目前,有一些地区打造古城区的园林建设,普遍的园林建设形成了单一的建设体系,建设体系失去了当地的风格特色。而运用因地制宜的理念在建设体系中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抄袭的现象,避免生态园林的景观是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建筑风格,对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形成统一的生态园林形式是有利的[2]。

2.2 环保与创新

园林设计分为传统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设计创意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缺乏新意,大多采用认为可以一直流行的山水树木等形态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古人所崇畅“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现今仍能当作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再在此基础上联系带下的潮流趋势设计出符合当下流逝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风景园林。虽然目前现代风景园林的建设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阻碍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从而让现代风景园林不断发展进步,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生态园林建设有提高居民的创新思路,增强居民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知识了解,增强生态园林与人文精神的亲密关系等可以有效完善现代风景园林的措施[3]。

2.3 和谐共生

建设生态园林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因此,在生态园林建设具有观赏性,能满足居民审美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园林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发展进步,让生态园林的建设与居民的审美相结合,打造符合居民内心期许的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此外,城市人群和地理环境也是建设生态园林景观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要将城市人群、地理环境与城市特色相结合,打造出色彩斑斓、景观多变的园林建设,在整体构建上显得既统一整齐又生动活泼。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法

3.1 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运用现代化理念配置植物种群,丰富景观层次。首先,需根据植物的生存条件,结合生态技术,构建良好的园林生态空间。其次,在空间格局设计过程中,需在凸显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化技术进行规划配比。例如,设计中可将发光材质融入景观设计中,并确保材料的防水性能,白天可吸收阳光,并在夜间释放光能,实现园林的光照目标[4]。

3.2 建筑景观设计配置方法

建筑景观辅助配景中,需确保主体景观设计具有较好的配置氛围,采用和谐、生态的配置理念,完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首先,为避免设计方案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需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其次,重点景观设计需保证核心景观具备3 种不同的景观,即选取果实类、观赏类以及高度各异的景物进行配置,这样既能体现出园林景观色彩、内容的丰富性,又能提升园林景观质量。最后,综合使用经济效益较好的造景方法,设计出一个以自然为核心的简约、和谐的配景效果。总之,在建筑造景规划过程中,需采用城市园林小品景观进行辅助设计,在景观内配置小径、假山等规划情境,使用自然元素规划景观树木面积,并利用精细化设计,确保景观规划的生态价值与艺术价值[5]。

3.3核心景观设计

常规植株设计需确定植物配置规划,采用综合性的配置方法,确立植株的空间位置、色彩以及种植面积等。根据各类植株配置参数,设计出较好的植物配置方案。在此过程中,植物配置方案需合理利用美学理念进行设计,同时,也要根据绿色景观的配置技巧对其整体布局进行调控,提高绿色景观的设计美学效果。设计景观时需保证植株的多样性,保证园林生物的多样性。例如,可在某些生态景观设计中配置石桥、拱桥等小型建筑,为提升景观的协调性,可在石桥与拱桥等小型建筑中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在规划过程中,需结合“错综复杂”的规划理念,提升景观色彩的多样性。最后,在核心景观配置中,需结合植物与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度设计,考虑园林的整体氛围,选择不同的植物,确保颜色搭配的合理性。在一些较为开阔的区域种植绿草,并将颜色鲜艳的花卉点缀在上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3.4 边界景观配置方法

边界景物配置过程中,需结合开放性设计原则对景观进行配置与规划。首先,需保证植物景观配置的地域性,根据景观的特征以及当地的气候、水文、文化等各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凸显景观设计特色,合理设计景观规划与空间植物配比,还需确保密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升园林空间感。同时,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满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通常会在边界处设计规划草皮,使用“阶梯式”的景观配置方法进行综合优化,确保边界景观配置的协调性。为体现边界植物的层次感与多样性,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丰富与优化植物种类,提升园林生态效果。最后,在边缘地带景物设计中,也可以选择大型植株,配合灌木设计出一道隔离边界,对不同的景观区域进行隔离与划分[6]。

结束语

生态园林能够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也是体现居民幸福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更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城市建设要加强对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的研究,以科学的方法、综合的艺术来促进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男男.浅谈现代城市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问题[J].吉林蔬菜,2018(7):39~41.

[2]宋晓燕.探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农家参谋,2018(7):97.

[3]胡美姬.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分析[J].四川水泥,2018(3):89.

[4]李将甫.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绿色画报,2018(7)

[5]郑辉国,孙梅.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9)

[6]肖菡.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7)

论文作者:王雪寒1,马方圆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研究论文_王雪寒1,马方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