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师事业追求的目标。体育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认真落实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而努力。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体育兴趣;策略
体育教学的实效必然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得到落实,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和运动技巧,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作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动作失调。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在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当然,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良好的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不同情境的创设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生动化,使呆板的课堂教学趣味化,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愉悦氛围,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学生的兴趣点被激活,由被动走向主动,继而乐学、爱学、好学。比如编排游戏创设情境。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把体育教学内容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能使学生轻松的参与、消除疲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虽然小学生对体育课的激情比较饱满,但其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教学中设计游戏,不仅使他们在轻松中获得知识,体验喜悦,而且对这种知识会产生深刻印象。如30米快跑可设计成“捉尾巴”、“追逐跑”,立定跳远可设计成“兔子跳跳跳”等,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身体,进一步形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渴望。在游戏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儿歌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来展开活动,提高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性。例如“穿越森林”这个简单的游戏,假如老师不做启发,只是让学生绕着人群在跑,就感到很乏味、枯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活动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抗日战争年代少年儿童穿越森林送情报的故事,激发学生活动游戏的情趣,游戏结束后,教师集中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也可以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小组内合作互助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合作互助,如在练习“搬运工”游戏时,当搬运一个球时,学生练习的都不吃力,当一个人同时搬运三个球时就显得有些吃力了,小学生的手臂短,揽抱不住三个球,搬运过程中多次发生掉球现象,我则适时地点拨学生,要一个学生帮扶,在搬运过程中帮一下,掉球了帮忙捡起来。当搬运四到五个球时,要求这两个同学自己想办法在搬运过程中不使球掉下来。“加油”和“掌声”也是小组合作的一个催化剂,一个或两个同学在游戏比赛,其他同学在起点给这两个同学加油,取得胜利时给每个同学掌声,课堂氛围一下就热了起来。这样在搬运过程中有了互相帮助也就有了合作,学生练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五、课堂教学中音乐也是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工具
音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已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普遍认可,并在众多体育教学活动当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例如,在教学开始、进行热身的时候采用轻松活泼,富有节奏的乐曲,吸引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在教学期间,教师口头讲述并亲身展示动作要领时,选择安静轻柔的乐曲《渔舟唱晚》;在学生进行运动或运动量大时,宜用富有激情、节奏快、号召力强的音乐,如:《小狗圆舞曲》《闲聊波尔卡》《拉德斯基进行曲》以鼓舞人心,激发学生的斗志;在课程结束部分,宜用舒缓的音乐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像《月光》《回家》《念故乡》等等,让学生边唱边动,真正达到身心放松。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了体育教学的表现力和美感,在很多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如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向我们广大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而我们体育教师只有通过主动地去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因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不可能自然生存发生,需具备相应的条件,而这些条件要靠教师来创造和提供。一位伟人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重新来温习新课标的理念,较好地融入体育新课标当中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总结,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我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邹芳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游戏论文; 兴趣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气氛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