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论文_高超,李阳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论文_高超,李阳

天津市国泰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1700

摘要: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质量监理;问题;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得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城市人口数量出现了大量的增加,因此,城市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慢慢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道路在不断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交通流量越来越大的问题,因此,很多的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着车辆越来越多,路面承载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因此,道路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成为了道路建设中要重视的首要问题,必须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理,保证施工质量不会受到影响。首先,建设的参与方需要监理单位进行规范,虽然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建设行为的准则,但这些法律法规还是不能够成为建设单位自律的准则。因此,工程监理单位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对建设行为的动态进行约束管理。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行为贯穿于工程始末,以法律法规等作为监督管理依据,通过制止不当的建设行为,减少不良建设后果的发生,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其次,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对象是承建单位,规范其建设行为,实际上站在市政道路最终需求使用者的角度,监督、管理和责令建设单位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水平。工程监理单位利用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寻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设备、施工行为、施工结果中的问题,然后责令承建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质量隐患或者质量事故的发生,杜绝市政道路工程留下任何后患。最后,工程监理单位通过约束建设方的行为,把关工程的质量,譬如避免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有效减少工程重修返工情况,另外还有利于加快建设进度,并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减少工程的投资额,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难点

2.1 作业面狭窄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面狭窄,施工场地很难封闭交通,人流难以控制,加之诸如电力、电信、热力、有线电视、煤气、自来水、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彼此干扰,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同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更为零散、点多、量大、连续性差,增加了质量控制难度。如本工程在原有双向6车道的基础上新建跨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需两侧均需保证2车道的通行,施工作业面尤其狭窄。

2.2 施工工期紧

市政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对质量控制缺乏周密性。如本工程为迎接广州亚运会,在隧道主体结构完成后,道路工程工期为60天,工期尤其紧张。

2.3 作业面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给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和质量控制难度。

3.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3.1 路施工测量质量监理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敷设三级坐标控制点并与已交底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度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坐标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浇灌砼保护,用钢筋桩面刻十字丝保存。每60~100 米设一水准点并作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点高程。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3.2 原材料质量监理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各种材料销售名目繁多,对采购人员极易产生误导,所以要严把材料关,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优选供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递交材料。

3.3 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3.3.1 施工方法合理选择

目前,多采用机械化施工或综合机械化施工法,采用配套机械,主机配以辅机相互协调,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的方法,能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施工安全。

3.3.2 严格施工程序

必须认真按规定要求做好组织、物质、技术及现场四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小桥涵、挡土墙、盲沟等小型构造物通常是与路基施工同步进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来开挖修建这些构造物,影响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路基土石方施工程序:路堤基底处理→选择填料→确定路堤填(挖)方式→路基压实。

3.3.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的施工关键在于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的环节。

3.3.4 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摊铺过程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时,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5~10cm。在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0℃时进行摊铺,并应从连接带开始碾压,不得留有缝迹。

3.3.5 压实

压实应分成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压路机速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度的温度下进行,一般改性沥青摊铺温度为不小于160℃,且不超过170℃。碾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完成时温度不得低于90℃。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不小于140℃,且不超过165℃。碾压温度不低于135℃。终压完成时温度不得低于75℃。

3.3.6 接缝

纵向接缝应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横坡变坡线重合应在15cm以内,与下卧层接缝的错位至少应为15cm。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棱。当新铺沥青混凝土与原有路面、桥面或其它道路装置连接并配合标高时,应将原有路面或桥面刨除足够的深度,以保证达到图纸规定的新铺路面最小层厚。

3.4 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

人行道采用30×30×5cm彩色方型砼面砖铺砌,横坡为1%,应在稳定层施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人行道的砌筑。人行道砌筑前先进行测量放线,利用侧石为基准,测出人行道的外边线,并每隔5m测放水平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需对人行道的土路基进行机械压实,保证土基密实度达到96%以上,然后铺设10cm厚的水泥石粉稳定层,压实后再用3 cm的砂垫层调平砌筑人行道预制砖。铺设人行道预制砖时应轻轻平放,用木锤轻敲压平,铺砌人行道预制块时,应纵横通线,确保预制块砌筑顺直,铺设人行道完成后,应及时养护3d后方可通行,铺砌应平整稳定,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不得有积水现象,预制砖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人行道砼砖要求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抗弯拉强度大于4MPa,吸水率小于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土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要避免质量缺陷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施工设备、施工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质量因素等。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钱月香,《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质量病害的成因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06

【2】 王伟,《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研究和分析》[J].《学术论坛》,2007

【3】 陈邦喜,《市政道路和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7

【4】 毛鹤琴.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4.

论文作者:高超,李阳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论文_高超,李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