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112-01
“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教学之中,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学呢?
一、结合古今中外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新生入学,对一切事物都好奇,都新鲜。老师要抓住第一堂数学课的机会,生动、具体、真实地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数学成就显著。如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同时向学生介绍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当代的华罗庚,陈景润,在他们所研究的领域中都对数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过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注入一股学数学的强大动力。
二、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实践。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数学中要揭示数学本身的物质基础。如讲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时,在上课时向学生说明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西周初期,我国古代数学家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并且借助图形对该定理进行了多种巧妙的证明。让学生明确.任何一个定理,性质,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二)辨证。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辨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概念: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为对立的形式,又各以他的对立形式而存在。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如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当圆心和圆心的距离(圆心距)小于二圆半径之和时,圆和圆的位置处于有两个交点状态即相交;当圆心距与半径之和相等时,发生质变,圆和圆只有一个交点即相切;当圆心距大于半径之和时,再次发生质变,圆和圆没有交点即相离。讲解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揭示,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发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是在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数学也是这样,从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到无理数,正数到负数,实数到复数等等,都遵循着这一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超越1日事物,创造新颖.独特事物。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一)言传身教,身正为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严格要求,从点滴做起。教学中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推理过程中的丁点错误,都必须、严加纠正。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令其重做。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在实际的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总之,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智育与德育融为一体,防止牵强附会,要找好德育的切入点,由此深入,辐射。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将德育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德育与智育水乳交融,双管齐下,达到既教会学生做人,又教会学生学习的双重目的。
论文作者:王生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圆心论文; 事物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