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文化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对21世纪以来纽约城市文化发展的观察_纽约论文

国际大都市文化竞争力比较研究——纽约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文化发展观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纽约论文,大都市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文化发展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政策

      美国虽然没有文化部,但其国务院却专门设有“教育和文化事务局”,负责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文化事务,在文化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起着核心作用。参与美国文化政策的机构有以下四类: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私人组织以及政策研究机构。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是这个网络的枢纽和关键点。政府部门、公共组织、私人机构和政策研究机构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文化政策进行补充。

      美国的文化战略在国家战略中占据核心位置,其文化政策可以看作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美国文化政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度重视文化,视文化为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在《美国国家利益》报告的“国家重要利益”项下的10条里,有2条涉及文化。美国文化政策和文化战略是国家政治、经济的灵魂,占据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位置。二是将文化政策视为一个兼容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复合体。由于美国没有专设文化部,因此文化政策的制定吸收了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各个部门的意见,文化政策本身也渗透在政治、经济、贸易、外交和教育政策中。美国虽然没有联邦层次上的文化部,但很多州和市都设有文化局(委员会),比如纽约市就设有文化局(The New York City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纽约市文化局既是美国国家文化政策的执行和实施者,也在地方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纽约市文化局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是依托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项目成立的部门,负责文化场馆的建设,而场馆的展品提供和运作则由私营机构承担。这种公私结合的文化运作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每一次私有文化机构与市政府的结合都体现了市政府在那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导向和重点。至19世纪末,以同样的模式产生了大都会博物馆、斯坦顿岛艺术和科学院、纽约植物园和布朗克斯动物园,并设置了11人组成的艺术委员会,负责审核哪些永久性的艺术品、雕塑、标志性建筑可以列为市有财产。但艺术委员会运作费用并没有获得市政府的财政拨款,所有运作资金均来自于工程进度管理会、紧急救援局以及其他一些基金。1962年纽约市正式成立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Cultural Affairs),1964年文化事务办公室获得了第一笔纽约市政府拨给的财政预算100,020美元。1968年正式改名为纽约市文化局,所涉及的文化艺术领域从表演艺术拓展到文化机构、博物馆、图书馆、剧院、植物园、动物园等。纽约市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也始于20世纪70年代,纽约的城市发展战略调整为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包括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纽约文化局从其初创期就已确立的政府与民间协同联动的模式,决定了其文化战略和文化政策的制定必然会吸纳多方参与。纽约市文化战略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参与者共同参与完成:一是纽约市政府,主要是纽约市文化局为主导;二是介于政府机构和私人机构之间的公共组织,它们虽然也属于非政府组织(NGO),但其资金来源有的由国家提供经费,如艺术基金会,有的则来源于行业协会;三是私人基金会,它们在文化艺术活动、与文化有关的学术研究、人员交往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纽约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是文化政策研究机构,包括各类智囊团和高校的学术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纽约市文化战略和文化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纽约市的文化战略总体上体现了国家文化战略,即文化要成为政治、经济的灵魂,文化要促进纽约市民对纽约城市精神,以及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认同,让每一个纽约人都享有公平的文化权利、丰富的文化生活。纽约的文化政策有以下特点:

      1.坚持文化服务于民众的原则。要求受市政府资助的文化团体必须为纽约市民和游客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关注社区文化发展和居民文化权利,普遍均衡地提高各个层面的文化生活质量和各个社区的文化发展。

      2.坚持公私合作办文化的模式,政府将一部分文化设施和文化机构市有化,由非营利私企进行运营,服务于大众。通过对非营利机构实行免除财产税和消费税的政策,扶持和鼓励非营利文化机构的发展,使之不断壮大,并且形式多样,成为纽约文化发展的引擎。

      3.文化政策与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结合在一起。纽约是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中心,文化产品在实现文化战略目标时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纽约的文化政策与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的制定紧密相关、彼此呼应,文化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活力的源泉。

      4.将文化发展与教育发展紧密结合,关注文化人才的培植和创意理念的开拓,使纽约文化在创新性方面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

      纽约文化战略和政策的重点围绕整个城市在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予以调整。二十一世纪以来,纽约文化发展战略的三个新关注点分别是:

      1.绿色战略。更关注于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在一些新规划的文化项目中,比如在1992年“海滨计划”基础上设立的“视觉2020”项目,就特别提到了要恢复退化的天然海滨地区,保护湿地和沿海鸟类栖息地。

      2.创意战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驱动纽约经济整体发展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纽约城市文化政策也给予文化创意产业以更多的关注,在文化投入上也开始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

      3.人才战略。时任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其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世界都市的未来》一文中特别强调:在目前的城市竞争中,智力资本和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才吸引资本远比资本吸引人才更为有效,效果也更能持续;一个希望吸引创新者的城市,必须提供能够培育新理念、催生创新的肥沃土壤。

      由此可见,布隆伯格领衔的纽约市政府的文化理念与上一届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提出的“保存和发展艺术,文化是城市精神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产业部门”相比,更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突出位置,尤其强调了文化创新人才在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性,即文化战略的重点在于人才战略,人才的领先才是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

      二、文化投入与文化设施

      (一)文化投入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对公共文化的预算有所削减,但地方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对文化的投入却有所上升。根据纽约市政府公布的数据,纽约2007年至2009年间公共财政的文化投入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为8.97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14.8%,而2009年为10.9亿美元,在2008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1.6%。2009年纽约公共财政文化投入占全市财政支出的1.6%,比2007年增加33%。人均公共财政文化支出额从2007年的94.32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30美元。

      除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维护以外,文化投入的领域主要是文化遗产保护。纽约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从2007年的420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40万美元和2009年的460万美元,呈稳步上升趋势。

      在纽约市的文化投入中,纽约市文化局是主力。纽约市文化局是全美最大的地方文化资助机构,其主要使命就是保证为纽约5个区的非营利文化团体提供充足的公共资金,并致力于推动和倡导优质的艺术节目,使文化发展为纽约市的经济注入活力。纽约市文化局通常以三种方式资助纽约的文化团体和文化机构:一是资助那些为纽约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特定文化机构;二是对33所市有文化机构给予直接补贴;三是为指定文化机构的建设和翻新作资本投入。此外,文化局还提供经费资助中低收入社区或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小型文化项目;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提供咨询、材料和资源,以保证他们为城市的文化创意做出贡献。根据纽约市文化局公布的2012年预算,这方面的投入额为1.52亿美元,并且在随后四年内的投入预算为6.32亿美元。

      纽约市文化局设有文化发展基金(Cultural Development Fund)和文化机构组织(Cultural Institutions Group)。文化发展基金每年为纽约市非营利文化机构以及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提供资助,开设网上申报功能开放申请,并由文化界专家和官员进行审核。目前已资助了近1,000个非营利文化艺术团体。文化机构组织(CIG)的职责在于扶持私有文化机构,是一种公私结合的文化运作模式。该团体的33个文化机构所在地都是市有财产,包括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协会、剧院、音乐厅、表演艺术中心、植物园和动物园等,其中有闻名于世的大都会博物馆、布鲁克林音乐学院,还有社区文化机构如牙买加艺术中心、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斯坦顿岛植物园等。这33家市有文化机构每年从纽约市文化局获得大量资金用以支付日常维护、能源补贴、安全设施等运营费用。这些机构按照公有设施的模式运作,它们必须为纽约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纽约市文化局资助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资金的直接投入以外,还以文化材料的形式进行投入。文化局设有艺术材料处,该处成立于1978年,其职责是负责收集可再次使用的艺术资源的捐赠,免费提供给非营利文化团体、公立学校和社区使用。2008年艺术材料处共获得了1,334项捐赠,价值600万美元。全年共分发了5,345项艺术材料给艺术团体。

      在纽约市的财政预算中,教育与文化娱乐是分列的。纽约市的教育投入在2002年至2013年间的财政预算中增长了131%。2013年的教育预算为136亿美元。

      纽约市政府及其文化局并不是纽约市文化投入的唯一主体,事实上,私人基金会对文化的投入也不可小觑。纽约的私人基金会每年在文化艺术活动、与文化有关的学术研究、人员交往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前,在美国比较活跃的私人基金会总数超过62,000家,资金规模超过1,630亿美元(比丹麦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用于各种捐助活动的资金达到78亿美元。洛克菲勒、福特和斯达尔是长期资助文化项目的主要私人基金会,在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中,每4美元中就有3美元来自这三个基金会。从2009年纽约文化经费来源分布情况可知,文化机构的运营收益占文化机构运营经费的比重最高,为53.9%,其次是私人捐助和私人基金会的资助,为32%,政府资助的比重最小,只有14.1%(比2007年增长3.4%)。而在私人资助中,个人资助占16.8%,基金会占10%,企业占7%;在政府资助中,纽约市政府占5.7%,纽约州占1.8%,美国联邦政府占1.8%。

      全球性金融危机对2010年至2011年的文化投入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不少文化领域的财政预算明显削减。据纽约艺术联盟统计,纽约表演艺术机构的预算2010年减少50%,文化服务机构预算减少40%,视觉艺术机构的预算减少33%。

      (二)文化设施

      2007年以来,纽约完成了一批文化设施的扩建和改建,其中较有亮点的项目为:

      1.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的扩建。扩建完成后的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面积是原来面积的两倍,展品增加27,000件,还增加了儿童图书馆,无线上网的电子展览室,可容纳200位观众的剧院以及电脑中心等。

      2.哈雷姆舞台/安隆·戴维斯厅的扩建。哈雷姆舞台以上演世界级的新剧目而闻名于世,2006年与纽约市政府合作,将135街的标志性建筑——原供水设施——翻新改建为剧院、排练厅和化妆间,成为哈雷姆舞台20年来唯一新增加的演出场所。

      3.斯坦顿岛动物园的翻新和扩建。扩建工程包括展区、互动区、教室、大礼堂等。

      纽约市的文化设施一方面在稳步增加,但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其文化设施对于使用者来说仍然相应减少。比如2007年至2009年间,每十万人拥有的图书馆数从2.61降为2.59。另一方面,数字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媒体,对书店构成了极大挑战。2009年纽约有书店444家,比2007年减少了54家,且出现持续减少的趋势。

      三、文化活动与文化参与

      纽约的文化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国际或全美范围的大型文化活动,这类活动多以节庆的形式举办,另一类是由各个社区、各个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自行举办的丰富多彩的中小型文化活动。

      以2008年在纽约市举行的大型节庆活动为例。据纽约市官方网站统计,纽约市当年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65项,详见下表:

      

      从该庆列表可以看出,纽约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有以下特点:

      1.纽约市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有很多都冠以“国际”或“世界”的名称,表明纽约搭建了国际文化的交流平台,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团体前来进行交流和展示;

      2.纽约市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以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类艺术活动为主,表明了纽约在这几项艺术门类上的国际吸引力和世界领先性。其中影视类活动尤其占据突出地位,表明了纽约作为世界影视中心的地位;

      3.纽约市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有不少以世界其他民族冠名,比如波黑电影节、菲律宾电影节、韩国电影节、波兰电影节等,还有一些活动是世界各民族的庆祝日,比如巴西日、瑞典日、多米尼加日、波多黎各日等,充分彰显了纽约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多元文化融合的氛围,及其胸怀世界的气魄和风范;

      4.体现纽约博大胸怀的不仅在于其对不同族裔的兼容并蓄,还在于其对边缘性群体、弱势群体、前卫性艺术探索的宽容大度,纽约市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中有不少是为这些群体提供的交流平台,比如为业余爱好者举办的各类“地下电影节”,拉丁另类音乐大会、纽约国际边缘艺术节、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电影节等。

      据统计,纽约2007年全年音乐专场演出22,204场,剧院戏剧演出12,045场,放映影片609部。虽然纽约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影视活动的聚集地和影视交易中心,各类影视节也是纽约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但纽约的影片放映数自2007年以来却呈下降趋势。

      在文化参与方面,据纽约艺术联盟(Alliance for the Arts)对纽约市各类文化活动参与情况的统计,2005年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人数超过4,000万,其中参与百老汇戏剧活动的有1,160万,参与非营利文化团体活动的为2,560万,参与体育活动的为1,130万。而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人中,参加在曼哈顿举办的文化活动者为多数,达到61%。在参与非营利文化机构的文化活动中,视觉艺术类活动参与的人数最多,达到60%,随后依次为各类表演23%,占将近四分之一,公园、动、植物园为17%。

      据纽约艺术联盟近年的统计数据,2009年访问纽约的游客中有1,900万游客参与了纽约市的各类文化活动,占游客总数的42%。其中77%是国际游客,33%是美国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的游客。国际游客参观历史遗迹的占77%,一般观光的占67%,参观博物馆和画廊的占59%,参观文化遗产的42%,观赏音乐会和戏剧演出的占40%。国内游客观赏剧院演出的占46%,参观博物馆的占45%,参观地标性建筑、历史遗迹的占31%,参观画廊的20%,观赏舞蹈演出的10%。免费的公益性活动是纽约文化活动保持较高参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纽约艺术联盟的统计,在2009年参加各类活动的人群中,参加免费活动的人数是参加收费活动人数的将近一倍。

      据2010年纽约市长报告,纽约市2007-2009年参观博物馆和画廊的人数分别为1,847万,1909万和1,889万,总体呈上升趋势。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例,2009年总参观人数为270万,2010年为280万,2011年为311万。从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册数来看,在2007年至2009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2007年5,408万册,2008年5,924万册,2009年6,245万册,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对市民的吸引力并没有受到新型数字阅读媒体的影响。纽约市民平均每天使用视听媒体的时间也在逐年增加,从2007年的每天157.2分钟,到2008年的166.2分钟,2009年增至每天169.2分钟。但从纽约主要剧院的入场人数统计来看,2007年为1,227万人,2008年为1,215万人,2009年1,189万人,呈逐年下降趋势。

      四、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纽约市古迹保护委员会(The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成立于1965年,负责对纽约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进行鉴定、修缮和保护,维护和推进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强化市民的历史审美和城市历史文化自豪感,推进纽约市的旅游业,为纽约增添经济活力,使纽约的历史文化古迹被用于人们的教育、娱乐和福利。截止2012年3月27日,该委员会已经将107个历史街区、1,304个单体建筑、114个建筑的内部装修以及景区等共计27,000项列入了文化保护名单。下表为2009-2011年鉴定和命名的古迹数量:

      

      纽约市古迹保护委员会下设纽约古迹保护基金会(New York Landmarks Preservation Foundation),该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属于非营利组织,为文化古迹的保护和修缮、维护提供资助,还负责筹办面向大众的文化历史论坛和公共教育活动。除了纽约市政府下属的纽约市古迹保护委员会之外,纽约州政府下设的“公园、娱乐和历史办公室”(NYS Office of Parks,Recreation and Historic Preservation)也为纽约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此外,

      纽约还有很多非政府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基金。以圣马可古迹基金会(St.Mark's Historic Landmark Fund)为例。该基金会成立于1979年,下设“街区保护中心”(Neighborhood Preservation Center),该中心主要有三方面成员构成,分别为历史街区委员会(the Historic District Council)、格林威治村历史保护学会(the Greenwich Village Society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和圣马可历史古迹基金。

      纽约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有1处,即自由女神像;地方级文化保护项目1255处,包括被列为世界古迹基金会(WMF)资助保护的圣安和三一教堂、荷兰归正教堂、艾里斯岛、曼哈顿下城、圣戴维斯学校等。

      在纽约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必须提到世界古迹基金会(WMF)做出的贡献。该基金会是一个私立的、国际性的文化保护组织,1965年成立于纽约,目前已经帮助世界上90个国家保护了550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纽约本地被该基金会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迹项目有10处。

      五、文化产业

      纽约文化产业主要由出版业、艺术产业、广告业、旅游业和信息产业构成。这些产业的分类并不严格,彼此可能相互交叉包含,比如出版业中就包含信息业中的数字图书、软件等,旅游业中又包含艺术产业中的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等的门票收入和游客消费产值,广告业中的部分产值也可能包含在艺术产业的商业影视产值中。因此,下文中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以各自的统计标准为准。

      出版业是纽约的核心文化产业之一。据BookStats2011年的调查报告,纽约出版业于2010年创造产值279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5.6%。其中数字图书可谓异军突起,销售量骤增,2008年市场占有率仅0.6%,但2010年市场占有率增长为6.4%,2010年全年销售数字图书达1.14亿美元。

      艺术产业(Arts Industry)包括影视业、商业性剧院演出的收益、非营利文化场所的收益以及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消费带来的收益等,是纽约市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纽约市创造了可观的税收,总额达9.04亿美元(2009年)。根据纽约艺术联盟2007年的调查报告,纽约影视业年产值为66亿美元,商业性剧院演出为20亿美元,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等年产值为58亿美元,文化活动参与者带来的产值为54亿美元,画廊和拍卖行为14亿美元,共计212亿美元。其中商业性影视的产值占31%,是纽约市的支柱性文化产业,提供就业岗位43450个,税收2.61亿美元。据统计,在纽约拍摄的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自2001年至2012年呈迅速上升趋势。在纽约拍摄的电影数量自2001年的174部至2006年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峰值,为276部,而2006年以后则有所下滑,但依然保持在每年188部以上。下表为纽约市2010年拍摄影视数量、消费收益和从业人员情况的统计数据:

      

      纽约市每年的影视出口产值也颇为可观,且增长迅速,2007年为74.79亿美元,2009年达到119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58.7%。音乐唱片的销售在纽约文化产业产值中所占比例可与影视业匹敌,2007年全年产值为76亿美元。

      非营利性文化场所的产值也占了纽约艺术产业总产值的将近三分之一,虽然这部分收益仍然用作于这些文化场所的维持、维护等开销费用,但该收益成为非营利文化机构场所的主要经费来源,减轻了政府投入的负担。其中博物馆的收益占24%,音乐和歌剧演出占14%,电子媒体占12%。非营利文化机构和场所提供全职就业岗位近20,000个,兼职岗位近30,000个,合同制就业岗位近60,000个。以剧院票房收入为例。百老汇演出引领的纽约剧院演出业既是纽约城市文化的一大亮点,也是纽约艺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为纽约带来年20亿美元的收益以及6,600万美元的税收。2007-2009年,剧院票房收入从每年9.38亿美元增长到每年10.2亿美元,增幅8.7%。

      广告业也是纽约核心文化产业,2000年左右处于辉煌时期,之后受到“9.11”影响,呈明显下跌,但至2008年重又恢复巅峰状态,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略有下滑,但2010年和2011年又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涨幅为4.9%,2012年涨幅为5.2%。纽约广告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一直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

      旅游业一向是纽约的支柱性文化产业,2008年产值达到321亿美元,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略有回落,但产值仍然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逾280亿美元。下表为2003-2010年间纽约市旅游业的游客消费、薪金支出、就业岗位和支付税收情况一览表(单位:10亿美元):

      

      酒店入住率已成为很多城市考察城市旅游业情况的重要指标,2000-2011年纽约市酒店入住率的统计显示,自2005年以来,除了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外,其他年份纽约市的酒店入住率均保持在85%以上,这一入住率带来了纽约市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游客的直接消费是旅游业产值的重要来源,因此游客数量是另一个考察城市旅游业状况的重要指标,自2000年以来,纽约市的游客数量呈持续稳定上升趋势,2011年游客总数为5,050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39.5%。

      在网络游戏软件方面,2007年产值为9.56亿美元,2008年增长为11.44亿美元,涨幅20%,2009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略有回落,但仍比2007年多13%。

      从纽约文化产业的构成和产值情况来看,创造产值排前三位的是:旅游业产值最高,其次为出版业,再其次是影视出口和唱片销售。而从产值的增幅情况来看,增幅最快的是影视出口,其次是网游软件,这两个行业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文化产业,说明高科技是纽约市文化产业的核心驱动力。

      文化创新力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助推器。纽约市文化发展的骄人成绩,表明其创作界保持着活跃的创新氛围。从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来看,2007年为309,142人,2009年达到335,683人,增幅为8.6%。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增长表明纽约的创新力处于不断上升发展的轨道上。从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专利权的授予来看,2007年纽约州授予各项专利6,007项,2009年为6217项,增幅为3.5%,说明纽约州的专利申请和授予保持着活跃和上升的趋势。这些都表明,创新力在驱动城市文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  

国际大都市文化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对21世纪以来纽约城市文化发展的观察_纽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