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齐磊

(中江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对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依据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分类,其中应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并将其接受相应化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顺铂;培美曲塞;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69-02

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且患者经确诊时均已为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临床中常采取化疗进行治疗,以此改善其预后情况,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其中应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0例,如下: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0、10例;年龄平均值(55.49±8.32)岁,其中ⅢB期患者17例,IV期患者13例。

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2、8例;年龄平均值(53.91±7.97)岁,其中ⅢB期患者19例,IV期患者11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予以1250mg/m2的吉西他滨(d1)、75mg/m2(d1~3)的顺铂静脉滴注,一周期为21d.

观察组方法:予以500mg/m2的培美曲塞(d1)、5mg/m2的顺铂(d1~3)静脉滴注,一周期为21d。

2组患者均行2周期的治疗,观察其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相应化疗方案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

本研究依据WHO的相关标准对患者经化疗方案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判定,具体如下[2]:

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28d。

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30%,且持续时间>28d。

稳定(NC):病情未出现显著变化。

进展(PD):病灶扩大>20%甚至死亡。

总有效率为CR概率、PR概率的总和。

1.5 统计学处理

用(%)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经化疗方案干预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 20.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2组对比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3%,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经治疗的临床效果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其肺癌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肺癌于确诊时均已到晚期,已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故临床中常采取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非小细胞癌患者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3%,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通过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本文研究中,培美曲塞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可通过多靶点抑制,降低胸腺嘧啶核苷、嘌呤的合成,从而影响RNA、DNA的合成,顺铂为金属铂类,可对癌细胞DNA的复制过程进行抑制。不仅如此,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彭丽萍,张倞.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3,28(3):295-297.

[2]张智,沈健,庾庆丽.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11):1283-1284.

论文作者:齐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齐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