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刚
身份证号:642224198204080815
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居住的要求与日俱增。我国建筑行业在近些年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给排水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但是在现实设计施工中仍然存在施工质量不佳、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不同程度的问题,导致建筑给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应当加强对给排水施工问题的分析,进而优化施工管理,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整体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分析;改进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其成果在国际领域得到高度认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排水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改进措施。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概况
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不断加大使用水的需求量,而且也更加注重建筑设施中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随着我国加大给排水体系的完善力度,从而不断的创新建筑给排水设备技术,使建筑给排水效率与质量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给排水工程在实际实施中主要有三部分:①建筑工程准备阶段,为了保证给排水技术能够达到建筑所规定的要求,需要在建筑施工前预先对给排水技术加以规划布置;②进一步完善给排水系统,它是在规划设计给排水的基础上,不断在施工技术中加入改进的排水以及检测技术;③将给排水技术创新发展,为了使建筑给排水工程更加的专业,需要不断的健全施工每个阶段的管道及设备,完善施工技术,通过创新给排水技术,使其能够不断的发展,为给排水工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1)建筑单位重视度不高。建筑施工过程中,单位管理人员往往比较重视主体建筑物建造和监督,忽视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建筑给排水工程,导致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员监督指导,出现问题时只能凭技术人员一己之力解决,解决不善时出现主体建筑预留孔无预留的现象,给后期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资金浪费。(2)相关政府部门缺乏监管。排水工程是建筑内部结构的重点内容,需要监管部门在工作时引起重视,但是目前大多数政府监管部门比较关注外表和主体建筑质量,忽略了排水管道等细节工程。相应的,监管部门也缺乏相关人才,排水工程的监管无法正常进行,使得整体工程的相关质量问题都存在安全隐患。(3)排水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国外建筑工程相比,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施工技术人员大多是在实训过程中学习和积累经验,没有经过专业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也没有足够的职业素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追求建筑外表和视觉效果,没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忽视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给建筑工程整体带来安全隐患。(4)排水工程缺乏计划性。建筑给排水工程应当是一个预先做好详备计划的过程,包括在哪里预先留下孔洞,在哪里埋藏水管等。如果在该预留孔洞的地方没有留下孔洞,就势必需要开凿孔洞,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稳固性。不仅对建筑结构主体造成破坏,也是对后续修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改进措施
3.1加强施工前的图纸审查工作
施工图纸奠定了后期施工过程,为了避免后期设计变更、修改对给排水施工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应当加强做好施工前的图纸审查。①要对图纸中的尺寸、坐标、标高、坡度等进行复核审查,对施工中各个专业进行综合考虑,避免出现冲突。②对图纸中的系统图、平面图、大样图、设计说明等进行复核审查。③对给排水与电气、暖通等管道的布置是否合理进行复核,可以积极应用BIM先进技术,做好碰撞检测,避免后期施工出现冲突。
3.2采用BIM技术指导
施工传统的二维图纸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各专业管线的碰撞、交叉,同时,由于二维设计的离散型为不可预见性,给施工带来了更多未知,且会疏漏掉一些管线的碰撞问题,而利用BIM技术可以在管线综合平衡设计时,利用其碰撞检测的功能,将碰撞点及时地反馈给设计人员和业主,便于沟通、协调。采用三维可视化的BIM技术可以使工程完工后的效果在施工前就呈现出来,表达上直观清楚,展现各个专业的先后安装顺序、管道位置、管道标高、空间位置等。BIM模型都是按照真实尺寸建模,可以将深层次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采用BIM技术指导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3.3强化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监管协调工作
要想顺利的实施建筑给排水工程,保证能够统一安排工程各项环节,就一定要统一技术及管理人员工作,使两者间的工作互为依托,同步进行。另外,针对给排水管道这个环节和预留洞设置这个环节配合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大其重视力度。并且保证将给排水调试工作以及选择排水口位置做到位,在水表、阀门与地漏的安装时也要合理安排,从而整合同步施工进度与质量,避免施工中任何一项发生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技术及工作人员应该在预留埋设这个环节中保证套管与空洞协调一致,并且参照施工设计图来实施。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中,如果既要降低施工难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那么就要选择分区施工方法的应用,从而充分发挥高层建筑垂直空间的优点。
3.4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施工员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时十分关键的,因此加强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十分必要。现在互联网很发达,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购买网上课课程、开展培训班和讲座的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其次,对于整个单位和管理者们,都应该加强对排水工程的信息了解,施工前做好检查,准备齐全的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保证整个过程在时限内有条不紊地进行。
3.5加压水泵安装
消防水源提供消防用水,需要通过加压水泵保证消防用水的供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加压水泵的型号,保证一旦发生火灾水量和压力能够满足要求。在安装加压水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消防水箱和气压水罐。安装消防水泵前要测试消防水泵使用性能是否良好。在安装水泵线路过程中需要保证管线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建筑工程较为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包括吊顶,故吊顶安装消防管线过程中应当注意供电线缆的选择,保证其有良好防火性能,从而确保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管线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供电方面,消防水泵通常选择电压为24V,不得使用过高电压,避免使用过程中有水从消防栓中溢出。
3.6优化监管工作,避免管道渗漏现象发生
①为避免施工人员因为经验丰富而投机取巧,要不断优化施工管理监管工作,同时,监管人员要将施工每个环节的监管工作做到位,从而及时察觉工程中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想解决措施。②要定期的检查已经完成的管道,加强原材料的检验,从而避免管道发生渗漏情况,一经发现就要立即补救,保证后期安全使用。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也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当前在给排水施工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提升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楠.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述[J].四川水泥,2016(01):203.
[2]张硕.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6(19):263+270.
[3]崔新军.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6(07):276.
论文作者:马金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给排水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水泵论文; 过程中论文; 管道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