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输出假设”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_艾阳阳

“语言输出假设”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_艾阳阳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本文引出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的的理论,介绍了理论目前研究的最新现状,应用这一理论解释大学生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语言输出假设;思维;教学

一、引言

二语习得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以来,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其中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是影响较大的两大假设之一。

她指出语言输入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绝不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

学习者需要对所学的语言在输出过程中进行思考,使语言更地道,更容易被接受,才能实现从语义加工到句法加工的全过程。

在Swain的实验结果发现,学生在用外语交流时,只能通过几个简单的句子或单词,利用手势语和老师以及同学沟通交流,这表明语言输入只停留在理解的程度上,并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语言资源,尽可能发挥语言的能力。语言的输出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比起输入过程要复杂得多,需要用完整的、准确的、连贯的、恰当的语言才能传递说话者的思想,也就是语言协调性。在这一假设中,Swain认为语言输出的三个功能能促进二语习得,其中的注意功能使得学习者注意到自己语言系统的,并对语言的形式进行积极地有意识的分析,产生出质量更高的输出。可以说,这一功能对于学习者的大脑信息进行积极加工的必要条件。

二、语言输出理论的作用

Swain指出语言输出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促进作用。1、能引起学习者对于语言的问题的注意。外语学习者在语言输出时,能够意识到自己语言方面的不足,进而注意积累相关语言知识,补全跨文化方面的差异。2、具有元语言功能。当学习者输出目的语时,通过反思,这种输出就起着元语言的功能,能够内化这种语言知识。3、使得目的语自动化。当输出和输入的形式存在某些一致性和规律性时,语言应用的顺畅性就得以提高,从而使得目的语表达自动化。4、语言输出最终能获得相应的反馈。对语言问题的注意能够激活学习者潜能。

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思维的方式差异造成中国学习者重阅读,轻表达。

三、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1、汉语的表达重意合和英语的表达重形合。中国传统哲学家一直强调整体思维,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提炼,慢慢使得汉民族在思维整体运作上表现出了善于总结、提高挈领的思维优势。在阅读、交际等过程中,喜欢总结文章大意、段落大意,用几个词或一个句子表达读过的内容或交流过的话语。因此,在描述事情方面具有意合性、含蓄性和模糊性。表现在语法上就是不注重形式,强调语言的意义。在二语语言输出过程中,通过手势比划或者其他肢体语言表达意思,不注重话语的交际作用。而西方的语言在形式上讲究主谓宾齐全,两个句子之间关联词清晰。在二语语言输出过程中,大胆发言,不惧语言表达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汉语重形象思维和英语重分析思维。在写文章时,中国人重形象思维,为了让语言生动,使用比喻句,辞藻不惜浓墨重彩文章使文章华丽。具体在分析问题时,不直接对问题进行分析,而是采用曲线围绕的方式。而英美人士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喜欢直截了当,点明主题,层层分析,语言具有严密性,用词准确。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用动词,主动语态表达对事物的主观态度,而英美人士更倾向用名词、介词,被动语态等表达更加客观的态度。在学习二语时,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语言输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四、语言输出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培养逻辑思维、重视语言输出

在现有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很多高校把培养跨文化交际作为教学的目标。但是课程的选择和教学计划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语言输出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应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和计划,重视输入的内容,优化输出的策略。写作和口语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应该在教学大纲中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诗歌朗诵大赛、情景模拟训练、笔头翻译等学习项目能解决“高分低能、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的有效途径。

2.有的放矢的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外语学习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环境。而中国缺乏真实的交流环境,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输入,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能在输入过程中,设置规则,针对性输入目的语,用输入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输出,学生愿意说、乐意写,那么语言输出过程就变得不枯燥。在给学习者提供更多说、写的机会之前,教师有目的的输入要用到的词汇量、句法,跨文化交际的差异等注意事项,学生在输出过程中就会积极注意这些差异,善于应用新学到的词汇量和句法,学起来也会更主动。

3.重视学习者对项目的关注程度。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过程不是对输入的复制,而是对语言输出的部分传达和演绎。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必需投入学习者对项目的注意力。语言输出时,可以设计一些规则,使得项目可以得到学习者足够的关注度;或者可以设计一些让学习者兴趣较大的学习项目,如设计英语课堂内容、情景表演、话剧表演等。

也可以在阅读中布置任务,如总结段落,复述内容等都可以提高语言的输出技能。

总之,语言输出理论给了学习者以及学习引导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在二语语言输出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口语和阅读等方面的大量的训练,通过对比、分析、思考才能对大脑中的输入进行积极的加工。因此,学习引导者通过适当制定规则,改变传统的全盘输入的原则,引导学习者在输出的过程中,重视输出的质量,才能熟悉语言的奥妙。

参考文献

[1]贺学贵.语言输出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郑银芳.从建构主义角度看二语习得中输出的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3]卢仁顺.“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4)

[4]赵娟.“论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4)

论文作者:艾阳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语言输出假设”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_艾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