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的绿色机场建设论文_于勇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 北京 100101

摘要: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处于7年来最低水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民航主要运输指标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机场作为民航业的终端承载体,它的总容量也在不断扩容。机场工程通常体量较大,对噪音、净空、电磁环境、区域水质、水土保持、大气污染、动植物等自然环境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何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如何规划建设出安全、高效、能良好融合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机场,这一直是我们机场规划设计人员探索的方向,而“绿色机场”概念的诞生对此有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民航业当前发展的形式、绿色机场概念的由来、及北京新机场是如何开展绿色机场建设工作,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能给业内同仁带来些许启发。

关键词:机场;生态环境;绿色机场

1、我国民航业当前发展的形式

1.1快速增长

图1 2012-2016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

2016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0.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1%(见图1),其中,国际航线首次突破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9.3%。;完成货邮吞吐量1510.40万吨,比上年增长7.2%;完成起降架次923.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7.9%,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1.2机场建设提速

总体而言,我国民航业在全球民航业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为了有效承载,机场也需不断的扩容,中国民航十三个五年规划年初发布,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续建、新建机场项目74个,一大批机场建设提上了日程,机场的建设营运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17年上半年新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线达107条,同比提升了32.4%,民航业服务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成效显著。当北京新机场、青岛新机场、成都新机场等一批新建大型枢纽机场投产运营,中国民航将会迎来一次跳跃式的发展。

1.3大枢纽网络格局

表1 2012-2016年旅客吞吐量统计表

我国机场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大机场旅客吞吐量总和占总份额(颁证机场共218个)的半壁江山(见表1),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 49.6%。2016年的数据显示北京首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0.94亿人次,连续七年位居世界第二;上海浦东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44.0万吨,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三。这说明我国民航业市场资源非常集中,也说明这“十大”机场确实非常大。

所以在推广贯彻“绿色机场”时,这十大机场一定是重中之重,落实了十大机场,就相当于我国一半的民航旅客能感受到“机场的绿色”,这十大机场也会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有助于绿色机场的全面落地。

2、我国绿色机场概念的由来

全球科技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由此,坚持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普及。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97年的《京都议定书》再到15年的《巴黎协定》,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相继推出,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人类已经充分认识到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好的生态环境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的意识已经普存人心。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态系统的各种环境因素。机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从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两个层面去理解。自然生态环境就是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声、光、电、水、大气等要素;城市生态环境是指交通、市政配套、人口分布、城市历史底蕴等要素。机场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体量大、建设强度高,占用资源多,改造自然大,与城市接驳复杂,对环境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为将这些负面影响科学系统地降到最低,国务院、民航局从战略层面相继提出了打造绿色低碳航空、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要求。2007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结合昆明新机场建设,提出“建设绿色昆明新机场”的指导意见,“绿色机场”概念由此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机场等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相应的实践研究及理论体系也在不断涌现。

2015年由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和北京新机场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写的《绿色机场规划导则》(征求意见稿)由民航局发布,其对绿色机场有了更准确的说明:在机场系统的全寿命期中,以高效率的利用资源、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方式,建造合理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建设与保护、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机场体系,绿色机场内涵集中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人性化四个方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在机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3、北京新机场的绿色工作

笔者有幸就职于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并且参与北京新机场的规划建设工作,经查阅了一些资料,对北京新机场的规划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此简要梳理介绍一下北京新机场开展绿色机场建设的脉络和经验。特此说明科研基地绿色团队对北京新机场绿色机场建设做了大量的专业成体系的研究工作,对绿色机场建设工作的推进起到了重要支撑和指导作用。

北京新机场08年就开始了绿色机场选址研究工作,1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后,绿色机场相关工作全面展开。整体来说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绿色机场选址研究、2.绿色建设工作纲要、3.绿色建设框架体系、4.绿色建设指标体系、5.绿色建设实施指南、6.绿色专项设计任务书、7.绿色深化设计、采购与施工任务书、8.绿色深化设计、采购与施工实施方案、9.绿色建设验收方案与实施细则、10.绿色建设成果总结。这些工作将绿色建设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北京新机场建设的五个阶段,即前期阶段、设计阶段、采购与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行管理阶段。

3.1前期阶段

前期阶段完成绿色建设工作纲要、绿色建设框架体系、绿色建设指标体系这三项顶层设计的工作,即完成了绿色机场体系理论、实施步骤、实施重点以及指导绿色机场全局性工作的相关研究。

明确了北京新机场绿色建设的目标是: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 高效以及人性化服务”等绿色理念贯彻落实到机场规划、设计、建设、 运行等全生命周期中,将北京新机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水准的绿色新国门,践行“引领中国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的建设求;北京新机场五个定位:低碳机场先行者、绿色建筑实践者、高效运行引领者、人性化服务标杆机场、环境友好型示范机场;

确定了绿色机场建设的4个基本内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运行高效和人性化服务”及其12个主要方面。资源节约:(1)节地与土地资源利用(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环境友好:(5)室内外环境友好(6)环境适航;运行高效:(7)航空器运行高效(8)旅客流程运行高效(9)设施运行高效;人性化服务:(10)旅客人性化服务(11)员工人性化服务(12)机场用户人性化服务;

并建立了指标体系、分类、属性,作为设计绿色建设评价的依据与指导。

3.2设计阶段

在设计工作启动前, 完成绿色专项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并下发,设计单位按绿色专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开展相关工程绿色设计,并将相应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设计中,在设计单位提交设计图纸的同时,还须对各自设计特色和绿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形成绿色深化设计、采购与施工任务书,供各分项工程总包/分包和施工单位贯彻执行。

3.3采购与施工阶段

编制绿色施工指南,做好绿色理念宣贯;同时,按照设计单位关于绿色深化设计、采购与施工任务书的要求,采购和总包单位相应编制绿色深化设计、采购与施工实施方案,全面贯彻落实设计要求。

3.4竣工与验收阶段

编制绿色验收方案和实施细则,结合机场工程验收工作,全面收集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绿色数据与总结报告,可作为检验绿色理念在机场建设中贯彻程度的依据。

3.5运行管理阶段

按照机场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单位编制可持续发展手册,机场运行管理机构依据手册策略要求进行管理;结合运行管理实际需求,提前适时开展运行管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到机场运行管理中;同时,通过机场绿色建设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测,启动绿色成果总结与评估工作。自此北京新机场绿色机场建设流程完成。

笔者只是笼统的介绍了北京新机场在绿色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这些工作是如何贯彻落到各建设阶段的,并没有对各项工作一一展开介绍,而每项工作都有完善的科研基地报告支撑,所以北京新机场绿色建设工作的开展是科学的、系统的、有完善理论体系的,取得的经验是值得全国其他机场借鉴的。

4、结语

机场作为民用航空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发展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环境影响、资源消耗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全世界、全行业都在关注绿色机场的研究和建设。而我国正处于机场规划建设高峰期,此时正是绿色机场建设全面推广应用的重要时机,北京新机场的绿色建设就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案例,尤其对大型枢纽机场的规划建设有指导意义。最后希望业内同仁开展绿色机场建设工作时,能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入的层面来进行绿色的思考、谋划和实践,使我国机场建设走上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机场规划与设计 谈至明等

2.绿色机场:上海机场可持续发展探索 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

3.张建强,刘颖. 生态与生态环境[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2016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5.北京新机场绿色建设相关文件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科研基地

论文作者:于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当前形势下的绿色机场建设论文_于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