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65)
【摘要】 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关键词】布鲁菌;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146-02
1.临床表现
1.1 发热
热型以弛张型最为多见,波状型虽仅占5%~20%,但最具特征性,其发热增殖为2~3周,继以3~5天至2周无热期后热再起,如此循环起伏而呈波状型;多数患者仅有2~3个波,偶可多达10个以上。其他热型尚有不规则型、持续低热等。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
1.2 多汗
是布鲁菌病比较突出的症状,相比其他的热性病要显著得多。体温经常在深夜或者清晨急剧地降低,引起大汗淋漓。
1.3 肌肉和关节疼痛
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在疾病的急性期可能呈现游走性,疼痛表现为锥刺状,普通的止痛药无效。一部分患者关节红肿化脓以及局部肿胀,可形成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
1.4 乏力
患者大多表现乏力。
1.5 肝脾淋巴结肿大
主要出现于急性期的患者。
1.6 其他症状
男性患者可能合并睾丸炎,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卵巢炎;少数病人心、肾、神经系统受累。
2.实验室检验项目
2.1 常规检验
2.1.1血细胞分析:WBC可正常或偏低,LYM相对增多,有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患者RBC、PLT减少。
2.1.2红细胞沉降率:急性期血沉加快。
2.1.3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
2.2 免疫学试验
2.2.1血清凝集试验:试管法可用于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因为注射霍乱菌苗可呈阳性,应查双份血清,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提示近期感染。
2.2.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检测IgM和IgG敏感性相近。慢性患者抗体属IgG型,所以ELISA可同时诊断急、慢性病人。
2.2.3 2-巯基乙醇试验(2-ME):检测IgG用来鉴别自然感染和菌菌免疫。自然感染初为IgM型,1个月后以IgG型为主,此IgG对2-ME可耐受;菌菌免疫3个月内凝集素均以IgM为主,且可以被2-ME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补结试验:补结抗体也属于IgG型,病程第3周效价可≥1:16。阳性率和特异性高,但出现时间晚。
2.2.5抗人球蛋白试验:患者可产生一种不完全抗体,将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体复合物中,可出现可见反应。不完全抗体出现早消失晚,可以用来诊断急、慢性期患者。但操作复杂,一般用于凝集试验阴性的可疑患者,效价>1:80判为阳性。
2.2.6皮内试验:布鲁菌素皮试为一种延迟超敏反应,24~48小时观察结果。仅有局部红晕而无肿块者为阴性,局部红肿和硬快的直径达2~6cm者为阳性。皮试在病程6个月内的阳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几近100%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2.3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牛型布鲁菌初分离时需10%的二氧化碳。从尿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脓液等中也可分离出病菌,可将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需5%~10%CO2。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 最适生长温度为 35℃~ 37℃,最适pH为6.6~6.8。在血琼脂平板或肝浸液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h长出透明、无色、光滑型(S型)小菌落。血琼脂平板上无溶血现象。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无芽胞形成,光滑型菌株有荚膜。革兰染色经常着色不佳,吉姆染色呈紫色。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形成0.5mm,圆形,光滑,凸起,边缘整齐的菌落,麦康凯平板上不生长,镜下可见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呈细沙状。生化反应一般为:氧化酶,触酶实验阳性,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阿拉伯糖,木糖,明胶不液化,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均阴性,能分解尿素和产生H2S。根据产生H2S的多少和在含碱性染料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可鉴别三种布鲁菌,布鲁菌含有两种抗原物质:A抗原和M抗原。三种布鲁菌所含的A抗原与M抗原量在比例上不同。用A血清与M血清进行凝集试验对三种布鲁菌有鉴别作用。牛布鲁菌A:M=20:1;羊布鲁菌A:M=1;20;而猪布鲁菌A:M=2:1。
3.抗菌治疗
布鲁菌病的治疗原则为早期用药、联合用药、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复发和慢性化。利福平600~900mg/天加多四环素200mg/天,疗程6周,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方案。治疗中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3.1 急性期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多西环素合并利福平或链霉素;二线治疗方案:多西环素合并复方新诺明或妥布霉素;利福平合并氟喹诺酮类;难治性病例:加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
3.2 慢性期治疗
一般可用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四环素的疗程应延长至6周以上,链霉素4周为宜。脓性病灶手术引流。
3.3 特殊人群治疗
儿童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8岁以上儿童治疗药物选择同成年人,孕妇可使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妊娠12周内选用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复方新诺明治疗。
4.预后与防控
预后良好,患者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仅10%~15%病例的病程超过6个月转为慢性。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为2%~3%,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内膜炎、严重中枢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慢性患者可遗关节病变、肌腱挛缩等而使肢体活动受限。
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布鲁菌病分布广,危害大,应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控。
【参考文献】
[1]周静,张丽华,张丽等.东莞地区布鲁菌感染两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88-89.
论文作者:周明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布鲁论文; 患者论文; 抗原论文; 利福平论文; 阳性论文; 抗体论文; 阴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