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解析论文_孙建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解析论文_孙建

宿迁东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我国的建筑工程快速的发展,而且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尤其是在发现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可以有效的管控建筑工程造价,能够控制建筑成本,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要,所以,利用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帮助建筑工程精准的计算出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价格,对于建筑的整体造价也是十分的精准的。因此,要掌握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点以及方法,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十分的重要,对于建筑工程顺利施工也十分重要。本文对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

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更新发展,在建筑工程的各种环节都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整个工程的把握和调控,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方法能够很好地控制工程成本,已经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这就向建筑工程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充分了解利用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点和方式方法,在建筑工程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来实现建筑工程的新突破。

1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工程造价模式中的作用

1.1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管理模式,进行投标和招标的工程企业要遵循市场的游戏规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硬实力,策划出合理的报价方案。全部按照建筑市场的要求进行,也因此杜绝了部分不良商家的作假行为和恶意中标的不良情况。规范了投标招标行为,也优化了建筑市场内部的竞争环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招标、投标中的造价风险。

1.2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管理模式细化了清单中的单价,采取综合计价法,将整个工程量中涉及成本和利润的项目,融合到整体的造价管理中,预先拟定好内部的定额,让企业加强内部的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管理下的造价管理模式,明确了企业内部工程量的计划,即使在实际工程中使用新设备和新技术,也能够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来进行规划,使造价管理模式能够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促进企业内部竞争。

1.3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

在传统的定额式造价管理的模式中,包含着较高的风险性,所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复杂。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模式的应用,不但缓解了在造价管理上的压力,还规范了模式的应用,符合工程学中项目管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方所承担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模式还给工程造价设定了管理的目标,能够避开工程造价中的危险项目。

2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

2.1加强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计价造价控制的前提条件,起着决定性因素。它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后续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控制的最终成果,从最初的选址决定、档次定位到工程设备的选择都是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的重要内容,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因此首先需要在这些内容上进行初步管控:合理选址、准确定位、巧用设备,都能够从根源上节约成本,为后续控制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提供良好基础,能够有效预防因前期定位不准等问题引起后期超支现象发生。

2.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积极推行招标设计,选出最优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推行设计招标制,在市场竞争中,有利于挑选出最优的设计公司。二是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指,设计部门按照经批准的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投资估算,给出初步设计,初步设计被批准后,进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根据投资限额设计,同时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设计。进行限额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工程投资总额;②设计必须遵照相关国家规定标准;③建立健全限额设计奖惩责任制度,督促参与设计的每个成员肩负一定的成本风险责任,给与相应的奖惩考核。三是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价值工程的原理,指的是通过运用设计小组集体智慧,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或者说是正常使用功能)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即工程造价),满足最大的性价比。

2.3招标的合理进行

①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文件在工程造价过程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起着纲领性作用。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中的关键部分,充分涵盖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有项目的种类和数量。所以,在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过程中,造价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对工程量进行合理地计算,避免出现漏项的问题,导致在后期施工阶段出现工程造价纠纷,影响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②标底的编制审核。在招投标过程中,标底对于评价投标人的施工报价起到重要作用,标底要能够科学合理的计算建设全过程的造价,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成本价的核算。另外,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合同变更或者价格浮动等情况,标底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在标底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审核工作,确保标底设定的科学合理。③合理低价中标。在评标阶段,评标委员会应对各投标单位提交的投标报价进行详细审核,确保每一个项目的单价科学合理,及时发现不合理的投标报价,防止恶意低价竞标,最后在充分考虑市场单价的前提下,对项目整体报价进行分析,经过评选之后确定合理低价单位中标。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2.4.1合同管理

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以施工合同为主,施工合同对承包商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包括招投标、工程款拨付方式、索赔方式、材料、结算等内容都明确确定下来,是企业组织施工建设的法律依据,施工合同管理也就成为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工作。

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业务知识,做好施工合同的审查工作,同时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形成合同管理制度,明确权责,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要满足合同条款要求。签订合同之后,施工方需要认真行使合同会签制度,做好交底工作,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学习合同内容,明确甲、乙方在施工范围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2.4.2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建设工程施工需要在详细全面的施工图纸方案指导下进行,施工方需要根据自身机械设备配置、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人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标准,形成一套可行性强、灵活、科学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优秀的施工方案能够指导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建设质量、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控制工程成本。考虑到低价的投标策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密的施工组织,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

2.4.3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经济与法律关系复杂,在施工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工程变更,导致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和投标文件有所差别,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在现场管理中要重视设计方案变更,尽量避免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特别是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应该慎之又慎,避免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只关心施工不关心成本控制的问题,工程变更没有直接和业主沟通并办理委托手续,容易导致后期结算纠纷。

2.5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竣工结算中,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逐一分析,查找工程量清单中有无漏项问题。然后,施工企业需要对设计变更部分进行单价约定,并在结算时进行重新的审定。最后,施工企业在扣除业主独立采购材料资金之前,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核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企业的资金损失。

总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造价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其在工程造价防控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同时其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冰.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J].山西建筑.2016(07)

[2]昝文枭.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探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2)

[3]刘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

论文作者:孙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造价管控建议解析论文_孙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