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丽 赵守维
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及C-臂引导局部麻醉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伊春市第一医院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1例,分别采用CT引导及C-臂引导局部麻醉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进行对比,得到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
结果 A组68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48例治疗效果达优级,16例治疗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无无效病例,优良率94.1%。B组67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38例治疗效果达优级,21例治疗效果良好,10例效果较差,无无效病例,优良率82.1%。 结论 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非常安全、有效,与C-臂引导下微创手术比较,CT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更加精确、安全、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其中男性86例,女性49例,年龄23-72岁,病程20天-7年;C3-4突出者8例,C4-5突出者20例, C5-6突出者84例,C6-7突出者23例。随机分成A组CT引导局部麻醉下行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B组C-臂引导局部麻醉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分项比较统计学检验差别无显著性(P>0.05)。
表1 二组病例临床特点
以下情况列为手术禁忌证:后纵韧带钙化、椎管后缘骨质增生、重度黄韧带肥厚或椎间隙狭窄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应做心电图、胸部X线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血压及颈椎正侧位X片检查,必要时复查颈椎CT或MRI。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3mg。
1.2.2 手术器械北京北琪射频仪及配套的穿刺针、电极。
1.2.3 治疗方法
1.2.3.1靶点选择 术前应仔细阅读X线片及CT或MRI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定射频热凝靶点椎间盘,术中反复进行C-臂下及CT扫描确定穿刺至靶点(突出物)。
1.2.3.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C-臂或CT床上,肩下垫薄枕,以增大相应的椎间隙而便于穿刺。根据术前确定的治疗靶点及设计的穿刺途径在CT下确定皮肤穿刺点并作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选用22G/100mm/0.91mm/0.20mm/5mm的穿刺针,通过标记点,刺入靶点,并经C-臂或CT扫描证实穿刺针的位置与术前的设计靶点位置相符。打开射频机,严格操作规程,将与穿刺针相配套的电极针置入穿刺针内。此时,仪器显示阻抗在150-300欧姆之间,用高频1.0-2.0mA、低频2.0-3.0mA的电生理刺激,患者无剧烈疼痛及下肢肌肉收缩现象,表明毁损区域内无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存在。依次用60-70-80-90-940C行温度测试60s。在测试过程中,通常可以复制出原有的症状。应用940C治疗4个周期,每个周期60s。治疗完毕,退出穿刺针,局部覆盖无菌敷料。
1.2.4 术后处理 术后应卧床12h,以避免头晕、头痛等低颅压症状的出现,术前30分钟预防性静脉点滴抗生素1次,以预防感染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时观察并发症的出现并遵循其他的护理常规。
1.3 统计学分析
① 分类变量各组间显著性检验用多样本χ2检验。
② P<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主要以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判断标准。 优:大部分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正常,行走自如,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疼痛程度按VAS评分法分为恢复原工作和学习;良:症状明显减轻,颈部活动基本正常,可参加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按VAS评分法较术前下降60%-90%,恢复原工作和学习;差:症状较前稍有减轻,颈部活动范围较前略加大,椎间孔挤压试验较前略有改善,疼痛程度按VAS评分法较术前下降30%-50%,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症状、体征较前无变化。
2.2 治疗效果 A组68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48例治疗效果达优级,16例治疗效果良好,4例效果较差,无无效病例,优良率94.1%。有2例患者术后并发轻微头痛、头晕、吞咽时咽部不适等不适症状,经卧床休息及静脉补液后,症状均于2d内消失。B组67例患者经过该技术治疗后,其中38例治疗效果达优级,21例治疗效果良好,10例效果较差,无无效病例,优良率82.1%。有4例患者术后并发轻微头痛、头晕、吞咽时咽部不适等不适症状,经卧床休息及静脉补液后,症状均于2d内消失。术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术中观察血压较术前略有升高,术后1h内均恢复原有状态 。A组病例较B组病例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均0.025< P<0.05)。
表1 二组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例, %)
3 讨 论
射频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椎间盘微创治疗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的疼痛。它是利用射频电极在椎间盘内形成射频电场,工作端周围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该技术既确保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又能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达到对椎间盘周围组织神经根、动脉、脊髓等的减压目的,以消除和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可使局部温度在短时间内增高,从而改善局部循环,使因疼痛而引起的肌肉痉挛得以缓解和改善。射频产生60-940C的高热温度,使突出部位的髓核产生明显的物理体积收缩,病变部位的髓核回缩移位后,髓核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关系立即改变,压力传导即时消失,神经根受压引起的各类症状得以立即改善;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锥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
CT引导使定位、穿刺更加精确,尤其对在肩胛骨阻挡下下段颈椎间盘的进针较C-臂引导下更加顺利,CT引导下的横断面成像还可使探针准确到达突出位置,并且可实时调整,使穿刺针精确进入靶点。(见图)使疗效明显提高。CT引导下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治疗过程中温度、时间、范围的可控性强,误差小,可以有效避免神经根的热损伤,使治疗的风险大为降低。射频用的穿刺针较细,直径0.71mm,穿刺造成的损伤小,且穿刺通道损伤小、无渗出,术中、术后无疼痛。本组只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颅压症状。局部温度高(60-940C)可有效减轻出血,小创伤和高温度使感染的发生率低。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的注意事项:操作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前应有充分的准备,仔细阅读影像学资料,必须注意靶点和穿刺点的准确选择,避免误穿和疗效差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严格各种测试,避免神经损伤。禁忌证:根据临床观察、对合并有后纵韧带钙化、椎管后缘骨质增生、重度黄韧带肥厚或椎间隙狭窄者应列为手术禁忌证。
综上所述,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非常安全、有效,与C-臂引导下微创手术比较,CT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对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更加精确、安全、有效。对该技术的疗效评估无论是从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征变化还是影像学的对照资料,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2]HouptJC,ConnerES,McfarlandEW.Experimenttal study of temperaturedistributionsandthermaltransportduringradiofre2quencycurrent therapyoftheintervertebraldisc[J].Pine,1996,21:180821812.
[3]谢-田,刘秀英,李祥俊.射频消融术[J].山东医药,2005,45(5):63264.
[4]卢振和,高宠荣.射频技书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2):1052110.
论文作者:郑秀丽,赵守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射频论文; 症状论文; 颈椎论文; 患者论文; 术前论文; 病例论文; 局部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