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须避免三种变化_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必须避免三种变化_心理健康论文

教子切忌三种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教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子女能成人成才呢?但这需要有一个艰辛的养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三种变化。

学习层次少年化

神童少年大学生,实属凤毛麟角。有的县市旷古未闻,即使教育事业发达的地区,几年才会出现一两个。有关专家认为神童最多不会超过儿童的千分之三。可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神童。一些幼儿家长硬把事物的特殊性当成普遍性,总以为自己的孩子智力出众,刚入幼儿园就想进大班,进了大班不久又想上一年级。他们还错误认为:孩子学习层次高比低好。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这是基本的教育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教学才能成功。孩子明明一步只能登一阶,你却要他登两阶、三阶,累得气喘吁吁,不把学习当成苦差才怪呢!如此,又怎能养成学习的主动性呢?这样教育出的孩子,成绩也许暂时领先于别的孩子。然而,说这是掠夺性智力开发一点也不为过。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非常重视国民的素质教育。但人家教育有方,总理吴作栋甚至“劝父母不要逼孩子学习”。我国“八五”重点研究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在对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北京、上海、天津几个大城市学龄前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比率则高达50%以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固然很多,但专家学者们排在第一位的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学习层次少年化还表现在让孩子学这学那。琴、棋、书、画,绝不是人人都可以精通的,琴师、棋圣、书法家和画家毕竟寥若晨星。孩子如果没有悟性和兴趣,那就不要强其所难。逼着孩子去学,同把孩子从小班硬拉到大班有什么两样?顺其自然,孩子有怎样的接受能力就应该教以怎样层次的东西;拔苗助长,其结局必然事与愿违。

社会生活青年化

现代家庭中,幼儿父母大多为30岁左右的青年,不少人不懂或不很懂自己的某些行为应对孩子回避,也不了解自己做的某些事情孩子不应该效法。所以,不少孩子就青年化起来了:父母看什么电视,幼儿也跟着看什么电视。打、杀、骗、抢的镜头直入眼帘,孩子将来的性格会不会沾上残暴怪戾、阴险狡诈的污点呢?

在家里玩牌、打麻将、掷骰子,赢了的还给孩子以喜钱。孩子直观赌赙,已受“益”非浅,再尝到甜头,那么,赌搏的“远大理想”恐怕就此树立起来了。

让孩子尝酒取乐。嗜酒如命的人,幼年差不多都有过“酒史”。幼儿喝酒,其危害立竿见影。报载: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仁和乡棣村张×两岁时就开始尝酒,并能喝少量啤酒,因而酒瘾日增,于1996年2月13 日中午,年满6岁的张×竟在家中偷酒自斟自酌醉归西天。

化妆。幼儿天真无邪,一张稚嫩的脸是美的参照物,可是,就有些父母偏要画蛇添足,何苦呢?玩物丧志,“玩”化妆也丧志。假如将这嗜好带到学校去,难道不会分散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还有一些孩子模仿影视内容拉帮结伙,出现早恋趋势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青年化内容。

物质享受老年化

俗话说:“要得小儿安,带着三分饥与寒”,这是古今名言,然而,不少年轻的父母将其忘得一干二净,生怕幼儿吃得不好,穿得不暖,劳得过份,当成老人甚至皇帝对待。给孩子吃过精过细食品,以至缺乏纤维素,引起便秘、痔疮等多种疾病。

给幼儿吃过多的滋补品,如蜂乳、鸡胚、花粉、人参蜂皇浆、胎盘营养液等滋补品,服用之初,孩子食欲加大,身高增长加快。然而伴随而起的便是性早熟。如果不停止进补,不但性早熟问题继续恶化,身高增速还会减慢,慢到大大低于吃滋补品的幼儿,使孩子成为侏儒。原因很简单。骨骼的增长,主要依靠长骨两端的骨骼软骨细胞分裂增殖,滋补品使其分裂增殖的同时,还具有使其与骨干提前融合的作用。一旦融合,骨骼软骨细胞便不再分裂增殖。这就是说,孩子的身高增长期本来是二十年左右,可是,如果乱进补,就会缩短十几年或者几年了!

车子接送。走路,对用脑的人是最好的生理活动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使输血量增加,还能在一定程序上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小孩子对什么都感到新鲜,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绝对数和相对数是成人所无法相比的。所以,他们也是脑力劳动者。用车子接送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标签:;  

教师必须避免三种变化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