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码头小学 224000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目前在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已成为任课教师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融洽师生关系,做好英语学习的热身运动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长期处于紧张或被动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恐怕是无法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而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的。英语学习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共同活动的合作式学习关系,如果要取得真正的成功,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轻松的、令人愉快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友好的、善解人意的态度,能使双方的教与学都达到最佳状态。
二、设计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敏感度。要提高对英文的敏感度首先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入手,做个善于观察的人。比如说,在你去上学的路上,你会看见很多事物,这时你可以想一想英语中是怎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超市(Supermarket)、广场(Square)等。或者留意一下路边的一些缩写,如:ABC农业银行(Th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OTC非处方药(Over The Count)等。有时可以将车上陌生人之间的对话,试着翻译为英文。还可以把自己用中文说的话试着以英语的思维表达出来。当然,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把那些不经意看到或听到的单词、经典的句子及时地记下,以备日后复习并掌握。同时还要养成勤查词典的好习惯,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你不懂的词。这样,学生再碰到相关物件,自然而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代表这一物件的词汇,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自己的英语学习。
2.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是能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的好办法,此方法尤其适合于高年级等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学生。例如在学习“对待老人的态度”一文中,书中列举了中、美两国的学生,当遇到身背重包的老年人时所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这时,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首先,预习并理解这两国人的不同表现;其次,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自由结合)进行讨论,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再次,小组成员以情景剧的形式把这两种表现给表演出来。教师可以以提纲挈领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当然大部分还是由学生自己体会):
美国学生:看了看老妇人→耸了耸肩→继续走。
中国学生:看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帮助拿包→陪老妇人一起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首次接触这一教学方法的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经过了几分钟的准备后,几位同学走上讲台,以丰富的肢体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征服了全体同学,同学们纷纷报以热烈的鼓励的掌声;而这几位表演的同学,在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和鼓舞后,主动表示更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演绎。面对他们的热情,我准许了,而后,他们更为娴熟地表演了一翻,其中一位同学的滑稽表情更使大家笑翻了天,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热闹活泼的氛围。学生回到座位上后,我趁热打铁,询问了他们出现这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已然预习过课文的同学立刻报出了答案:由于中美两国人的价值观不同(中国人尊敬老人,所以帮老妇人拿包;而美国人更为重视的是老人的自尊心,因为美国老人不愿被别人看作年老体弱)。最后,教师归纳总结:不管在哪个国家,尊敬老人都是备受推崇的观念。由此,在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素质教育,符合了当今教育界中行为导向的教育要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一节课,不仅让学生接受了英语基础的教育,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合作精神,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具有一箭多雕的效果。
三、拓宽英语学习途径,为深造学习打好基础
自古时起,古人就知道决不能“坐井观天”,要想学好英语,仅凭课堂学习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传授能学好英语的其他方法,鼓励学生多看多听,探索其他渠道,拓宽自己的视野,不做“井底之蛙”。
1.以英语教学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创造一个说英语、用英语的语境,师生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尽量用英语进行,如热身运动、新课讲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都以英语进行,充分利用课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把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去,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阵地,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驾驭英语的能力和习惯。
2.利用多种媒介形式扩大英语学习范围。要想真正学好英语,没有任何捷径,窍门永远是勤学多背,其他任何方法都是围绕这个窍门来进行的。
(1)课堂教学可采取放原声英语电影的形式。如放映当前的热门电影或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在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力,创造了一种英语学习环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融入到英语语境中,会感到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很费力的事。
(2)除了看英语教科书以及工具书外,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其他英语学习方面的报刊与杂志。比如《China Daily》,《疯狂英语》等。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机会,因为几乎每一个人的学习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准确”到“准确”、再到“流利”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学习语言总是从一字、一句开始,从呀呀学语到流利自如,总是要经历一段艰苦异常的学习过程。
所以,英语要多说、多表达,多听,多练笔,久而久之,就会积累一定的英语基础,从而为进一步的深造学习打好基础。在做好这些方面的同时有条件的话,还应多与外教或英语较流利的外国人交流,这对英语水平的提升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论文作者:刘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英语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这一论文; 态度论文; 老人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