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王瑜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回顾分析小儿流行感冒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并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流行感冒;护理干预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并且传播速度很快。根据临床上对流感的研究,其主要通过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传播。流感病毒是一种不耐热的病毒,通过高温加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其杀灭,并且其对常用消毒剂十分敏感[1]。由于儿童的身体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其在接触到流感病毒的时候很容易发病。本研究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患儿的月龄在3~28个月,平均月龄(14.951.62)个月。试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26例,患儿的月龄在4~27个月,平均月龄(15.081.54)个月,两组患儿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主要是配合医生完成对患儿的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情观察

在患儿入院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且对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和分析,观察患儿的体重变化情况,并对患儿痰液的颜色和性状进行观察,做好定期的记录和分析。根据患儿的各项指标和症状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患儿送至加护病房或普通病房。

1.2.2隔离和饮食护理

在患儿确诊为流行性感冒后要及时将其隔离起来,其中主要是将其安排在与其它病房无接触的病房内,并且要对患儿的病房进行定期消毒和杀菌处理,保证其病房内的光线充足,每日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同时,要对患儿的饮食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其中主要是为患儿准备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每日为患儿补充足够的水分。在患儿出现严重腹泻和呕吐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静脉滴注营养液的方式为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患儿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1.2.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因此在其入院后需要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为患儿家属详细介绍流行性感冒的相关病理知识,并为其详细介绍治疗方案,让家长了解预期效果,从而让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为家长介绍流行性感冒的护理知识,让其了解到在患儿出汗、呕吐、腹泻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同时,要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其中主要是在患儿服药或打针时对其进行安慰,并采取讲故事、看电视和玩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从而让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并对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量表完成,分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小儿流行性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患儿一般在感染流感病毒后1~7d内发病。根据临床上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研究,根据小儿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不同可将其分为单纯型流感、肺炎型流感、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和特殊人群流感[2]。患儿在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明显的高热、全身疼痛、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在患儿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很容易导致其出现死亡[3]。

目前,临床上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主要是以一般对症治疗为基础,然后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对症治疗主要是让患儿保持卧床休息,并且在发病后多饮水,给予患儿维生素和足够的营养支持,并在进食后使用温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定时为患儿清理口鼻内的异物,并在全身症状明显时给予患儿抗感染治疗[4]。在患儿发病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时,要坚持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并重以及药物治疗与预防隔离并重的基本原则。在对小儿流行性感冒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其治疗依从性相对较低,因此还必须要给予其适当的护理服务[5]。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方式,其在小儿流行性感冒的应用中主要是针对患儿的具体症状,予以其相应的护理服务。其中主要是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对患儿进行隔离,然后通过饮食护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让患儿的治疗顺利完成。

本研究对小儿流行性感冒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儿流行性感冒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双,耿跃. 小儿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护理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3:200.

[2]余咏梅.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体会[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04:159+165.

[3]赵红. 为88例流行性感冒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26.

[4]李政玫.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5:160-161.

[5]直艳花. 儿童感冒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与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239-240.

论文作者:王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干预体会论文_王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