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肉鸡育种与管理要点_肉鸡论文

商品肉鸡育种与管理要点_肉鸡论文

商品肉鸡饲养管理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肉鸡论文,要点论文,饲养管理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进雏前15天

1.清理鸡舍。先用百毒杀消毒剂将整个鸡舍喷雾消毒,再将设备用具搬出清洗、消毒,彻底清除舍内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

2.打扫鸡舍周围环境。做到鸡舍周围无鸡粪、羽毛、垃圾,粪便应送到离鸡舍200米外的地方堆积发酵作肥料。

3.对清理好的鸡舍消毒。地面和周围环境用2%的火碱消毒,顶棚和四壁用抗毒威消毒剂喷雾消毒,在整个场区及场外道路撒生石灰。

4.将洗刷消毒后的干净用具和设备搬进鸡舍,检修门窗、通风、照明及供热设备等。

二、进雏前7天

1.用抗毒威消毒剂再次消毒,从上到下对整个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喷雾消毒,地面和环境用2%火碱消毒。

2.查漏补缺。检查门窗、通风口及顶棚,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

三、进雏前5天

1.熏蒸消毒。可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甲醛和14克高锰酸钾,并在鸡舍每隔10米放一个熏蒸容器,从最里面的熏蒸容器向外依次放起,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倒入甲醛;烟熏消毒一定要注意安全,出门后立即将门窗封严),密封48小时。

2.通风换气。熏蒸消毒48小时后,打开鸡舍门窗通风。

3.鸡舍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液一般2天换一次,以保持有效杀菌浓度。

四、进雏前3天

落实好进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设施、饲料、药品、取暖用煤等。

五、进雏前1~2天

预热、升温,检查炉子是否好烧,鸡舍各处受热是否均匀,有无漏烟、倒烟现象,临进鸡前1天,温度应达到要求(35℃~38℃),铺好垫料,准备好雏鸡料、药品、疫苗等。

六、雏鸡1~4日龄

1.饮水。进入育雏舍后,要先让雏鸡饮18℃~20℃的温开水,水中放入水溶性的多种维生素。对于运输较远或存放时间较长的雏鸡,进舍后应适当控制饮水量,防止暴饮伤亡。2~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抗菌素(诺氟沙星或氟本尼考或喹诺酮类药物)和电解多维,让其自由饮用,有以下作用:减少抓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预防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白痢、慢呼、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提高鸡的健康状况,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明显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2.温度。1日龄温度稳定在36℃~37℃,温度过低不利于卵黄吸收,以后每一天温度降0.5℃~1℃;湿度保持在65%~70%,一般可在火上加水壶蒸发或地面洒水蒸发来增加湿度。坚决避免高温低湿现象,以免造成鸡只脱水。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3.开食。雏鸡饮水2~4小时后,有1/3的雏鸡有啄食表现时开始喂料,将饲料撒在料盘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左右喂料一次,4日龄以后,每3小时喂料一次。

4.光照。前2天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一只40瓦灯泡,自第三天起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夜里12点开始闭灯1小时。

5.精心管理。仔细挑出残弱鸡,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肚皮有隆起、发黑的鸡只应淘汰,挑出因喝水粘湿羽毛的鸡只,放置在温度较高干燥处;仔细观察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于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鸡群远离火源,在墙根处聚集,说明温度太高,应适当降温。严防高温低湿,易导致雏鸡脱水;随时清除开食盘中的脏物,做好每日记录,如死淘数,喂料量等。

七、雏鸡5~6日龄

1.在5日龄时,舍温调到35℃,6日龄时34℃。

2.每日喂料8次。白天5次,晚上3次,在3周龄前每喂一次料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以防发生猝死。

3.更换或增加垫料,更换门口消毒池内的消毒液。

4.通风换气。每1~2小时打开门窗30秒至1分钟,使舍内完全换成新鲜空气后关上门窗。

5.饮水中加入免疫增效剂或水溶性多维,激活免疫细胞,增强7日龄的疫苗免疫效果,减小免疫应激反应。

八、雏鸡7日龄

1.温度控制在33℃,湿度60%~65%,全天23小时光照。

2.疫苗接种。用新支二联苗点眼、滴鼻并且同时肌肉注射新城疫油苗。注意事项:配制疫苗的水中不能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最好采用生理盐水或深井水稀释疫苗;配好的疫苗不能受太阳光照;滴鼻用品不能用消毒剂消毒,应提前用高温消毒好备用;抓鸡时要轻拿轻放,使疫苗完全吸入鼻孔和眼内才放鸡;疫苗接种前后各两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有无疫苗反应,如反应严重应立即采取措施。

九、雏鸡8~14日龄

1.在8日龄温度控制在32℃,以后每天降0.5℃,湿度65%~60%,光照23小时。

2.疫苗接种。12日龄用法氏囊冻干苗饮水免疫。免疫前可控水2小时,免疫时把疫苗分成两等份分两次免疫,可确保所有鸡只都能免疫上,同时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4,5)二联苗。免疫后注意观察鸡群有无疫苗反应、呼吸道症状,如有应及时加入药物预防。

3.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应及时扩群,及时称重并做好记录。

4.将饮水换成深井水或自来水。

十、雏鸡15~19日龄

1.在15日龄温度控制在28℃,以后每天降0.5℃,湿度保持60%~65%,光照23小时。

2.此阶段极易发生呼吸道病及肠炎,因此用药很关键,饮水中加入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来预防疫苗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及其他肠道疾病等。

3.从15日龄开始改变喂料次数直至淘汰,白天喂料4次,夜间喂料2次。17日龄将准备的中鸡料1/5与雏鸡料4/5混合后饲喂,以后每天增加中鸡料1/5至完全换成中鸡料,通过逐渐过渡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换料给鸡只带来的应激。

4.免疫接种。17日龄用新城疫Ⅳ-H52疫苗3倍量饮水,加强免疫,免疫时应注意:根据季节掌握控水时间1~3小时;配制疫苗时,水中应加入多维或电解多维;免疫用水不得含有任何消毒剂。

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清理粪便,更换或增加垫料。加强通风降以低舍内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20日龄后再用百毒杀消毒液带鸡喷雾消毒,并对鸡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用威力碘消毒剂消毒,每隔1~2天一次。

十一、中雏21~25日龄

1.在21日龄温度控制在25℃,以后每天降0.5℃,湿度60%~65%,光照应调整为22小时。

2.饮水中添加球立克预防球虫病的发生,料中拌入快克、速克等预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肠杆菌性肠炎。并随时观察鸡群采食量,精神状况及粪便有无异常现象。如有个别不食,精神不振,肛门上黏绿色、白色粪便等现象时应把病鸡及时挑放入隔离栏,单独治疗。

3.从21日龄开始全部转换成中鸡料,每天喂料6次,做好每日喂料量、死淘数等记录。

4.鸡只称重,分析其生长现状,如有80%以上的鸡只超重,应适当减料,反之则增加。

5.鸡舍内用速效碘消毒剂带鸡喷雾、舍外用20%火碱喷雾消毒。25日龄后饮水中不能对消毒剂也不能带鸡消毒,以免影响28日龄的免疫。

6.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十二、中雏27~34日龄

1.温度控制在22℃,湿度60%~65%,光照时间22小时。

2.在28日龄用法氏囊冻干苗饮水免疫。

3.加强通风换气,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以通风为主。

4.此阶段是大肠杆菌病的易发阶段,又因刚饮完疫苗极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注意选用敏感药物预防。

5.在29日龄开始不再控制鸡的采食量,鸡能吃多少就给多少,并且经常敲打盆唤起鸡只食欲,使鸡多吃料,迅速促进其生长和育肥。定期称重,记录平均体重,对照分析管理水平。

十三、中雏35~39日龄

1.保持温度在20℃~21℃,湿度60%~65%,光照22小时。

2.此阶段依旧是病毒性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高发阶段,可在饮水中加入抗病毒西药、料中加入抗病毒中药预防,同时在饮水中加入头孢类药物来预防继发大肠杆菌等肠道疾病,可取的很好的效果。

3.在39日龄逐渐换大鸡料,使鸡群慢慢适应,喂料应满足其要求,能吃多少就给多少。

4.注意温差,控制舍温,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降低异味。

5.及时更换垫料,加强地面卫生管理。

6.定期称重,分析管理水平。

十四、大鸡40~49日龄

1.温度20℃~21℃,湿度60%~65%,光照22小时。

2.饲料中加入黄芪、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等中药提高机体抗病力,以预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肠杆菌病等。

3.在42日龄开始中鸡料转成大鸡料,让鸡只自由采食,使鸡快速生长。称重,记录平均体重,对照分析。

4.从43日龄开始,如果鸡群状况良好,可停用一切药物,停药3天后可在饲料中加入加酶益生素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生长发育直到出栏。

5.鸡舍内每2天带鸡喷雾消毒一次,进行停药后的强化消毒。

十五、大鸡50日龄至出栏

1.出栏前一周严禁使用任何药物。

2.以保持舍内良好环境为工作重心,加强消毒管理。

3.联系买家,准备出栏。

4.出栏时抓鸡方法要正确,动作要轻抓轻放,尽量减少人为的鸡只伤亡。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商品肉鸡育种与管理要点_肉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