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论文_郑海峰

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论文_郑海峰

(四川蜀能电力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具有敷设难度大、工艺复杂和专业性强等特点,对质量要求与工艺要求极高。因此在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过程中,要想做好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工作人员必须恪守职责,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文章主要研究了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变电站;高压电缆;质量控制

引言

高压电缆作为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关键,是变电站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10~35kV的电力传输。从整个变电站运行的情况来看,相当于变电站的主干道,其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采用何种有效措施与方法,建立完善质量管理方案,做好对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整个系统运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的质量要求

电力系统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变电站能让电压上升转变成高压电,一旦电压输送到附近时,再根据用电用户具体的需求量,降低电压,确保系统供电能满足用电用户的需要,从而完成整个系统输送电能的过程。而高压电缆作为变电站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行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到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作用是连接变电站的变压器、站用外来电源和配电引出线,确保线路供电到用电用户用电的正常稳定。通常在建设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过程中,从质量标准、高压电缆型号选择、高压电缆承载流量和高压电缆头的工艺制作等方面要求都有严格规定。具体体现为在选用10~35kV输电线路高压电缆的型号时,需按照变电站的各个连接处的电压电流量,选择相应的电缆,从而确保高压电缆能承载电流的流量。据相关数据显示,变电站高压电缆的故障问题,85%都是由电缆线头引起的。因此在实际变电站高压电缆的施工过程中,对电缆头安装的质量要求极高。在高压电缆之间的连接位置,必须确保无毛刺、尖锐棱角,并将高压电缆接口设计成喇叭状。此外,在施工时如果需要弯制电缆管,需要仔细检查弯曲部分是否有裂缝与明显凹陷,并控制弯曲程度,确保小于电管外径的10%。对于电缆管的绝缘措施,还需按照规定要求落实到位,提高高压电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电缆敷设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土建完工、电缆沟和桥架已具备工作条件后,即可进行电缆的敷设。采用机械牵引电缆敷设的方法,可保证施工质量,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电缆敷设方式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按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来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电缆沟敷设、隧道敷设等。敷设电缆时应留有备用长度,敷设电缆时,一般应留有足够的备用长度,以补偿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和供事故检查时备用。例如,在电缆从垂直面过渡到水平面的转弯处、电缆管出入口、电缆井内、伸缩缝附近、电缆头安装地点和电缆接头处、引入隧道和建筑物等处,均应留有适当的备用长度。

2.1电缆沟

电缆一般均放在支架上,不作刚性固定,因电缆的热伸缩较大,在斜面敷设时易出现滑落现象;在电缆的弯曲处易出现严重位移;电缆随着电缆温度的不断变化,还会反复出现弯曲变形,使电缆金属护套产生疲劳应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在电缆沟处可作扰性固定,在电缆接头的两侧需作刚性固定,以保护电缆接头的安全。

2.2直埋

电缆直接埋设在地下,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施,由于施工较简单、经济,而泥土散热性也较好,对变电站美化也有利,因而被广泛应用。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直埋敷设时,电缆因受到周边土壤的限制,整根电缆无法产生位移,于是线芯将在热机械力的作用下在线路的两个末端产生很大的推力,引起末端位移,从而对电缆附件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直埋敷设的电缆在临近终端处,如变电站电缆层内,可作蛇形敷设,以吸收变形,减小末端推力:在支架处应作刚性固定,以防止终端因电缆位移而损坏。

3电缆保护管的制作工艺及质量控制

电缆管的加工符合下列要求: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管口宜做成喇叭。电缆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曲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沥青漆,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上防腐漆及银粉漆。电缆保护管成排敷设时应排列整齐、美观大方。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4电缆头制作的质量控制

在电缆敷设工程中,电缆头的制作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电缆头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及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据资料统计,电缆事故85%的故障点是由电缆头引起,严重影响配电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电缆头制作的基本要求: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应力管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其使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

4.1热缩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由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混后物组成。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应力管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主要优点是轻便、安装容易、性能尚好,价格便宜。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这一技术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应力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4.2冷缩式附件

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与热缩式附件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安装更为方便,只需在正确位置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在机械强度方面更好,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外径2mm就能满足要求。因此,冷缩式附件施工安装比较方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站高压电缆施工过程中,对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关系到整个系统日后投入使用的质量与安全性。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把电缆保护管制作、电缆接地、安装附件电缆以及电缆敷设等质量关,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水平,保证变电站高压电缆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清勇.变电站设备安装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通讯世界,2014(15):58-59.

[2]沈潮涌.变电站110kV/220kV站内电缆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纵横,2016(10):153-154.

[3]于张.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6051-6051.

论文作者:郑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变电站高压电缆的质量控制论文_郑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