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展开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在基础常规康复治疗上,结合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并对脑卒中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科学依据为临床提供更大康复治疗的手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的住院患者240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情况下都有好转,对照组的患者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提高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指数评分不仅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而且治疗后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指数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使用综合康复疗法改善生活质量显著,对比常规的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效果
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步入老龄化社会,每年脑卒中患者的增长率不断上升,且脑卒中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即俗称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一般指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各种病因所引起的脑内的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闭塞,直到动脉破裂,造成患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其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脑功能障碍,即表现为猝然昏扑、半身不遂、智力障碍等。为探讨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和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的住院患者2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具体的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的住院患者24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120 例,观察组中男69例,女 51 例,年龄 45-77 岁,平均(58.7±15.7)岁,其中发病原因分别为:脑出血63例,脑梗死48例,出血和缺血并存的9 例;偏瘫:左偏66 例,右偏54 例。对照组中男 63 例,女57 例,年龄 44-77 岁,平均(57.2±15.5)岁,发病原因分别为:脑出血60例,脑梗死54例,出血和缺血并存的6例;偏瘫:左偏 69例,右偏 5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规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内科治疗,主要为降低颅内压以确保营养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即针灸推拿等治疗 12 周,2 次 /d,每次平均40 min 左右。
1.2.2综合康复疗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具体为:(1)训练原则为活动患者的近端及远端关节,最开始可以先从单个关节开始,逐渐增加至多关节联动。(2)训练顺序依次为翻身、坐、坐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3)训练方式为摆放良肢位,端正坐姿,被动的活动上肢关节,桥式运动,床上翻身、坐起、坐起平衡训练,肩关节保护,上肢医疗体操、协调精细动作,步行、上下楼梯、单腿负重、穿衣。穿鞋锻炼等。(4)训练频度为每个动作保持 3~5 s,并且每次动作重复5-10 遍。每天的训练时间至少为 1 h,可以分两次进行,共持续12周。
患者出院后,每 2 周由家属陪同来医院接受康复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医生评定其训练的效果并确定接下来 2 周的训练计划,定期进行随访。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0.0%,对照组为 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常见的多发病,虽然医学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幸存的患者却有着极高的致残率。脑卒中的治疗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很漫长的过程,并且患者长期住院花费较大,大部分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就选择出院,但是短暂的康复治疗并无法有效的避免废用以及误用综合征的发生。患者急需的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自身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由此可见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目的是加强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加强其独立性,最终回复社会自主生活。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师及患者家属进行辅助指导,充分挖掘患者潜在的自身修复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综合康复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康复方法。综上所述,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运动能力,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论文作者:刘亚楠,钟红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卒中论文; 疗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意义论文; 能力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