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体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人文精神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历届大纲相比,人文性是“课标”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一个显著特点,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课标”之中。
一、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之一
长期以来,语文的性质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工具性、思想性……一直左右摇摆,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导致语文教育“人文底蕴的流失”,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变得单调枯燥,味同嚼蜡。其实语文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是人文性,文学即“人学”。一方面,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与其它学科相比,它是“最具有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课程”,它还具备了其它学科所无法一体涵容的伦理、道德、艺术审美、情感、哲学思想等元素,载道、载情、载史、载文。另一方面,语文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家洪特堡曾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出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因此,语文的性质绝不是简单的交际工具、思想教育工具所能概括的。提升人的文化经验,陶冶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只是提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的价值。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是因为人的思维而存在,离不了人,离开了人的思维,语文就不再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与人,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从这一意义上讲,语文实践活动其实是一种生命活动,并由此才使得语言及其文化有了今天这样的多姿多彩。语文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语文教育的主体则是一群特殊的人——教师和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不仅是实施教育意图的工作者,也是经由语文教育去实现人生价值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者。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内在目的看,语文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下的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从语文教育的完整过程看,语文课程,应当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本精神意味着人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的附庸。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实践活动,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人文主义认为,教育应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受教育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做优先追求的目标。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理应做到知、情、意并行,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同步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人的价值引导。因此“课标”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总目标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所有这些叙述,都给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给纯语言知识,还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理智、情感、德行、关爱,使之成为具有“完整”“丰满”的人性。
精神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标。台湾学者郭为藩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因为这个驱壳形象,而且是有人性。人性是后天社会化的产物,而非生而本有,是道德的熏陶,是教育的成果。”人性教育的核心是善性启蒙和理性教育,纪大海将“同情和爱心认定为善性之本和人性教育之本”。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的人性美,启蒙学生情感,在儿童幼小心灵中形成同情人和爱人的善性情感倾向,并通过适当氛围,使之强化成为善性情绪。如教学《小珊迪》,引导学生学习小珊迪诚实的品格和爱弟弟、临死前仍挂念弟弟的情感;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学生同情小女孩,体会小女孩向往幸福生活的情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摒弃应试教育中重应考、轻方法,重分数、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做法。注意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然、他人和自己的关系。(1)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2)关爱他人,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谢。(3)感悟生命的奥妙、意义和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
三、广泛的教学内容
人文教育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注重古典语文的学习,这在“课标”中得到了体现。“课标”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要求1~6年级背诵古今诗文160篇,7~9年级背诵80篇,并在附录中推荐古诗文120篇。
同时,人文教育还将教学内容扩展到一切人性陶冶的方面,如人际关系、生活情境、校园活动等。“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课标”还专列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节,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社会、人文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此外,“课标”还强调学生广泛读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对课外阅读在量上进行了规定,要求1~6年级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到九年级要达到405万字,并且在附录中列出了课外书的目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网络文字和超文本材料,也应纳入语文教学的内容。
四、非强制性的教学方法
惟科技教育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灌输,按社会要求来制造产品,传播的是僵死的知识。而人文教育强调人是生命的主体,知识获得是靠主体的自主构建,而非外力塑造而成。苏格拉底坚信真理已经潜藏于人的内心,教学过程并不是由教师来传授现成的结论和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讨论和谈话,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去发现真理。因而人文教育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不应是教师外加的任务。“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是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探究的需要,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等。因此,“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人文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背诵,提供范例、讨论、谈话和陶冶的教学方法。语文学科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只有适应不同学生的好方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强调浸润式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五、平等的师生观
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师不要在师生之间刻意划一条鸿沟,希望师生间真诚对话,无话不谈,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讲授的知识天经地义,这对学生的个性是一种压抑和扼杀。“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要“尊重”“珍视”学生在学习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表述都表明了一种平等的师生观,教师的角色已由学习过程中的“传授者”转变为“激励者”,由师生双方活动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学生品德培养中的“复制者”转变为“生产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有其独立的人格。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蹲下来和孩子谈话,有时甚至要谦虚地向学生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