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00235198511294553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我国的土建施工技术和管理尚且存在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使得建筑工程质量出现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对人们的生活的安全性产生威胁。因此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上升起期的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前言
土建施工的技术水平对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提出加快城镇化建设以来,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企业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全面了解、掌握、运用土建施工技术,保证工程的质量。
1.关于土建施工技术重要性的概述
随着土建工程事业的发展与土建工程规模的扩大,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土建工程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强化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以跟上国际建筑事业发展的趋势。
首先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土建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其次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增强全体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三是要采取措施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安全施工教育,逐渐地消除土建施工中潜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水平。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仍然采用粗放型的旧式管理模式上,缺乏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仅仅是依靠质量管理工作以及文件归档。因为工程中标分包以后,中标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对分包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难以进行,进而对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进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技术管理并没有落到实处,粗放型的技术管理实施并未能建筑质量以及成本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严重影响。对于以上的情况,只有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的分析与研究,加强建筑施工技术认识,才可以为提高施工综合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3.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混凝土的浇灌技术主要是采用由低到高的分层方式,用类似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结构不间断的进行浇筑。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前,对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需要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备档,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将地基上的淤泥和杂物清洗干净,并注意做好防水工作,以避免出现浇筑的原料出现离析现象。此外还要注意支架、预埋件等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养护,减缓水化反应,通常养护技术主要有自然养护、标准养护、热养护三种措施,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一般来讲,在浇筑后的12小时内,应当利用草帘或薄膜覆盖,并定期浇水,保持表面的湿润,按照规定,保养时间要在两周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捆扎和连接两种技术,一是,钢筋的捆扎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进行,对预埋件、钢筋的厚度等都要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将钢筋扎丝的丝头留在保护层外,并保持水泥强度高于该部分的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连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在对钢筋连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不易控制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比,在进行直螺纹连接时,套筒外漏丝纹不得超过1个。
3.3砖砌筑施工技术
该技术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在选择砖的时候要注意砖的湿润度,并要求砖的含水量不低于10%,并且在砌砖墙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水平缝均匀一致,砖墙的两侧必须挂线,进而使水平缝平行。
3.4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主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有害的龟裂、渗漏等现象,一方面,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砖的含水量,另一方面,要使用适当的聚合物水泥基符合涂膜,在防水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防止温差造成的墙体龟裂等现象,在施工中还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得混凝土的承受温度差范围扩大,增加整个工程的刚度,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
4.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熟练掌握了土建施工的技术还不足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4.1施工前的管理
施工前的管理包括原料的采购、施工方案的设计等,一方面,对原料的采购加强监督控制,避免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对原材料的堆放进行分类,对于易潮湿、易腐蚀的材料需要专门处理,防止因材料变质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在施工前要加强对建筑场地、所处的地域、气候等条件进行考察,进而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情风貌的实际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脱离实际而造成的损失。此外,还包括对使用机械的检查、布置,对原材料的混合配比控制等工作。
4.2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一是,对施工的关键技术管理控制,一方面,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技能,例如对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注意离析现象的产生等,另一方面,提高管理者的技能,这样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二是,对根据总的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计划目标进行跟踪管理,并及时反馈,以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设置合理的检测周期,以避免检测周期过长不能发现问题和过短引起工人情绪的问题。三是,强化奖惩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以督促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
4.3施工后的管理
在工程竣工后,需要加强验收管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以避免不合格的建筑投入使用,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例如在刚刚竣工阶段,对建筑定期浇水,保持建筑的湿润,防止干裂等问题的产生。
上述的土建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前提,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后的技术管理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反馈,他们共同对建筑的质量发挥作用,共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5.结语
土建施工的技术水平对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随之飞速的发展着,使得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建筑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就要不断的对土建施工的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参考文献:
[1]玉秀敏.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工程项目,2010(16).
[2]张婷.浅析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措施[J].施工技术,2012(09).
[3]张柏,张琳。浅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手段[M].中国建筑装饰艺术[M].2011(1).
论文作者:王传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