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竞争力评价的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贸易互动分析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基于旅游竞争力评价的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贸易互动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盟论文,旅游论文,互动论文,中国论文,竞争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旅游贸易互动深入推进。旅游贸易互动发展加速了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促进贸易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交流以及区域和平稳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参加的第一个体制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国际旅游贸易上具有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在自贸区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已相互成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如何更好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贸易良性互动成为自贸区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研究主旨在于对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深入挖掘影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由此构建旅游贸易互动概念模型并提出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贸易互动策略。

1 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综述

Crouch等构建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性模型为竞争力评价提供了研究范式,该模型包括核心资源和吸引物、辅助性资源和设施、目的地政策规划和开发、目的地管理、限制性和放大性因素五大因素[1]。黄秀娟等把竞争力水平等同于竞争业绩,选择入境旅游人数、入境外国人人数、人均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收入相当于GDP的比率测度旅游竞争力[2]。更多学者把旅游竞争力的关键决定要素和旅游业绩综合进行考量评价[3-4],如任桐、傅云新等从旅游竞争现实力和旅游竞争潜力等方面测评旅游竞争力,其中旅游业绩属于竞争现实力[5-6]。曹宁、臧德霞等均把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竞争力决定因素),但前者认为显示性指标反映竞争的结果,分析性指标包括核心吸引物、基础性因素、支持性因素、发展性因素、资格性因素、管理创新因素;后者指出显示性指标应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测度,分析性指标包括核心资源与吸引物因素、辅助性与支持性因素、目的地管理因素、限制性与放大性因素、旅游企业管理因素[7-8]。Cracolici和冯学钢等借助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研究旅游业绩和资源要素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建设投入资源禀赋、资本、人力资源和支持性设施等各类资源要素,产出旅游业绩[9-10]。

现有研究对旅游竞争力从多维度、多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在国际化的相关指标上涉及较少,且尚未形成统一的竞争力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基于促进旅游贸易良性互动的研究主旨,本文将旅游业建设投入要素和旅游业绩视为关键因素,构建更为普适和可比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运用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实践中,以此探寻促进旅游贸易良性互动的解决问题之道。

1.2 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竞争力评价中,将旅游竞争力等同于旅游业绩则过于片面,将体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指标和业绩笼统测度亦不能深入剖析竞争力产生的前因后果。借鉴曹宁[7]、臧德霞[8]等人的观点,把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分为显示性指标和分析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显示性指标用旅游业绩衡量,代表旅游业的产出能力;分析性指标用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代表,表示旅游资源投入力度。由此,旅游竞争力体系亦相当旅游系统的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

构建的指标体系(表1)主要参考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旅游竞争力报告》(The 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TTCR)中的旅游竞争力指数(TTCI)体系,包括规章制度、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3个一级指标及其细化的二级指标。指标数据根据WEF的企业高管调查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等国际组织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整理而得。另外,为满足分析需要,本指标体系加入经济条件和旅游业绩两个一级指标及其细化二级指标,相关数据也通过WEF有关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得到,较好规避了各国国情不一,而统计口径迥异的现实约束。其中,分析性指标包括经济条件、规章制度、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四项指标,显示性指标包括旅游业绩一项指标,各项指标均为正向化指标。

一国经济越发达,越有利于旅游产业获得较多的资本投入。规章制度方面,如一国的开放规制越宽松,越利于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一国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越高,旅游产业越容易获得重视和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安全保障和健康卫生等政策作为越有力,越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指标中的航空设施、路面交通设施、旅游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属于旅游竞争力支持性因素;而旅游业价格竞争力综合体现了旅游业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中的旅游亲和力衡量旅游地居民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基本内核。旅游业绩指标中,旅游入境人数、旅游外汇收入为规模性指标,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占GDP比重为效率性指标。

2 中国和东盟六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分析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综合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旅游贸易互动实际及数据的可得性,选取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东盟六国与中国进行旅游贸易互动研究,数据来源于2007—2009年和2011年WEF发布的《旅游竞争力报告》。

运用熵值法确定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指标权重进而综合评价竞争力。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和指标联系度确定权重,权重确定具有客观性特征。

第一步,指标同度量化处理基础上,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2.2 国际旅游竞争力分析

以分析性指标作为竞争力系统的投入要素,显示性指标作为系统的产出要素,则一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综合水平等于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竞争力的加总。基于2007—2009年和2011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得出各年的指标权重和竞争力水平。中国和东盟六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处于稳步发展态势(图1)。

图1 各国历年国际旅游竞争力

以主观赋值法分别赋予2007—2009年和2011年0.1、0.2、0.3、0.4的权重,据此得出指标的综合权重(表1)以及各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动态综合值(表2)。

依据各国投入和产出水平绘制散点图(图2)。分别以投入值0.600和产出值0.150为分界点划分四个象限区域。对各项指标分值进行同一度处理,直接将各国在每项指标的得分值除以该项指标的最大值得到同一度值表(表3)。结合散点图和同一度表可看出:①中国和新加坡投入和产出双高,重视旅游竞争力培育,取得良好旅游业绩,且旅游竞争潜力大,竞争优势明显。中国依托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历来重视旅游业发展,加之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除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略显薄弱且旅游业价格优势不明显以外,旅游业总体发展势头好。而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包容并蓄的国家,对外开放度高,经济发达、对旅游投入力度大,旅游整体环境优越,但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和国家规模偏小的劣势限制了总体竞争力水平。②马来西亚和泰国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特征。马来西亚和泰国凭借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以及价格优势取得良好业绩,现实旅游竞争力强,但仍需加强旅游系统建设提升竞争潜力。③越南、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属于投入和产出双低型国家,旅游系统建设投入不足,旅游吸引力亟待增强。

在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各项影响因素中(表1),旅游资源、GDP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的权重值高(分别为0.751、0.554和0.422),表明旅游资源是培育竞争力的基础内核,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投入力度,而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和资源要素投入力度则取决于国家对旅游业的支持,因而旅游业在各国的产业地位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政策保证。旅游作为一项存在空间位移的活动,要解决游客顺畅进出并停留旅游目的地问题,路面交通设施(0.277)和通讯设施(0.202)亦是需重点关注的因素。为保证旅游贸易顺畅互动,各国对外开放的规制(0.201)必不可少。同时,价格依然是游客出游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0.267),拥有低价格优势则利于扩大游客规模。

图2 各国旅游竞争力散点图

3 基于竞争力评价的中国与东盟旅游贸易互动分析

3.1 旅游贸易互动概念模型

旅游贸易从政府、企业和游客三层面展开互动,形成三条相互影响的互动路径。互动主要取决于互动国家的旅游吸引力,出于提升旅游吸引力进而产出旅游业绩的目的,互动国家将着力于旅游系统建设,投入各种竞争资源要素。因此,提升竞争力是各旅游贸易国家的重心任务,亦是贸易互动效果的决定因素。竞合背景下,国家间旅游贸易互动模型如图3。

图3 基于竞争力因素的旅游贸易互动概念模型

3.2 中国与东盟六国旅游贸易互动策略

根据国际旅游竞争力水平分析,可把中国与东盟六国分为三层次的竞争格局:以中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领先国家,以马来西亚和泰国为代表的中等水平国家以及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为代表的后发国家。中国和东盟六国在旅游贸易发展进程中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竞争力特征,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为中国和东盟旅游贸易良性互动指明了发展方向。

3.2.1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高度重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依托,政府和企业是否进行旅游开发,旅游目的地能否吸引游客,根本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此旅游贸易互动首先要充分挖掘各国旅游资源优势。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旅游产品知名度高,在今后发展中应对旅游资源深度开发,走品牌化、精品化路线。而越南、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旅游资源稍逊一筹,或如越南和菲律宾旅游业起步较晚,资源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抑或像新加坡缺乏传统优势旅游资源,因此,应加大旅游开发广度和深度,或独辟蹊径开发建设不依托传统资源的新型特色旅游产品。随着旅游业发挥强大的经济、文化、社会综合功能,各国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优先重点发展旅游业,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3.2.2 提高各国对外开放度,加强各国旅游合作。旅游贸易互动在竞合背景下展开,竞争抑制互动,合作促进互动。旅游贸易易受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国家间对外政策或关系的变化均会干扰国家间的旅游互动。因此,中国和东盟国家应提高各国对外开放度,加强旅游合作,减少摩擦,创造和平往来的国际环境推动旅游贸易互动。

3.2.3 加大旅游建设投入,改善旅游支持性设施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在各国投入的各种旅游支持性要素中,除了新加坡具有明显优势外,其他各国均存在竞争劣势。中国需完善路面交通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马来西亚和泰国也需在路面交通设施上做文章;而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在旅游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等各方面对旅游活动的支持明显不足。因此各国应加大旅游建设投入,改善旅游支持性设施,同时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健康卫生服务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3.2.4 有效配置资源,增强旅游竞争的价格优势。产品价格是影响游客决策的重要因素。在同等产品条件下,价格越低,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和越南均缺乏旅游价格优势,在产品可替代条件下,易造成游客流失。因此,有效配置各种旅游资源要素,降低旅游发展成本,增强旅游竞争的价格优势,是中国和越南均需解决的问题。

3.2.5 全力发展经济,提供旅游贸易互动的经济保障。旅游建设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持,只有全力发展经济,方可为旅游业注入更多资金,提高旅游吸引力,进而引来游客。经济发展不止是游客“走进来”,更是国民“走出去”的助推器,由此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游客层面的“来—去”互动,才能发挥旅游贸易互动的功效。当前,中国和东盟六国中,除了新加坡和中国,其他国家经济实力偏弱,因此,应全力发展经济,为旅游贸易互动提供经济保障。

标签:;  ;  ;  ;  ;  ;  

基于旅游竞争力评价的中国与东盟国家旅游贸易互动分析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