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分析--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的思考_苏联解体论文

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分析--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的思考_苏联解体论文

试析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兼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主义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主义论文,民族论文,关系论文,苏联解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12月苏联的解体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事件。对这一事件进行多方位的思考,一直是思想界十分活跃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认为经济差距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之一。同时,基于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本文还对多民族国家如何从经济上防范民族分离主义作了几点思考。

一 苏联解体前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状况对比

苏联解体前,15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其中,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当数俄罗斯,其次是乌克兰,中亚五国相对落后。据《论据与事实》周刊1991年第39期统计,原苏联各共和国1990年在全苏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下:

如按上述指标估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约为1.3%,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次之,约为0.9%,外高加索约为0.8%,而中亚五国仅为0.7%。

另据《1990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统计,1989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粮食产量如下:俄罗斯为104.8万吨,乌克兰为51.2万吨,其他13个加盟共和国共计才40.7万吨。其中,乌克兰的土地面积不到全苏3%,而粮食产量则占全苏的近1/4,比除俄罗斯之外的其余13个共和国的总产量之和还多。1989年苏联职工的平均月薪为240.4卢布,其中,爱沙尼亚最高,为270.1卢布,其次分别为俄罗斯、拉脱维亚、立陶宛,依次列第2~4位,中亚五国均在平均线之下,其中乌兹别克仅为93.8卢布,为全苏最低。

德意志银行曾对独立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独立程度进行过比较,共设12个项目,包括工业化水平、工业产品向西方出口能力、农业生产能力、农产品向西方出口能力、工业品自给率、矿产量、向西方出口矿产品能力、市场经济适应能力、与欧洲的差距、教育和职业培训水平、工业和社会基础设施等。各项得分为10分,共计120分,各共和国综合得分如下:

从中可以看出,乌克兰经济独立程度最高,波罗的海国家次之,中亚各国得分最低(注:《独立前苏联各共和国经济独立程度比较》,转引自《国际展望》1991年第19期,第14页。)。

原苏各共和国在全苏经济中所占的比重(1990年)(注:转引自《苏联1985~1991年的演变》,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页(表中统计数字略有误差,原文如此)。)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值

农业产值

国民财富

人口

全苏 100100

100 100 100

俄罗斯58.7

66.4 46.2 60.0 51.3

乌克兰16.5

16.0 22.5 16.8 18.0

白俄罗斯 3.84.1

5.9 3.7

3.6

爱沙尼亚 0.70.7

0.9 0.7

0.5

立陶宛1.61.2

2.2 1.4

1.3

拉脱维亚 1.20.8

1.4 1.1

0.9

摩尔多瓦 1.20.8

2.2 1.2

1.5

格鲁吉亚 1.71.2

1.4 1.6

1.9

亚美尼亚 1.30.8

0.6 0.9

1.1

阿塞拜疆 1.41.7

1.8 1.6

2.5

哈萨克5.33.5

6.9 5.3

5.8

乌兹别克 4.01.7

4.6 3.5

7.0

吉尔吉斯 0.90.5

1.3 0.8

1.5

土库曼0.90.4

1.1 0.7

0.9

塔吉克0.90.4

1.0 0.7

0.9

乌克兰 波罗的海三国 俄罗斯 格鲁吉亚白俄罗斯

83 77 72 61 55

哈萨克

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

55 49 47 47 32

土库曼

吉尔吉斯塔吉克

27 24 18

综合上述几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经济差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块: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相对最发达;俄罗斯、白俄罗斯次之;外高加索地区再次之;中亚各国相对最为贫困落后。

二 经济差距的政治后果

本文考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经济差距的政治后果,主要是分析这种经济差距与各加盟共和国政治独立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共和国独立意识最强,行动最坚决,宣布独立的时间也相对较早;反之,经济落后的共和国独立意愿不明显,行动迟疑,主要是在其他共和国独立之后作出的被动反应。具体结合各共和国间的经济和贫富对比状况及各自独立的进程及影响可以看出:

1.1990年3月11日最早宣布独立的是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它的独立在苏联解体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导向和示范效应。

2.1991年8月独立的8个共和国中,也是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抢先宣布独立。时值震惊世界的“八月事件”,同样意义重大。尽管这两国之后紧接着一系列国家独立,但在当时苏联社会发生重大历史事件、联盟命运未卜的关键时刻,时间的先后次序往往体现着它特殊的含义。8月25日以后宣布独立的共和国实际上是在先期独立共和国的带动下,被动地作出的反应。

3.乌克兰宣布独立,比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后果更加严重。波罗的海国家是在1940年才加入苏联的,长期以来存有离心倾向,而且,这三国地域面积小,人口少,其独立对苏联并不构成致命威胁。然而乌克兰则不同,它是苏联的缔造者之一,于1922年12月30日同俄罗斯、白俄罗斯一起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条约》。从地理上看,地域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与欧洲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接壤,南濒黑海和亚速海,在苏联的地缘政治安全利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乌克兰还是全苏最富庶的共和国,其自然资源如铁、锰、煤储量相当可观,其工农业生产总值占全苏的20%,尤其农业十分发达,素有苏联粮仓之称。因此,乌克兰的独立直接关系到苏联的前途。也正因为如此,乌克兰宣布独立后引起苏联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因事关重大,乌克兰也就独立问题于1991年12月1日采取了非常的全民公决方式,以此表明独立的合法性。

4.反观经济社会最为贫困落后、地处内陆的中亚共和国,在其他共和国的独立热潮中表现得迷茫、困惑、举棋不定,最后在苏联分崩离析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才先后宣布独立,如哈萨克斯坦不仅是最晚宣布独立的(1991年12月16日),而且它的独立日期一直拖到12月8日独联体成立之后。

上述各共和国在独立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在1991年3月17日关于是否保留联盟等问题上举行的全民公决结果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这次全民公决受到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及摩尔多瓦的抵制,它们决意独立。在参加投票的各共和国中,投票赞成保留联盟的人数占参加投票人数的百分比依次为:土库曼斯坦98%、塔吉克斯坦96%、吉尔吉斯坦94.5%、哈萨克斯坦94%、乌兹别克斯坦93.7%、阿塞拜疆93%、白俄罗斯83%、俄罗斯71.3%、乌克兰70%(注:《人民日报》,1991年3月22日,第6版。)。这一投票结果表明,尽管大多数公民依然愿意保留联盟,但相对而言,人口较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中亚共和国赞成率明显高于三个斯拉夫共和国,说明中亚民族独立意愿远不及相对发达的斯拉夫民族,更不及拒不参加投票的波罗的海三国。因此可以说,表面地直观地看,苏联解体中民族分离主义表现得异常活跃,但潜藏在民族分离主义背后的则是现实经济问题,即波罗的海三国及乌克兰较富,经济上相对独立性强,对现状最为不满,也对独立后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抱有较高预期,认为分家单干可以发展得更好。到分裂之势不可逆转时,相对贫困落后的中亚共和国迫于无奈,也出于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冒着经济发展中肯定会产生一系列新的困难的危险,被迫走上独立道路。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间经济差距与政治独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就是各共和国对过去几十年大家庭时期经济关系、经济利益和矛盾的不同认识,这种认识促使各共和国对联盟的离心倾向加剧,最后导致各共和国的独立浪潮。

众所周知,苏联时期实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特定背景下,确实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从斯大林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成为阻碍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改革后,苏联理论界普遍认为,苏联经济每况愈下乃至爆发危机的根源便是这一模式。在具体理解这一问题时,各加盟共和国采取民族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认为这一模式不但不利于各共和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各共和国间的经济剥削和不平等。乌克兰、波罗的海诸国认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被其他共和国拖了后腿,认为中央政府多年来实行“劫富济贫”的做法阻碍了自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落后的中亚共和国认为,在中央政府计划式经济结构中它们被列为资源供应地,只从它们那里获取廉价的自然资源而不给予生产性投资,长此以往的专业化分工,使它们的落后现状被固定下来。作为苏联支柱的俄罗斯在是否独立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心态,有些人认为应保持联盟的统一,但有些人则对联盟解体持赞同态度,认为其他共和国独立反而有利于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因为他们觉得俄罗斯之所以落后,是背着长期支援其他民族的沉重包袱所致,只有独立,俄罗斯才能轻装上阵,依靠自己丰富的资源、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跃上快速发展之路。特别是当时俄罗斯社会的政治精英们如叶利钦、雅科夫列夫、盖达尔等人提出要“复兴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应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彻底的独立,脱离各加盟共和国的羁绊,利用自己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文化实力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采用西方模式,将俄罗斯建设成富裕、强大的国家。因此,当乌克兰全民公决结果于1991年12月1日公布之后,俄罗斯的叶利钦政权便加快了解体苏联的步伐,于12月2日正式承认乌克兰独立,并于12月8日同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签署文件,宣布建立一个由独立国家组成的联合体,指出苏联作为一个国际法的主体和一种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事实一再表明,没有俄罗斯起初的暧昧态度,没有俄罗斯后来的独立倾向,苏联解体不能说不可能,但起码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复杂过程。这其中,俄罗斯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大大促使了苏联解体的进程。从历史上看,俄罗斯民族有统治其他民族的大俄罗斯主义传统,往往倾向于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大一统帝国,而苏联解体过程中俄罗斯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本位主义意识,即通过瓦解联盟,促使各共和国独立及自我独立的方式确认、维持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利益。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因为从世界范围及人类历史上看,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分裂、民族分离以至民族独立,都表现为非主体性民族脱离主体民族而独立,而苏联的情况恰恰相反,不但是作为联盟主体的俄罗斯要求独立,而且它还支持其他非主体性民族共和国的独立要求。

显然,在对苏联时期经济利益关系认识上各方存在明显意见分歧,这些意见分歧直接影响到联盟的统一,因为不同意见实质上意味着对联盟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按较先进的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的逻辑,既然联盟不利于自己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就应当废除联盟条约,自行独立。俄罗斯的政治精英们也基本上肯定这种意见,认为如果联盟不利于俄罗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俄罗斯为联盟承担太多的义务,还不如甩掉包袱,分家单干。外高加索和中亚共和国尽管认为它们一旦独立,肯定会进一步加剧该地区的贫困落后状况,但因地域、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它们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融入苏联社会,也不愿充当联盟内“小兄弟”、“次等民族”的角色,不愿看人脸色行事。因而,当其他共和国视其为“包袱”并宣布独立后,它们也毅然走上独立道路。

三 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本文无意于将经济差距理解为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甚至是惟一原因。但是,经济差距与利益冲突确实同苏联解体有很大关系,分析这种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应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防范民族分离主义,维护国家统一。

1.发展经济是防范民族分离主义的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分离主义在一些联邦制国家掀起轩然大波,给这些多民族国家带来政局动荡、社会不稳甚至大规模内战。表面上看,这是民族分离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但更进一步从深层次分析,凡是民族分离主义泛滥的国家,大都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国家。从苏联来看,经济问题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整体上国家经济状况越来越糟,人民生活水平非但不能有所提高,反而进一步因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弊端而引发经济危机,致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这使全苏各个民族都深为不满,各个民族都试图通过独立寻找克服困难、发展经济的道路,这就极易滑向民族分离主义。其二是在国家经济整体状况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背景下,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存在的明显贫富差距,不但会加剧各共和国的离心倾向,而且会助长地方主义势力与中央对抗,加速先进地区脱离联盟的步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在民族消灭之前,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逐步消除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要消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关键在于发展经济,尤其是要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达的多民族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当一个多民族国家完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尽管仍存在民族差别和民族矛盾,但民族分离主义会大大减弱。因此,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要防止和消除民族分离主义,维护国家完整统一,就必须正视经济问题,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道路,尽快将经济建设搞上去,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只有认真地解决好经济发展问题,才是防治民族分离主义的根本之策。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观点,也是对现代发达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经验的总结。

2.充分利用政治资源谋求国家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遏制民族分离主义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调控各民族、各地方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国家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达到民族整合、国家统一的目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表明,后发式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运用政治资源特别是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完善现代化。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讲,更应采取强政府模式协调好各民族间经济关系的平衡发展。如果放任自由,中央政府消极无为,形形色色的地方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势必会抬头坐大,它们从本地区、本民族的局部私利出发,渐渐向中央权威提出挑战,若进一步演化,则会酿成政治分裂主义,即将各地方、各民族的经济要求上升为政治要求,最后形成强大的威胁国家统一的力量。苏联解体的过程,就是中央权威一步步丧失,地方主义、民族分离主义一步步状大的过程。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为了解决苏联社会的经济问题,主观上采取了一系列包括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各加盟共和国权限的措施,但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大混乱和社会危机的总爆发,造成了中央权威的迅速丧失和地方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失控。

早在1987年,波罗的海三国就要求脱离苏联,实现民族独立。1989年8月三国采取共同行动,组织大规模示威活动,强烈要求获得独立。此后三国独立运动愈演愈烈,并很快向其他共和国波及。这期间,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中央尽管采取了一些防范联盟解体、打击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措施,但并没有扭转局势,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问题使中央失去维护国家统一的权威基础,另一方面说明在民族经济利益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中央权威失去了基于经济一体化的政治一体化整合功能。因此,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要维护政治统一和国家完整,就必须保持中央权威的有效性,加强政治资源的政治一体化整合功能,首先要借助国家政权协调好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经济平衡、健康发展。

3.尽可能降低民族独立的预期收益

这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安排上既要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谋求各民族的发展,又要使这种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收益超出各民族“独立后”的预期收益。

但凡闹独立的民族,都会考虑如下两个问题:1.为何独立?2.独立之后如何?一般而言,凡是对独立后预期收益很高的民族,其独立态度就坚决,行动也果断;反之,凡是对独立后预期收益不高,甚至估计独立后情况会更糟的民族,其独立意愿就不强,甚或没有。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的过程正好印证了这一观点。较发达的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工业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好,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强,因此,它们对独立后的预期收益很高,独立的意愿也十分强烈。而落后的中亚诸国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工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差,缺乏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因此,它们对独立后的预期收益低,独立的意愿也不强。作为苏联根基的俄罗斯之所以从历史上的大俄罗斯主义突然间转变为民族本位主义,也是对独立后有较高预期。在当时一大批俄罗斯人看来,俄罗斯之所以落后,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长期充当全苏“奶牛”和“输血者”的角色。他们提出,必须终止俄罗斯的“历史中心”进入荒废状态,停止每年把数百万资金从俄罗斯弄到其他共和国去的问题(注:M.H.鲁特克维奇:《苏联民族关系的激化——关于1989年人口普查初步结果的思考》,载《民族译丛》1992年第2期。)。因此,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提出“复兴俄罗斯”的口号时,便赢得了俄罗斯民族的高度认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有意限制某些民族的发展,相反,它要求国家通过制定正确的宏观发展战略和科学安排经济结构,充分调动各民族积极性,利用专业分工和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使各民族在经济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均获得最佳发展。同时,基于各民族历史、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将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当地民族的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各民族的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培植各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多民族大家庭的经济协调发展。

标签:;  ;  ;  ;  ;  ;  ;  

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分析--对多民族国家民族分离的思考_苏联解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