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估的研究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力论文,趋势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通过对智力领域三大研究方向之观点的陈述与分析,既指出其各自的局限性,又揭示了其内在的共通之处,进而试图从中对有关智力的理论及评估的研究趋势作出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智力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智力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估智力的个体差异?这是长期以来智力研究者们无一例外关注之焦点。19世纪末,冯特(Wundt.W)、高尔顿(F.Galton)、卡特尔(R.B.Cattell)、比奈(A.Binet)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以实验或测验手段评估个体智力。但是,他们当时对于智力的理性理解往往与其操作定义不相符合,各种评估手段的构想效度很低。这种局面迫切要求对智力的实质作出明确界定,从而有效地评估智力的个体差异。于是,各种智力理论及评估方法层出不穷,而其中基于心理测量学、认知科学和生物学的三类研究是最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
一、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
由于19世纪末智力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和矛盾,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极富影响力的智力一般因素的存在。此后,在此研究领域的不同研究阶段,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智力理论。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Spearman)1904年首先发现一系列心理能力测验之间存在普遍的正相关。通过因素分析,他将这些相关归因于一种一般因素(G因素),并从三个方面对它定义:经验的领会、关系推断和相关推断。他认为G因素对于同一个体是稳定的,它渗透于所有与智力行为有关的任务之中。后来出于对相关矩阵解释的需要,他又提出特殊因素(S因素)的存在,并由此构成他的智力二因素论,但他始终强调G因素是智力的核心,而S因素只具有偶然意义。
2.瑟斯顿和吉尔福特的智力多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Thurstone,1938)首先提出:智力的核心不是单一的G因素,而是许多主要的、基本的、彼此相关的能力因素群,其中最基本的七种能力因素是言语理解,言语流畅性,推理,空间表象,数字,记忆和知觉速度。
一战以后,吉尔福特(T.Guilford)提出一个新的智力结构模型,通常被视为瑟斯顿理论的扩展。在此,智力包括三个维度:操作、内容和结果。这三个维度的变化组合可以产生150种心理能力。事实上,智力多因素论后来也并不否认有一般因素存在的可能性,只是否认其重要性罢了。
3.卡特尔与弗农的智力层次理论
卡特尔(R.B.Gattell,1971)提出智力二层次模型,其中第一层包含五个因素:流体智力(Gf)、晶体智力(Gc)、视觉表象力(Gv)、一般流畅性(Gr)和一般速度(Gs)。第二层则为类似于瑟斯顿所说的主要心理能力。此模型的核心在于Gf和Gc的提出:Gf与新异任务情景中的抽象、推理和图形关系认知能力相对应,主要与人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一些偶然的学习行为有关。Gc则反映了专门的、可迁移的知识技能的习得,与人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经验密切相关。由于Gf和Gc之间的高相关暗示了一个更高等级的G因素的存在,卡特尔的模型一般被评价为“不完整的等级结构”。
弗农(P.A.Vernon,1971)提出了智力三层次模型,第一层为一般因素G;第二层包括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两个因素,分别控制着第三层的主要心理能力,如数学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等。
所有的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都依据因素分析方法。传统的探测性因素分析对于研究不甚明确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因素的性质界定及解释方面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和任意性。因此,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同一因素结构可能赋予不同的定义和解释。更何况说,在因素分析中,虽然每个因素都只是空间中的一个维度,其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在理论上空间抽取轴的位置却可以在360°平面空间中无限地任意旋转。这样,对于同一组数据资料,便可能产生不同的因素结构,众多不同的智力模型也由此而生。
由于研究方法的不足而导致了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的众说纷纭,然而,在这些看似颇异的智力理论之中,却存在深层的共同点,即均承认智力一般因素的存在,并将智力放在等级结构中进行研究。
受智力G因素论的影响,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合作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从此,以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为基础的智力评估皆遵循比奈——西蒙量表的传统,只是测验内容上的细节不同而已。
智力测验一经产生,便被迅速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作为一种度量工具,它们显示了非凡的价值。然而,智力测验同时也遭到来自各方的批判。其中,最激烈的批判之一是认为智力测验过份注重于个体的知识结构,而知识是教育的结果,教育又极具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之影响,因此,测验的应用受到歪曲或限制。批判者们提倡文化公平测验,这种思想集中体现于智力的生物学研究之中。
二、智力的生物学研究
随着神经生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和成熟,智力的生物学研究在智力领域始终占据一席之地。高尔顿、桑代克(E.L.Thorndike)、艾森克(H.Eysenck)和詹森(A.R.Jenson)等人皆从生物学观点出发,认为:智力在人类脑的结构、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它使人类区分于其它生物,同时也使人类个体差异得到反映。他们均承认心理测量学上的智力G因素的存在,只不过各自对G的实质的解释不同。影响较大的是詹森的智力振荡理论,可以图1表示:
图中黑点表示大脑皮层的激活点,其数目与智力任务中的物理刺激数目相对应。图中所标数字表示神经传导链的水平数。
振荡理论假设:每个结点的激活水平是振荡的,因此这些结点有一半时间处于不应期。对结点的激活阈限以上的刺激沿着结点链传递下去直至最后的反应通道。因而,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量,实质上将依赖于两个因素:1、激活传导所必须经过的链的水平数;2、结点的平均振荡周期。这也正是导致反应时个体差异的原因。
詹森利用反应时测验和传统智力测验的相关研究来证实他的理论假设,并由此对智力评估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批评现有的智力测验大多以个体习得的知识与技能来评估与解释个体的智力水平。关于智力的稳定的遗传力的研究、智力与大量生物学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以及智力与反应时之间的相关研究为他的这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并均表明速度是智力G因素的实质。因此,詹森认为可以设想从更为简单的信息加工现象入手,以一系列反应时测验来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验。
不过,这种替代的合理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质疑。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智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60年代,认知科学兴起。此后,由于它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在信息加工的理论框架下,利用认知实验研究智力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属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nberg,1985)提出的智力的认知成份理论。
该理论认为智力结构由成份组成。所谓成份,就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据成份的概括水平或功能可对其进行不同分类:
1.据成份概括水平分类:一般成份、类成份和特殊成份。一般成份指所有智力任务操作所必需的成份,类成份指至少两种任务必需的解决某类任务的成份,特殊成份只是单一任务操作所需的成份。斯坦伯格以一个等级结构来说明这三种成份的关系。
2.据成份功能分类:操作成份、元成份和知识获得成份。操作成份是智力任务完成过程中实际施行的加工过程,其中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加工成份有:编码,推断,映射,应用,比较,证实,反应。元成份的思想是由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凡(Flavell)首次提出的元认知概念而来,在智力结构中是指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计划、监控和决策进行的高级执行过程,其功能包括:审阅问题;选择信息加工成份;选择信息的一种或多种表征;选择信息加工成份的组合策略;决定注意资源的分配;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及结果的检验和评价。知识获得成份是指用于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三种功能成份相互作用,彼此激活或给予反馈,处于一种动态结构之中。
认知成份理论依据的是认知成份分析法。这种方法从复杂认知作业的操作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的反应时实验,利用反应时指标解析与认知操作有关的各种认知成份。这种方法可以在成份加工的水平上,比较个体与总体的各成份的反应时参数,从而相当精确地诊断出个体认知过程中真正的内在的薄弱点,并因此而能对症下药,及时有效地予以补救和引导。
然而,以反应时表示的信息加工速度虽然能够有效地反映个体操作成份上的差异,可棘手的是:人们可以主动地,有意识地控制加工速度,进行合理资源分配,平衡速度和准确性的矛盾。这正是目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智力元成份的功能。因此,对于智力的全面评估,仅仅采用詹森所主张的反应时法显然是不充分的。
四、智力研究的趋势分析
心理测量学的智力研究一般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智力发展如何定量化?这种定量化如何预测以后的智力成就?怎样对智力个体差异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构成智力的因素是什么?等等。由此而来的智力概念注重于智力的整体性,强调G因素的存在,从宏观上描述人的外在行为结果,却忽视了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精细的、严密的分析及对内部加工机制的探讨,因此,以此为依据的智力测验便以个体在智力任务中的操作成绩或以智商(IQ)来标定其能力大小,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对人群的分类和预测之中。但是,逐渐地,分类和预测已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需要。职业选择开始要求智力测验作为一种诊断工具,用以区分在不同职业训练中可能成功的个体;教育实践则要求测验能引导教学,提供教学的补救措施和其他教学干预。而事实上,建立在相关模型基础上的测验可以成功地预测失败,却无法指导如何避免失败并促进能力发展,也无法告诉教育者何种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能使学习者的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发展。传统的智力测验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精细的要求。
生物学的智力概念强调遗传对于个体智力的决定作用,突出反应速度对于智力的重要性,完全忽视了速度以外的智力因素,并因此而试图以不受社会和文化背景影响的纯粹的反应时测验取代传统的智力测验。虽然大量的有关反应时与IQ的相关研究为这种替代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证据,但是,在对反应时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时,仍只注重外在的操作结果,即仅以一个单独的反应时指标来标定个体智力高低,而并未在更为精细的水平上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内部加工机制进行分析,因此,纯粹的反应时测验同样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精细需要。
认知心理学的智力概念所注重的,正是其他方向的研究者们所忽视的:人类认知的内部信息加工机制与过程。他们感兴趣的是:面临一个智力任务,人们如何去表征它?人们又如何去操作这些表征?反应时法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精良的反应时实验,既可在理论上解析一般智力的内在加工成份,又可在智力评估中从内在加工水平上对个体进行分析、预测、诊断并采取补救措施。这种认知研究方法的引入打破了心理测量学家们所用方法的局限性,为智力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通道。但同时,由于反应时法在智力元成份研究和评估上的无能为力,又使其无法成为智力理论研究及个体差异评估的唯一有效途径。
那么,智力研究到底走向何方?
由于整个心理学领域中存在着一个传统的争论不休的话题:“遗传与环境”,因此在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中几乎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物学倾向和社会学倾向。但目前来说,心理学家们已越来越趋向于赞成和强调遗传与环境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关于智力,研究者们最终将承认它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下的产物,并将把个体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理机制作为个体智力发展及水平的最基本前提,从而,智力的生物学观念将逐渐被揉合到智力的心理测量学概念或认知心理学概念中去,作为它们的遗传基础和发展保证而存在。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便是:在心理测量学方向和认知心理学方向之间,智力研究将何去何从?
早在1957年,克伦巴赫(Cronbach)就指出:“科学心理学应当将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有机地协调起来”。的确,以心理测量学为代表的相关研究能够揭示复杂任务上各种不同操作参数估计间的关系,但它却不能在一个测量系统范围内,理解和解释这些关系的内在实质;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实验研究能够以相对确定的式揭示认知活动的内在机制,但却可能过份估计特殊智力任务的加工成份,并且单从实验本身是难以说明加工系统的各种特征是否是一般有效的,因而这两种智力研究方向相结合,既可以避免心理测量学对一个一蹴而就的一般性理论的一味追求,又可以摆脱认知心理学对特定任务情境下的微缩理论的过份注重,从而引导出进一步的可信可行的研究。
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之间的许多共通之处为这种结合趋势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纵观上述各类智力理论,虽然其各自强调的重点和立场不同,但仍不乏共性,即均承认智力的等级结构,承认智力一般因素(成份)的存在,承认速度在智力结构中占据着一席之地,等等。并且,在认知心理学的智力概念中,斯坦伯格认为智力操作成份主要包括智力任务完成过程中的编码、推断、映射、应用、比较、证实和反应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不难看出,这一系列加工过程事实上正相当于完成推理的一系列步骤。而在心理测量学的智力概念中,各种智力模型普遍认为智力一般因素的核心在于推理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在心理测量学的智力核心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智力构成成份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二者事实上针对的是同一智力行为,只是各自的角度和重点不同而已——一方强调的是行为的外在结果,而另一方注重的则是行为的内在加工过程。二者的结合对于智力研究而言将是更为完整的阐述。至于斯坦伯格所强调的另一智力成份——元成份,则是心理测量学所未曾涉及的。而目前心理学家们关于元认知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智力的元成份研究也势必将继续下去,并且将成分智力研究的热门论题之一。
现在,我们可以预测:在即将到来的新的世纪里,不同方向的智力研究将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结合,走一条综合的道路。尽管仍会有纷争,但心理学家将站在同一屋檐底下,即均承认这种结合势在必行。这种智力理论的结合趋势意味着各种智力评估手段也势必将出现某种结合的趋势。反应时实验与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某种方式的结合大约可以作为考虑之一:一方面是不同方向智力研究的理论支持和实验证据,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技术的日益复杂与精密,为反应时实验(或测验)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和客观性。
本文1995年2月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