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科对话促进史学发展&对当前史学观念两个问题的分析_客观性论文

开展学科对话促进史学发展&对当前史学观念两个问题的分析_客观性论文

开展学科对话促进史学发展——对当前历史观念两个问题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学科论文,观念论文,两个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近十几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受西方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影响较大,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前者如重视历史认识主体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认为历史认识起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困惑,价值判断支配着历史问题的选择与史料的安排,历史认识过程是历史学家参与历史创造活动的过程,等等。后者则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否定历史规律的存在,否定历史真理的属性,等等。否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也包括在其中。这一负面影响,使中国史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放弃唯物史观理论的倾向,其表现是中国史学界理论思维水平的降低。

新近被商务印书馆列为汉译世界名著的、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认为,历史哲学分为思辨的、分析的两种,分析的历史哲学是晚出的。这种划分法带来的问题是,好像分析历史哲学出现后,思辨历史哲学就过时了。于是就连带产生了一种效应,好像唯物史观也跟着过时了。分析历史哲学主张历史是历史学家的构造,不存在客观的历史规律。而唯物史观则主张研究历史规律,放弃研究历史规律就等于放弃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我们注意到,1987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史学理论讨论会,曾将历史认识分成事实认识、抽象认识、价值认识等三个层面;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历史认识却仅被归结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抽象认识被取消了。抽象认识的取消也就意味着规律性认识的取消。而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的影响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认识。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主张历史学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历史只是一种文本,不存在客观性,或者它的客观性是以主体间性得到表现的,事实的客观性并不存在。

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的负面影响所导致的理论思维水平的降低,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有的人认为,历史不是客观的,而是历史学家建构出来的,观念决定历史。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思辨历史哲学是一种实在论,它们应当为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所取代。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是当代真正需要的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第二,有的人认为,历史真理认识只产生于事实认识中,价值认识层面不可能产生历史真理。否定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真理是对事实的认识的原理。主张只有按照实证主义史学范式研究的历史学,才是历史学的正宗做派。

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能不能代替唯物史观,成为中国历史学的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呢?我认为这需要讨论。

从历史认识发生的层次上看,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历史认识实践过程,即历史认识主体决定着历史认识客体。这表现在:历史认识主体决定着历史研究的目的、意义,决定着历史事实的选择,决定着历史方法的运用,决定着历史价值的判断。历史由于历史认识主体的确立而得到表达。在这一层次,历史认识的特点是以认识主体为导向的,没有主体的建构就没有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都是思想史。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认识。分析历史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在这一层次上是科学的。

但是,历史认识还存在这样的实践过程,即在历史认识实现过程中,历史事实决定着历史思维,或者说历史认识客体决定着历史认识主体。如果思维不能符合事实,思维就是不真实的。这表现为:事实决定着研究目的的设计是否正确,决定着材料的收集是否正确,决定着方法的运用是否正确,决定着价值判断是否正确。在历史认识实现过程中,没有事实就无法进行认识,事实的存在状态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史料的缘故,修改原先的研究题目或范围,改换研究的方法和评价。历史学家的口头禅,“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表达出了在这一层次上事实决定观念的真理性。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在被人们发现之初,是作为“龙骨”在中药铺里出售的,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进化历史观,没有科学的知识识别出它是一种文字。在这时,由于人们无法对它进行认识,甲骨文形成的历史等于是不存在的。而一旦人们能够对它进行识别后,每一个文字的含义是在事实的比较中得到确认的。人们从它的笔画、形状、组合、顺序、用法等等方面确定其字义,形成对甲骨文的认识。这时,甲骨文的客观性决定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如果是客观的,就能正确读懂它,否则,只能是曲解它。在这里,历史认识主体主观地赋予甲骨文字义的做法是不成立的。甲骨文字义表达的数字是“二”,这是通过对“一”和“三”的联系进行比较得出的认识,“二”是客观地存在于“一”和“三”之间的联系中的。你主观地认为是“四”,就是没有正确地反映出所应识别的字义,你的结论就不能成立。这个例子说明,在历史认识实现过程中,事实是决定着观念的。

历史认识完成后,历史事实是凝集着观念的事实,观念是承载着历史事实的观念。历史认识主体是包含着历史认识客体的主体,历史认识客体是体现着历史认识主体的客体。如何检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呢?这里,检验的标准仍然来源于事实。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按照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特性来利用这些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感性知觉是否正确便受到准确无误的检验。如果这些知觉是错误的,我们关于能否利用这个事物的判断必然也是错误的,要想利用也决不会成功。可是,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该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到此时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①比如,我们的父母的存在这一事实在我们出生以前就发生了,即在我们还不能对它进行认识的时候,它就存在了。但在我们还未出生的时候,还谈不上对它的认识,也无法对此进行检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能够对他们进行认识时,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结婚证明,我们的出生证明,以及亲属的证明等等事实证明他们的存在,而这种存在是客观的,不但不以我们的认识为转移,而且决定着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

历史认识除了有以上三个层次之外,还有一个层次,即历史认识需要层次。这是最初的历史认识层次。历史认识需要促成历史认识发生。在历史认识需要这个层次上,仍然是事实决定着观念。历史认识需要是社会实践的表达机制,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对经验的总结。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将个别经验上升为普遍性,并使之得以流传,是人作为文化生物的特性之一。人对经验的需要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这是一种对于科学知识的期待。人们希望以往的经验是有用的,而有用的知识应该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在各种历史叙述中,通过比较区别出它们的不同价值,选择较为真实的那一种。人为什么需要认识历史,这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同人的实践性相关。为什么你不去研究艺术和哲学,而要研究历史呢?这同你的人生经历相关。当从这些因素去说明历史认识需要问题时,就回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出发点,这也就是事实决定观念。今天,当我们研究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时,不也要从20世纪70年代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当时的社会思潮么?

所谓的分析历史哲学是一种历史认识发生建构论。它阐发了历史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在历史认识发生的层次上,它是科学的。但它认为历史事实不是客观的,就不科学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在历史认识的需要、实现和检验过程中,是可以得到证实的。这就是:它本身存在的、不以认识主体为转移的必然联系被揭示出来后,它所具有的独立性也就不言自明。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只关注观念的意义问题,不理会观念的真假问题,不追问观念从哪里来的问题,这成为它们解构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唯物史观认识论的原因。由于历史成为了任何人都可以任意评说的东西,历史学亦成为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知识。分析历史哲学否定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与分析历史哲学家大多都没有历史研究的实践经验有关。以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代替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使我们的认识在进步的同时也发生了倒退。

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解构历史的客观性,否定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史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是,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作用不再被强调,实证主义史学思潮卷土重来,大有重新成为历史学的代名词之势。唯物史观认为只有自觉地以探讨历史规律为己任的史学,才是科学的历史学,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被认真对待。有的人把它作为被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所否定的、不能反映历史实际的、大而空的宏大叙事之一种进行批判。庞卓恒先生的《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是用于研究生教学的教材,但却没有得到广泛讲授。90年代以国学热、“南北二陈”热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史学思潮,成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含有全面反思学术价值取向的意义,基本路径是回归传统,却是不容置疑的。不要宏大叙事,放弃对历史规律的探讨,使中国史学界丧失了在“五朵金花”、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长期延续、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中西文化的对撞与冲突等讨论中曾经有过的气势与影响力。目前在一定范围内流行的文化史观方法,在文化基因的不同中寻找决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在事实层面是有说服力的,但由于只能将产生不同文化形态的原因追溯到不同的民族性格,而不是如唯物史观那样追溯到生产方式,其理论性并不彻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成了社会主体的多元化,历史学也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存在以下形态:从目的看,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史学、增加学科知识的史学、满足市场需要的史学。从方法看,则有考证史料的史学、总结经验的史学、发现规律的史学。从叙述方式看,有事实陈述性史学、概念分析性史学、理论概括性史学。历史科学是分层次的,功能也不相同。推崇实证主义史学,轻视其他史学,是不对的。实证主义史学是一种以判定史料、事实真伪,并以历史事实陈述为目的的史学。运用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史学,是一种概念分析性史学,它以类型归纳法整理事实,说明某一历史事物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要求将事实整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从中发现事实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历史与未来的联系,揭示出历史的规律。历史学的多元化是客观存在,每一种史学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并不是每一种史学的科学价值都是相等的。

事实上,实证主义史学以弄清事实为目的,从科学研究的规范讲,它处于形而下层次,它的科学性体现在技术层次上,是一种技术性史学。实证主义史学不重视价值判断,这使它虽然提供的产品很多、很快,但在更新历史观念方面少有作为。研究历史规律的史学,其科学性体现在形而上层次上,是一种理论性史学。有的人批评宏大叙事根据观念的需要剪裁史实,不能完整地反映历史,是欠缺哲学思维的。宏大叙事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思想的考察”,它的目的主要是表达出对历史过程的概括,完整地叙事不是它所追求的。宏大叙事力图表现的是人类对于历史普遍性的探究。通达地表达观念,而不是完整地叙事,正是它的优点,而不是缺陷。认识历史存在的普遍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自人类诞生以来持续至今。从“万物有灵论”的出现到现时代的《历史的终结》和《马克思的复仇》,一直未曾中断。认为分析历史哲学一出现,思辨的历史哲学就被代替了的观点并不准确。当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时,宏大叙事就会应运出现。21世纪产生的生态历史观(文明观)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在概念性史学中,为了更好地说明历史的本质,也是放弃了对事实的完整叙述的。如韦伯用传统类型概念进行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整整一部《中国的宗教》,没有出现一个历史事件,也没有一个历史人物登场,但却没有人对此进行过有如对唯物史观那样的批评。正如在自然科学中大量的科学工作是技术性的,而原创性的理论科学较少一样,在史学研究中,也是实证史学作品很多,而思想性作品较少。这是正态的分布。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中国通史的教材编得很多,但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却是独一无二。

今天我们倡导马克思主义史学,理由是它的科学性处于历史科学的最高层次。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价值阐述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追求目标,在当前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规范是:关心社会现实的重大问题,努力发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围绕劳动者阶级的解放问题形成题材;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过程;以理论叙述方式表达历史观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以研究历史规律为己任,其生长点在哪里呢?我认为它应当在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上得到表达。即围绕这样两个问题而展开:第一,在当代世界历史潮流中,即全球化趋势中,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在传统与现代的转换中,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感到运用西方现代化理论,不足以阐明这一历史必然性,尽管它可以提供某种参照。因为近代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必然性,西方现代化理论是无法阐明的,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却正是从近代开始的。福山的《历史的终结》,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历史叙述,我们对历史进程的概述,不能和他一样吧?同样仅仅用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也不足以完全阐明这一历史必然性。因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不可能建立在泯没中华民族个性的基础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市民社会与国家互动的现象,它是通过高度整合的国家、社会大一统的过程得到表现的。这在韦伯关于中西城市的对比研究中可以看到。从唯物史观是今天唯一还有生命力的历史观的认知出发,我们认为,唯物史观是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必然性的理论基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排斥现代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而是需要把它们也整合于其中。

有人担心,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理论指导作用,会不会使中国历史学脱离世界历史学的潮流,而无法与国际接轨?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看:中国历史学不仅应当跟上世界的现代化潮流,更应当与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话、合作。这也是中国历史学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世界史学中是有同行的。我们在阐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时,就可以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所阐发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问题对话。全球史权威梅格纳德·德赛最近出版的《马克思的复仇》是一个证明。他在谈到资本主义为什么还有生命力的问题时,就同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相关。德赛曾谈到,欧美国家的工人阶级纷纷“要求为自己的高收入的工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其目的是要“享受”“发达资本家国家的繁荣”。为此,他们反对自由贸易,理由是“自由贸易会把蛋糕转移出去分给其他国家的低收入工人”。②这就是基于唯物史观所做出的分析。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曾将世界无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处于发达国家中的无产阶级,一个是处于边缘地区的半无产阶级。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无产阶级化的过程,半无产阶级的存在,使资本主义保持了生命力。这个分析也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其运用唯物史观所进行的历史分析也是深刻的。

实证主义史学认定过去是一种客观存在,主张反映历史的客观性,但由于排除了观念的假设作用,使之缺乏认识主体的导向,只能以独断论的方式进行判断,无法对历史客观性做出有效证明。正是在这一点上,它被认为具有实在论倾向,受到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的批判。但成为悖论的是,这种批判却导致实证主义史学思潮的扩散。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阐述了历史认识主体的自主存在性,揭示了观念如何独立于现实的机制,表述了历史叙述形式的过程,有助于历史观念的更新。这对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有借鉴之处的。

唯物史观理论目前在中国历史学界的处境,有点像马克思时代的黑格尔哲学的命运。当时正值黑格尔哲学流传了半个世纪之时,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文化学等等不断出现,人们争相以放弃它为快。但马克思、恩格斯却肯定了黑格尔。也大约是唯物史观在中国史学界普及半个世纪后,发生了相似的情形。这和中国目前还处于现代化的初始阶段相关。由于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还不充分,现实世界中的相互联系还没有得到完全展开,人们的思维还会受到形而上学思维的支配。这极易产生用非此即彼方式看问题的倾向,出现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的问题。概述历史的过程与趋势,阐明历史的规律与意义,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这只有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才能做到。回应分析历史哲学、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念的挑战,吸取其合理成分,完善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必将使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获得更大的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02页。

②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9—330页。

标签:;  ;  ;  ;  

开展学科对话促进史学发展&对当前史学观念两个问题的分析_客观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