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点中学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视了物理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但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
知识既可以成为创造力的翅膀,又可以成为创造力的羁绊。传统课堂教学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在知识的传授上一直侧重于教师讲授,学生静止地接受那些满意的结论。从创新学习的角度看,面向过程动态地掌握知识才具有创新价值。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基本含义,更重要的是能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相互联系,即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知识的点、线、网交织构成的知识结构,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这样的知识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活的知识,才是能够用以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所面临的学习任务与问题的知识。
在现行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在注重了知识的过程教学的同时,对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明显不够。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陈旧的速度加快,使得一个人在今天学习的知识,几年后就会过时。因此,学会学习、独立探索就成为21世纪新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切实加强创新学习方法的传授,把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交给学生;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前备课要兼顾学法,课堂教学要渗透学法,课后辅导要点拨、强化学法,使学生学会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广泛地、有针对性地学法指导,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
例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的教学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下列过程的教学。
(1)简化模型:把行星绕太阳所做的椭圆运动近似的视为圆运动。
(2)运用规律:根据圆周运动的相关规律写出动力学方程
(6)提出猜想:在研究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时,依次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 由于所有行星都是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且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与其周期的平方之比均等于常量K,所以常量K应与太阳的某种因素相关。
猜想2 一方面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的大小相等,即
另一方面考虑到:既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与行星的质量m成正比,那么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F′也应与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
(7)确定常量,在上述两个合理猜想的基础上确定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与太阳质量m′间的关系为
其中,G是与任何因素均无关的普适常量。
(8)给出公式:由此可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为
(9)合理推广:把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广到质量分别为的任意两个质点问,为
(10)实践检验:经过包括著名的“月地检验”在内的大量检验,上述推广得到肯定。
(11)最终概括:至此概括出“万有引力定律”。
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重在对万有引力发现过程的分析,重温了前人的思维过程,涉及抽象、应用向心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合理猜想、归纳、合理推广、实践检验等科学思维过程。
二、教师重视了问题教学,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够
矛盾、困惑的智力背景易引起学生的探求倾向,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老师都能设计大量的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起到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活”起来的作用。
但有些老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片面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提问,会忽略学生的个体适应性,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因而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因此,教师一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好“提问”的示范:各模块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这一类情形下可能产生哪些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二是充分运用“问题情景法”、“探究发现法”等创设“发现情景”,通过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入到“探究、发现、提问、解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角色活动。三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在初次接触教材时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在深入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提问:可以在教学结束前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提问;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提出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2 在讲“力的分解”一节时,可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取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易断还是两根线易断(如图1所示)?学生肯定地回答是一根线易断,但实验演示结果却完全相反。用一根细线可将祛码稳稳地提起,而用两根同样的细线(故意使两线间有一较大夹角)提砝码时,细线断开了。
图1
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起来,问题意识很自然的就会产生。
三、重视了对教材一定的重新处理,但深层次挖掘创新不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是点燃学生智慧的明烛,激起学生创造的热情。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基本的内容,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各种教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科学地构思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巧妙地将相关学科知识引入教学,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地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
例3 在“变压器”一节理想变压器原理的教学中,可将教材做如下处理:
(1)按如图2,要求学生分析:副线圈中有电流吗?并要求学生用实验验证,
(2)讨论:为什么副线圈中的电流很小?如何增大电流?如何实现?
(3)用铁芯将磁场进行约束。闭合?不闭合?并用实验验证
图2
(4)设计得出变压器模型
四、重视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对常规的实验教学有削弱的趋势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在认知方面具有单侧化特征。左脑擅长于语言信息加工和抽象逻辑思维,右脑擅长于表象信息加工和发散思维,左右脑功能的和谐发展与协同活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中学教育长期普遍存在着只强调利用左脑功能、鼓励左脑活动的单一化倾向,教学过程大多偏重于学生的语文和逻辑训练,使右脑功能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已引起了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老师们都能使用多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电子媒体),甚至自编自拍电视录像应用于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那些媒体中,语言文字媒体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直观教具能够以直接的具体事物给学生较强的感性认识;音像媒体依靠画面和声音符号能够给学生以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感官刺激;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利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视听信息符号,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机”操作的交互,从而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常规媒体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不足,实现对学生右脑功能较大限度地开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