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教育思想探微论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教育思想探微论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教育思想探微

任兆妮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摘 要: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其著作《政治学》中蕴含着教育阶段观、教育政治观、全面教育内容等丰富的教育思想。由此,本文主要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以指导我国当代教育。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共有8卷103章内容,其中,他在第七、八两卷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对其教育思想概括如下。

我国地域广阔,而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区别,在农村地区,还没有建成完善的污水收集与排放系统。在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建立了排水管网,但是无法将生活污水与地表水进行有效隔离,即便收集在一起也不能通过科学处理方法将其再次排入水体中。此外,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还比较滞后,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生活垃圾,这也导致大部分排水管道被垃圾堵塞,导致污水得不到有效排放。

一、教育阶段观

亚里士多德按照不同年龄应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把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他认为,教育是“效法自然”,在对教育作实际划分时要根据自然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他的教育阶段观是建立在灵魂学说基础上的,他在《论灵魂》中根据植物、动物和人三大类生命实体,将灵魂相应地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植物灵魂是灵魂最低级的部分,主要功能是消化繁殖;动物灵魂也被称为“感性灵魂”,是灵魂的中间部分,除了具有植物灵魂的功能外,还具有感觉、欲望和位移的功能;人类灵魂是最高级的部分,除了具有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的功能外,还具有理性思维的特殊功能,也被称为“理性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身体是先于灵魂发展的,非理性灵魂要先于理性灵魂萌发,与之对应的体育、德育、智育也应该按照这样的先后次序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婴儿期至七岁之前的儿童期。他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容易受到外物影响,因此所受的教导要在家庭中进行。立法者要在全邦严禁一切污秽的语言、图画展览和戏剧表演,防止儿童耳濡目染。在儿童5岁之前不教授他们任何功课,或让他们从事任何强迫的劳动,主要进行身体锻炼和游戏,游戏要安排妥当,以模仿自由人的各种事业和任务为主要活动内容。5岁之后,就可以旁观别人正在从事而他们以后也要从事的各种事业和工作。

推荐理由:下午茶时间,十多名女友聚会饮茶,话题都是男人。她们把自己的爱情经验与女友分享。莎塔碧以一贯的温馨亲切的故事技巧,把十个女人的爱情经验描绘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西方文明社会,还是在莎塔碧的故乡伊朗,男女地位悬殊所产生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各种严肃的话题,透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叫人百般回味。

亚里士多德在研究集体教育阶段的思想时,思考了三个论题,即是否应该为少年教育设立一些规程,少年教育应该由城邦专管还是私人各自负责,教育规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和内容。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政治观就蕴含在其中,与其政治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教育政治观

集体教育阶段又分为少年期(7至14岁)和青春期(14至21岁)两个时期。7—14岁开始进入学校学习,主要是接受德性教育;14—21岁主要进行理智训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美的心灵,锻炼强健的体魄是为了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道德情感的重点是培养有德性的灵魂。”[1]因此,少年期的德性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阶段,是包括读写、绘画、体育和音乐等诸多内容在内的综合性教育,为第三阶段的理性教育引导方向。第三阶段的理性教育主要是包括文学、修辞、天文、几何、哲学等在内的理智培训。

关于第二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不能是各家的私事,应由城邦负责。一是对整个城邦公民的教育是为了实现公民性格与政体相适应这一共同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全邦共同的,因此教育应该由国家考虑,公民要遵从相同的教育体系。“如何着手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国家应当考虑的事情。”[3](P208)柏拉图在《法律篇》卷七中也阐述过相同的观点。可见,教育要实行一致的方案,不能由各个家庭决定教授的内容。二是公民是城邦的一部分,因此公民教育是城邦的公共要务,要由城邦统一负责安排。

关于第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制定规程,而且立法者最应关心的是少年教育。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如果城邦不重视教育,其政治将会破灭。教育能培养公民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创立什么样的政体,公民的性格是建立政体的动因,也是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城邦一旦确立,就要经常教育公民使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性格。只有公民性格与城邦相适应,城邦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及其生活方式。同某些目的相符的全邦公众的政治性格(情操)原来为最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2](P406)二是如同只有经过先行训练和相当复习人们才能使用和掌握一项技能和技术一样,公民要经过教育训练,才能与城邦相适应,最终成为城邦的一分子。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进行《水调歌头》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关于文章的图片资料,然后课堂初期通过多媒体投影进行展示,并且配上相关的音乐,让学生的视觉感官受到强烈冲击。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教育内容:读写、绘画、体育和音乐

现行教育规程中的基础课目有四门,即读写、绘画、体育和音乐,其中读写和绘画是有实际效用的实用课目。亚里士多德用一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用三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音乐,主要围绕音乐学习的原因、音乐的传授是否应该由儿童自己演奏和歌唱等问题展开,对读写和绘画论述较少,因此,本文主要对体育和音乐教学进行分析。

关于音乐学习的原因,亚里士多德介绍了人们对音乐作用的三种认识:一是为了娱乐和休息;二是陶冶情操,对于人生的欢乐有正确理解;三是对心灵的修持有益。他认为,教育少年的目的不是娱乐,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是要付出努力和辛劳的,并不是娱乐。关于有人认为学习音乐初始可能会有疲劳,但等学有所成就是娱乐了,亚里士多反驳到,那何必要教育少年自己演奏,让他们多听音乐,一样可以陶冶情操。针对音乐学习可以实现心灵修持、理智成长,旨在休闲,他同样驳斥到,可以通过聆听歌曲达到目的,不应该烦累自己弹奏。

关于体育训练,“亚里士多德并不认同忒拜仁将少年儿童当作运动员般训练的体育训练方式,也不认同斯巴达人试图通过严酷训练来培养少年的勇德做法”[1]。他认为,身体训练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前提和基础,在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时,要首先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体应有的和正常的习惯,要遵循适当原则。“在发情年龄以前的儿童应教以轻便的体操(竞技);凡有碍生理发育的剧烈运动和严格的饮食限制都不适宜。”[2](P415)对儿童进行具备运动员习性和本领的剧烈锻炼,会损害儿童的体质,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体育训练能培养人们勇毅的品格,但不能只把培养这一种品德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体育训练只是人们达成目的的手段。

盐酸度洛西汀工作用对照品(批号:20170509,含量 99.86%);α-萘酚(杂质Ⅲ),批号为 20160628;(3s)-N-甲基-3-(1-萘氧基)-3-(3-噻吩基)丙胺[杂质Ⅴ(3-异构体)],批号为 RO32WO,USP 标准品;(s)-4-{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基]氨基}-4-氧代丁酸 [杂质Ⅷ(N-琥珀酰度洛西汀)],批号为RO32XO,USP标准品;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自制,批号为 T170901,T170902,T171001 及 T171002。

关于教育的性质和实行这一问题,亚里士多德指出,很多实施教育行为的教育者对教育是应该偏重人生实用的业务还是注重善德的培养,是存在分歧的。对公民的教育,依照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宜自由人的教育和不适宜自由人的教育,凡是那些降低自由人的人格,不利于善德培养的技术或学习,是“卑陋”的,要远离。即使在自由人能学习的课目中,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以不妨碍身心健康为标准。当然,他也没有否认教育应当包括实用且必需的课目,但不应全部归纳到里面。

随后,亚里士多德重点讨论了音乐学习的一般问题,即音乐的传授是否应该使少年自己歌唱和演奏。他认为,少年应该出场演奏,但演奏的目的是培养其对别人演奏的鉴别能力,不是趋向乐工地娱乐他人。当他们年长到能够欣赏音乐、分辨雅俗时,就不要登场了。关于人们对音乐学习中玩物丧志、品质鄙俗的责难,他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别是对参加演奏应以何种程度为限,学习哪些歌词和韵律的欣赏,选择授以何种乐器。针对第一个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教育的程度应以不对少年成人期的事业造成障碍和不让他们形成匠工习性为限。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不能安排职业性竞赛中所演奏的节目和近世比赛中的表演。对于歌词和韵律的选择,他认为不同的乐调有不同的运用,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音乐教育上,要与“中庸、可能、适当”三项标准相符合。关于乐器选择,他认为要选择能在音乐方面和其他学术方面助长智慧、促进理解的乐器,要排除任何职业训练的方式。

认识老林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中。确切地说,是热心的朋友撮合了他们的结识。老林并非姓林,而是姓吴,吴天成。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吴总看中了一块地,想开发成楼盘,就请摄影圈的朋友帮忙做一份宣传册页,朋友就介绍了他。身兼摄影家协会秘书长的许振平自己有家平面设计公司,靠着本地人脉资源,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几杯酒下肚,两人就有了相见恨晚的好感。买卖谈成,心情舒畅,加上吴总的睿智风趣和许振平有着相似之处,两人当下就称兄道弟起来。吴总长一岁,为兄,许为弟。

四、结语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于古希腊时期的奴隶制社会,不可避免地具有奴隶社会的阶级特征。他的教育观是其政治思想的产物,他把教育当作实现理想政治的工具,认为教育作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的公共事务,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相应的教育体系。他重视教育,认为教育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他根据人的发展划分年龄阶段,首次提出教育应“效法自然”的原理,把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制定对应的教育任务,按照人的身心发展来实施具体教育内容和方法,主张在学习过程中遵循适度原则。在教育内容上,他既肯定了具有实用效果的读写、绘画和强身健体的体育训练,同时也强调了集娱乐、陶冶情操、操持闲暇功能于一体的音乐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由于受时代和阶级属性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但其中也存包含着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部分,值得深入挖掘并运用于当下。我们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吸收其教育思想当中的精华部分,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释

[1]王洋.乐教与城邦政治: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八卷初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9-0189-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9.081

收稿日期: 2019-09-06

基金项目: 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099)。

作者简介: 任兆妮(1988—),女,山东新泰人,江苏开放大学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教育哲学。

(责任编辑:张红雨)

标签:;  ;  ;  ;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教育思想探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