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_吴瑕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_吴瑕

(武汉学院人文学院通识教育课部,湖北省 武汉市 430212)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缩小了世界之间的距离,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很多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思政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政工工作;思想政治建设;问题及建议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党和国家正在开展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思想政治改革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高校是为我国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它在思想上必须要和党中央保持着高度一致,而且政工工作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工作,它需要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了解别人的思想状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在处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如何更好地执行党的决议,以及加强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是每个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是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至关重要。

一、高校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了使我国高校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必须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各个高校职能部门在开展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个性化教育。对于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部门的特点,做好政治工作;对于一线员工,我们必须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政治工作,使政治工作更有效率、更个性化、更符合员工的需要。在党组织内部,有必要增加针对新形势下对员工进行分析的领导会议,做好政治工作。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政工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人员素养修养有待提高

新时期,党和国家要求高校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高校的政治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高校的个别政治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认识,党性修养不高,很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内心不愿意或者不想接受新知识。因此,他们不能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自身的修养一直停滞不前,无法跟上新时代的思想的变化,逐渐被时代所淘汰。

(二)政工工作稳定性不强

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高校政工工作的建设面临着很多问题,同时高校单位政工工作的建设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新思想的指导下,要不断提高政治工作者的整体工作能力,同时也要不断优化和加强思想认识。然而,一个高校单位的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复杂的项目,需要思政工作者更加有耐心和责任心。由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性比较强,往往需要更多的经验来指导实施,在高校的政治工作建设中,容易出现政治建设人员流动性大,政治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三)制度不完善

高校单位政治工作的建设,要求高校的政治工作者,无论是干部还是大学生,都要有正确的思想指导,然而一些高校政治干部存在严重的个人偏见问题,对基层员工和基本条件缺乏研究和指导,以及没有充分了解个人的工作岗位和重要性,没有积极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作制度方面,对思考政治工作的运行程序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党和国家的政策、基本路线认识不够深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工作的质量和特点没有全面的认识,这些因素将影响高校政治工作基本活动的发展和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从而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养

在高校单位政治建设中,首先必须重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政治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水平。为了提高高校单位的整体素质,要全面培养高校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意识、道德观念、技能和能力。一个高校的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与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敏锐感有关,在实际的交流活动中,政治工作者可以从各个层次的言谈举止中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在当今时代,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只有不断加强自我素质建设,才能提高自我意识和判断力。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实时性和方便性,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功能来实时更新有关党的最新活动以及学校相关的动态,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评论和转载。另外可以通过网上课程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的进修课程,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平衡学生的时间,往往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更加方便快捷。另外,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明辨是非的能力,主动抵制网上不正当的言论,绝不转发任何虚假言论。

(三)加强政工制度建设

在加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同时,高校政治工作的建设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更为重要。新时期高校的经营需要严格的制度管理,国家的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制度的约束,从而不断规范政治工作团队的行为。在高校单位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中,可以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为优胜劣汰的发展营造竞争氛围。同时,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机制,不断更新高校的用人单位,促进员工的自我学习。最后需要继续提高政治工作者的福利水平,提高他们为高校服务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无论高校发展到何种地步,人始终是高校的核心。在发展过程中,高校不断涌现出新的政策和理念,要发挥教师和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要让学生和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高校发展。其次,高校的发展与教师和学生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高校想要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首先要意识到大学生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新时期正在处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其中高校的政工工作改革是体制改革也是改革的一部分。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思政制度,从而更好促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忆宁,飞彩.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机遇与进路[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09):124-126.

[2]孟莉.高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作境况及挑战机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06):147-149.

[3]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D].山东大学,2009.

作者简介:吴瑕(1984.03-),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文作者:吴瑕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_吴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