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智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作用论文,智力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09)04-0146-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人际关系”三者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内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研究范域,在实践上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更新观念:凸显“主体论”、“同化论”、“独立论”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认真回顾与反思一下,却也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体论,即把受教育者单纯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客体,我讲你听,我说你做;二是灌输论,即认为受教育者没有什么主体意识,为了提高其品德,教育者只需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向他们硬性灌输即可;三是规矩论,即要求受教育者规行矩步,驯服听话[1]。为此,我们应当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第一,用“主体论”代替“客体论”。所谓主体论,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也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以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基础对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评价与选择,通过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吸纳教育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并将新知转化为新知行为。与此同时,受教育者还会以其行为反作用于教育者,形成双向反馈的互动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教育效果,就必须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地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
第二,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灌输的实质,就是不管受教育者头脑里有什么,总是填鸭式地灌输给他们,强制他们接受;也就是说,愿接受的得接受,不愿接受的也得接受。事实上,任何人的大脑里都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新学习的东西必须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即后者被前者所同化,新学习的东西才会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所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论。很显然,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就是教育者要顾及受教育者已有的认识水平,采取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方式,以便使新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深深扎根于相应的已有认知结构之中。
第三,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在这种规矩化的氛围中生活过来的。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就是鼓励受教育者大胆地独立思考,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与个人尊严,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能力;就是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呼唤着创新型人才。
二 拓展功能:由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转向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以往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是从宏观方面来考察,即从社会层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而忽视了从微观方面来考察,即从个体层面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中应当具有的地位和必然具有的影响力”,这当然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宏观功能的同时,削弱或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发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近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即是佐证。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定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和影响。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既是物和象统一的结果,又是物和象统一的反映。所谓“物象统一”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而它是人脑之“物”和客观现实之“象”的统一;其二,心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而心理反映的内容是主观的,因而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之“物”和主观反映的心理之“象”的统一[2]。心理实质中的“物象统一”说明人的心理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简言之,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人的心理的实质,说明人的心理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和发展,与世隔绝的个体决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同时它也说明,外部的影响不但能够对人的心理发生作用,而且必然对人的心理发生作用。那么,作为有目的、有计划、专门化的思想教育也就必然具有影响人心理的功能。
因此,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从宏观上来说具有客观的功能,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在微观领域里,由于内容上的互相抵制或方法上的失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水平等等原因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受到各种阻碍或制约,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充分显示它必然影响心理的功能。我们应当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功能。也就是说,在局部范围内、在具体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当关切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个体心理的作用和影响。简言之,我们应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即由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转向,二者兼顾。
三 明确任务:将非智力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考察并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提出的历史过程,一会儿是培养“五爱”的国民公德;一会儿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一会儿是要求敢想、敢说、敢干;一会儿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一会儿是培育“四有”人才;一会儿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一会儿是培养“好公民”。所有这些都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但就是不把“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尽管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极为不妥的。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看,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使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获得完全并和谐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培养“和谐的人”、“完善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人”。其基本特征:一是身心健康,亦即心身和谐协调。二是在“心”的方面,归根结底,就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协调。众所周知,人的心理不管多么复杂,但不外乎两个系列,即认知和非认知,亦即智力和非智力。只有这两个系列处于和谐之中,整个心理活动也就会呈现出协调的状态。三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的人”或“完整的人”是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导的[3]。因此,为了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应当把培养非智力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其体系结构包含四项基本内容: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这四种品质中,心理品质居于中心和基础性的地位,而所有的心理品质都是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的“合金”或“共生”。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任务。
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其过程可概括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情感阶段、信念阶段、意志阶段、行为阶段。从这五个阶段看,它体现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融合与统一,即认识阶段属于智力范畴,后四个阶段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可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居于优势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并且,即便是道德认识这个智力因素,也只有借助于其他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认同、吸收和内化。毫无疑问,这也就是主张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的一项基本理由。
第四,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地位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把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活动,亦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但是,受教育者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具有这两个特征;同时,智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非智力因素,只有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去,智力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培养非智力因素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看来,培养非智力因素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都具有远大的理想、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等,那么,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四 丰富内容:增添非智力因素固有成分
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应当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项基本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大致存在着三种情况:一是特别强调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二是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三是根本没有心理教育[4]。正因为如此,必须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对它们给予同等的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时,把四种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品质结构,而且这种个体的品质结构是以心理品质为基础、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如图1)。
图1 品质结构图
由图1可知:
第一,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必须建立在心理品质的基础之上。任何心理品质都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而其他三种品质都是后天的产物。相比较而言,心理品质这块“合金”是稳固的,只有把它作为基础来培养其他三种品质,那三种品质才能逐步稳定下来;反之,没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那三种品质所构成的大厦是无法高耸入云的。
第二,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又必须以心理品质为中心。这就是说,心理品质应当渗透在其他三种品质之中,亦即那三种品质之中必须包含有心理品质的成分。这是因为,心理品质在那三种品质中都能产生促进或促退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品质会产生促进作用,消极的心理品质会产生促退作用。而且,只有当心理品质对那三种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时,那三种品质才能有效地形成并稳固下来。当然,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三者也都渗透在心理品质之中。就是说,不仅其他三种品质受心理品质的影响,而且它们三者也影响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稳定。
第三,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不仅与心理品质相互联系和彼此渗透,而且它们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彼此渗透的。换句话说,其他三种品质之间也常常会产生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作用,譬如积极的政治品质对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消极的政治品质对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产生促退作用等。
第四,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只有转化为心理品质,它们才会根深蒂固。也就是说,不仅其他三种品质的形成要以心理品质为基础、为中心,而且在它们形成之后,还要转化为心理品质本身。只有这样,那三种品质才会扎得稳,靠得住。为什么有不少政治品质与思想品质都“表现不错”的人,一到关键时刻,甚至于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卑躬屈膝、不过尔尔呢?就是由于这些人的政治品质与思想品质是浮在表现上,既未扎根于心理品质,更未转化为心理品质。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强调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而不重视心理品质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那么,我们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最多只是完成了一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并把它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四种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五 改进方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的思想,而人的思想转变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但是,无论运用何种知识,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尤其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知识。譬如,要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学习和运用非智力因素中关于需要、动机和情感等知识;要因人施教,就必须借鉴非智力因素中关于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知识;要培育公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在实践中培养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形成道德习惯。所以,掌握非智力因素知识可以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
从现实层面看,世界是千差万别的,人的性格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考虑到每个人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一些人是急性子,喜欢直来直去,假如某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他们的工作时拐了几个弯,还没有把要说的话全部说出来,他们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说不定会不辞而别。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遇到这种性格的对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采取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的方法。反之,当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慢性子时,这些人经不住直截了当的批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再如,有些人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当思想政治工作者向这些人宣传某事的利害关系时,必须把正反两方面都提到,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信服你所讲的道理;而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对象就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讲做事有什么优点就行了。同时,工作对象的情绪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对处于喜悦、兴奋状态的对象提出较高的要求,就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向处于烦恼、忧愁、悲痛状况的对象提出要求,往往会得到否定的回答。甚至年龄、性别、职业等对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影响,因而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也要因人制宜、各有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掌握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才能做到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另外,对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偏见:做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什么方法可言,只要有了经验就会做好的。这种观点不但是不对的,而且是有害的。事实上,只要稍有些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人都懂得,经验和科学并不是一回事。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整套原则、方针、方法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行之有效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又符合心理学学科原理。其实,过去我们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凡是方法对路或效果好的,一般都是符合人的心理状态的;凡是方法不对路或效果不好的,往往也都没有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做。这说明,过去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大多都是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做的,只不过是自觉或不自觉罢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非智力因素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做法,进一步加以概括和总结,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并上升到方法论层面。
六 和谐发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其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关键。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综合状况,既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注意、想像等智力因素,又包括意志、情感、气质、性格、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可见,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关系密切。也就是说,培育和养成优良的非智力因素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端正思想路线。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现象,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辩证法提供了科学论据。譬如,心理学研究心理、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心理现象对客观事物的依赖性,研究外界的客观事物怎样引起脑的活动而产生心理现象等问题。这些科学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也指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迫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5]因此,学习有关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肃清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艰巨、复杂,做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不否认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迅速、全面、正确地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较强的记忆力有助于熟记各种必要的材料,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出色的思维力有助于科学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但是,如果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很难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例如,顽强的意志,有利于克服各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的;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精神饱满,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坚定的信念,可以使教育者饱含激情;优良的性格,有助于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等。可见,通过非智力因素理论学习和实践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既可以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又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科学方法,扬长避短,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
可见,非智力因素理论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了解自己的思想产生及其变化规律的钥匙。并且,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就能摸透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就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比较准确地做到点子上去,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思想政治工作的差错。
收稿日期:2008-04-12
修回日期:2009-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