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中事故及处理论文_李建平

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中事故及处理论文_李建平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滨河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在经济政治上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的稳定的供电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相关的电力部门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来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需求,逐渐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电力行业运行的效率,解决的电力系统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带动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拥有强力的科技与经济支持,调度水平逐步提高。调度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电力系统在操作和运行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保证系统以及使用者的安全,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电量。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真正的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享。使得真个电力企业可以在节约资源成本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工作效率以及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事故;处理

引言

科技越来越进步,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不得不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现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着信息技术、微机技术等科学技术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因此,现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但是在目前的使用中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还未能解决,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做了一定的研究,针对现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特点

电力自动化的实现,其基础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采集,并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监控。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需要依据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才能够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电力调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由于科技水平的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实现,其主要方向就是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可以试试电力系统设施的监控和语境,所以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减少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的几率,能够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因此,实施电力调度自动化能够提高电力服务的质量。

2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事故分析

2.1系统平台与硬件平台的兼容性问题

众所周知,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依托计算机存在并运行的,是计算机中的软件之一,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国内的调度自动化系统选用的计算机有HP、DELL、BIM等几种,对于RISC的小型机器,各自都有自己专用的操作系统,而对于CISC的机器,一般选用Windows系统。出于稳定性、安全性考虑,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大多选用RISC的机器,导致计算机系统与软件出现兼容性问题,必须根据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适应性改进,更需要考虑计算机升级可能带来的各类问题。

2.2通信数据传输的问题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通道的错误,达到波特率上限,模块故障这三个方面,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由于数据传输是一种信号的传输,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因此在检查故障的过程就相对来说比较难以处理。数据传输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交流,发生问题时我们可以先采用专门的工具检查传输通道,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再决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不同的传输模块和接入模块共同组成了通信设备。每个模块都有自己专属的信号灯来显示模块的正常运行与否,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指示灯来确定通信设备的哪个模块发生故障,进而进行解决。在模块发生问题需要进行换新的时候,新的模块需要和旧模块的型号保持一致,而且各项参数的设置也需要与旧模块相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完善问题

近些年,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已经不单单的局限在SCADA功能方面,开始朝着负荷预测、网络拓扑等方向发展,甚至要求系统具备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这导致电力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与应用需求出现越来越大的差距,如果系统不尽快的进行功能完善将会为更先进的系统所取代。

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常见事故的处理措施

3.1分站设备

针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内分站设备,即为“RTU”,借助监控软件,实现对电力系统整体化数据监控和数据采集、信息传输等工作,并通过数据指标、电力系统间相互对应的优势,以仪表、显示器的选择,辨别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同时对故障点进行精准定位。若电力调度环节分站设备发生故障,则系统可立即发出预警信号,而检修人员可按照数据反馈结果,对系统运行状态予以科学考究,以此精准判断故障大小、位置等。其中,遥信数据显示结果作为判定电力调度是否正常的关键指标,而因其制约因素相对较多,易遥信故障,如接触不良、电磁波干扰与机械故障等,即只有在制约因素合理把控与解决的基础上,方可降低遥信故障率。

3.2积极引入新技术完善调度自动化系统

针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可以通过引入中间件技术的方式加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力调度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之间加入中间件,实现两者间的连接,使得电力调度系统不直接与计算机系统对接,而是与中间件对接,能够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提供适应的开发、运行环境,消除两者间的兼容性问题。

3.3数据库连接

想要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数据库的连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不可取代的一种技术,所以,对于数据库连接实施健全和升级,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高,能够令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更加科学。在现实的操作中,可以将数据库方式病程消费者需求的数据库方式。同时,应该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实时的更新和丰富,力图实现符合消费者要求的数据库。应该使用质划分的模式,对数据库进行拟定和连接,帮助其进行字段数据的直接录入和读取,同时应用数据链系统,也就实现了对于电力调度系统信息的读取。应该不间断的对数据库功能进行健全和升级,以不断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3.4双服务器结构

在我国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当中,双服务器结构是其主要的服务方式,应该对此种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其目的在于对系统的数据传送以及辨别的功能。主要的升级方法是:对服务器进行安装,然后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如果想要对信息的使用价值予以提高,那么应该对信息的传送进行定期的传输。二者的连接能够有效实时的为消费者提供数据和信息,同时消费者可以对信息实施判定。另外,可以使用主通道和终端对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送,使用查找功能对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和判定,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进而实现不同通道之间实施信息的传输。

结语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许多企业和技术人员员往往会忽略对于故障问题的排查和修复问题,从而引起了一些非正常的停电或者不安全事故,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许多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不断更新,加强实践,更好的符合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宁,常宇锋,杨伟杰等.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调度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258.

[2]洪建林.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调度故障与处理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34(12):92.

[3]王蕴,孙静,闫卉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通讯世界,2014,23:191~192.

论文作者:李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中事故及处理论文_李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