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省立南院> 福建 福州 350028)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治愈宫颈癌患者治疗当中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需要进行治愈宫颈癌切除术患者14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以及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前后,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对于缓解治愈宫颈癌切除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当中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宫颈癌;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221-0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1]。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2]。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3]。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改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在临床上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做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患有宫颈癌并接受了子宫全切手术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患者的年龄在30~6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岁。采取随机实验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两组患者间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治愈宫颈癌大小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妇科常规护理措施。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强化心理护理措施。强化心理护理是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以及言语。让患者感受到护理工作人员的关心,使其得到情感支持上的满足。用满意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来博得患者的信任[4]。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对于患者带来的影响,向其告知手术只是为了治愈宫颈癌,对于相对年轻患者向其讲解采取的手术方式,将子宫全切,卵巢仍然会有保留。向其介绍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告知其采取的手术方式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消除患者多余的心理担忧。另外,根据具体情况向患者讲解采取的手术方式以及一定的手术操作细节,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担心。术前患者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疾病状况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过大,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治疗的表现。如果不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患者往往会出现对于治疗的怀疑心态,这将对治疗产生很差的负面影响。因此,手术前,护理工作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家庭状况,个人受教育程度等作出相应的心理干预。主要是通过有效的交流方式来减轻患者内心产生的过大压力。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适当向患者介绍选择的治疗方式方法,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讲解手术的优点,消除患者因为恐惧手术而产生的对于疼痛过于担心的状态。此外,也可以向患者讲解一些术后促进康复的知识,从侧面来增加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提供优质服务,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心中过多的担忧[3]。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访视时,要着装统一,仪表整齐,为患者提高良好的护理环境。
1.3 评定方法
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量表(SAS)与抑郁自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问卷信息,评定抑郁和焦虑各有7个项目,其中肯定存在症状的为11~21分,症状可疑的为8~10分,无症状的为0~7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状态显著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抑郁状态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
表1 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比较
*
3.讨论
宫颈癌目前发病率位居女性癌症首位,患者的年龄分布呈现双峰状态,在35~39岁与60~64岁之间为子宫癌的发病高峰。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对于病人的康复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引导患者培养早睡习惯,为患者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向探访的家属以及朋友讲清休息对于患者的重要性,最好在晚上22;00前结束探访,以便患者休息。若是患者出现难以入眠的情况,可酌情给于助睡眠类药物。
应用QOL医学新模式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应该对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方面提起足够的重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宫颈癌患者是较特殊的患病人群,不仅仅要治疗疾病和延长生命,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方面的变化,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尽力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需求,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恢复健康。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晓春.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的影响及心理干预[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140-141.
[2]李敏,郭晓青,谷祖善.100例子宫切除后性生活质量的临床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14(1):13-14.
[3]王建六.全子宫切除术对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6(4):242-244.
[4]文仲勇,黄浩.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6(12):645-648.
论文作者:毛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心理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方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