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高考试题简析_报秋论文

1998年高考试题简析_报秋论文

1998年语文高考试题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考试题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大题

这部分考查“语文知识和运用”、“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其中包括语音、字形、词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语言的连贯、标点、作家作品、文学体裁常识、文化常识,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题量增加到15个小题。其中第1、2、11、12、13题考查的能力层级为A,第14题能力层级为B,第3、4、5、6、7、8、9、10题能力层级为D, 第15题能力层级为E。

第1题,考语音。答案是A。“差”有四个读音,A 项中的“差”都读chà。前两个词语中的“差”,当错误讲,后两个词语中的“差”是副词,作尚、较、稍微解。B项中“押解”的“解”读jiè, “解数”的“解”有jiè和xiè两种读法,其他两个词语中的“解”读jiě。C项中的“边塞”的“塞”不读sè,当读s ài 指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其他读sè,堵的意思。D 项中“提防”中的“提”读dī,防备之意,其他都读tí。

第2题,考查把握字形的能力。答案是B。“人情事故”,是“人情世故”之误。“世故”,指处世经验。“人情世故”,指处世为人的方法、道理。而“事故”指生产上、工作上发生的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第3题,结合一定的语境准确选用词语。答案是C。“不止”是继续不停的意思。“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①句中的“更”字,提示了语境,应和“不只”配合,构成递进关系。“正确”指言行符合道理。“准确”指结果符合预期。②句中的“预”字,提示了语境,后边用“准确”为宜。“耸人听闻”和指故意夸大了事实使人震惊,“骇人听闻”是已发生的坏事,让人震惊。③句应该选后者。

第4题,考查的多是关联词语。答案是A。“相反”作为插入语,在两个句子中,起递进作用或转折作用,它的后面必须用逗号。因此,排除D项。“即使”表示情况是假设性的, “虽然”表示的情况则是事实。根据语境,应排除B项和C项。

第5题,考查成语的使用。答案是D。A 项中的“望其项背”意思是赶得上,比得上。在这句中应是“不能望其项背”。B 项中“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此处应用“殚精竭虑”。C 项中“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用在消费者身上显然不对。 D项成语“拭目以待”形容等待事情的实现,用词正确。

第6题,辨析病句。答案是D。A 项“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犯了逻辑上的错误。B项是一个反问句,这个句子中共有三重否定, 结果就否定了需要学习雷锋。C项“威慑”的意思是用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前面再用“令人”就重复累赘了。D 项“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的表述是正确的。

第7题,重点考句子表意的明白与否。答案是C。A 项因语序不当造成表意不明,可以调整为“这个精致的灯笼好作为礼品赠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B项和D项同属于因句子的结构切分不同而产生歧义。对于“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与“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C 项中“差点儿”一词用在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没及格”)是指事情没有发生,即及格了,句意是明确的。

第8题,考查语言连贯。答案是D。①句中“身体魁伟”是一个主谓短语。“眉毛粗而黑”也是主谓短语,选用b 与后面的“两颊微微陷下去”一起,给人以统一连贯的感觉。②句中的b 将同类的事物放在一组说,而a则令人感到凌乱无序。

第9题,考查句子的排列与衔接。答案是C。四个选项都用了“以致”这个词,“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讲的原因而造成的不好的结果。所以应该先说工作中的失误,后说失误所造成的恶果。与上下文衔接紧密,自身顺序合乎逻辑的一项,当然是C。

第10题,考查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答案是A。 标点符号有三个作用——表示停顿、表示语气、标明语句的特殊性质,这道题都涵盖了。①的位置在后引号之外,决定了此处用逗号。又因“画人画鬼”和“高人一等’两个分句中间用了分号,所以②处应用逗号。“促织”是小说的篇名。故用书名号。最后一个句子的语气不是疑问,而是陈述,因此当用句号。

第11题,考查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答案是B。A项,《秋浦歌》作者李白。C项,《哈姆莱特》的体裁是戏剧, 此剧是沙翁“四大悲剧”之一。D项,《欧根·奥涅金》,又译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作者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

第12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是B。散曲,有别于杂剧, 它无宾白科介,用于清唱。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杂剧则是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一种戏曲艺术。

第13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答案是C。 “六部”是由隋代到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它包括吏、户、礼、宾、刑、工等。其中吏部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礼部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见高语第五册199页)。

第14、15题,考查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第14题侧重于理解,第15题侧重于鉴赏、评价。答案分别是B和C。第14题中A、C、D 三项对该诗的解说都恰当。D项中解说第一句“闲居少邻并”有误, “少”在这里读shǎo,意思是说李凝幽居的四周少有人家居住,这样就突出了一个“幽”字。现在将它讲成“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显然与诗的意境不符。

第15题与上题相关联。诗的首联描写幽居的环境——少有邻并、杂草遮掩。诗的尾联抒发诗人心中的幽情,揭示全诗的主旨——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C项与A项矛盾,赏析是不当的。

第二大题

这部分考查“文言文阅读”。文章选自《宋史·李若水传》,有一定的难度。测试的内容包括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古今词义。对句意、文意的理解和分析等。考查的重点不在于古代汉语知识,而在于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上。

与1996年、1997年试题相比,本部分减少了一道题,共七道题。

第16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是B。曳,音yè,拉、牵引的意思。上下文的意思是逼迫宋朝皇帝更换衣服,以此侮辱宋国。李若水护持皇帝,金人则将他拉开。

第17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答案是C。 ①至④句中的“以”字,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其中①句中“以”字表示原因。④句中“以”字表示工具。②句③句中的“以”字是连词,用法相当于“而”,都是连接状语和中心词。此题与1996年高考第13题相似。

第18题,考查古今词义的不同。答案是B。A项中“故事”在古代口语中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旧事,旧例(见高语第四册315页)。B项中的“首领”,在古代汉语中指头颅(见高语第二册327页)。 把“全首领”讲作保持高位是错误的。C项和D项侧重于从文化知识的角度来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都正确。

第19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重点考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试题中选择了“等”、“殊”两个词语。 “等”在试题中提供了两个义项:相同,一样;表示列举未尽。在此句中应作相等讲。“殊”是一个副词,是很,十分,非常的意思。试题用“特殊”进行干扰。

第20题,答案是C。②句考查的是文言句式。①句中的“遽”字,本来指通信的快车或快马,引申为匆忙,仓促。这个字没有“惊慌”的讲法。②句“奈……何”,是一个常见的文言句式,表示对……怎么样,怎么办。译成“为什么”是错误的。

第21题,考查对复句中各分句间语意关系的理解。答案是D。 正确理解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以准确把握句意为基础的。在做出判断以前,要分别搞清四个复句内部的语意关系。①句是承接关系,②句是转折关系,③句是假设关系,④句是并列关系。四个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此题与1997年第18题相似。

第22题,是对整体文意的综合考查,重点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是A。此题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①上书劝止为高俅举哀;②不畏金人的强暴,坚守气节;③拒绝仆人的慰解,尽忠尽孝;④性格刚烈,大骂敌人而死。在概括各层内容时,参入不正确的表述。如原文中有“章再上,乃止”的句子,表明皇帝是在李若水两次上书后才改变主意,停止此事的。而A 项说“皇帝当即接受他的意见”,这在文章表述上是错误的。

第三大题

现代文阅读这部分的命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考查项目的能力层级划分清楚。具体表现为第三大题科技文,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第四大题散文,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综合、鉴赏和评价。在第四大题中去掉了有关理解文章的试题,像1997年高考试卷中的第24、25题。这样就做到了考查目的明确,能力区别清晰。

第三大题的阅读材料,选自《参考消息》1997年12月26日转载的一篇文章,原文标题《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命题者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删节。

这篇材料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说明什么是转基因作物。第二段介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试种情况和试验的目的。第三段说明转基因作物可能出现的问题。第四段总结,指出转基因作物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全文是围绕着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这个中心展开的。

第23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对于文中提出的“转基因作物”这一新概念,应该从文章第一段把握。转基因作物是将外来基因植到作物中,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D项正确。A项错误在于“因环境影响”。B项错误在于表述不正确, 应为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C项则与文中“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相矛盾。

第24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画线的两句话,是对前一句话“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的举例说明。这两句话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A项说新害虫的出现与污染环境有关是不正确的。B项说转基因作物“无法对付害虫”。D项又说转基因作物“能抗害虫”, “又保护了一些害虫”,都是对全文的错误理解,C项是答案。

第25题,考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文意,才能正确地辨别和筛选信息。答案是B项。A项的错误在于对“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把握失当。C 项没有把握准文中的“可能”一词,另外“最大”与第三段中的“尤其”所表示的意正相悖。D项忽视了文中“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 还在于……”这个句式,错认为增产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

第26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能力,此题的内容涵盖全文,要求学生整体阅读,前后对照,理解分析。C项为答案。A项所提供的信息,从第一段中可以找到依据。B项的内容来源于第三段。D项的内容是对第四段语言的转换,反映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C项将有些专家的担心, 说成是“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则言过其实。

以上四道题,难易适中,各个选项干扰适度,并且客观性强。因此优于去年的试题。

第四大题

与1994年至1997年高考的第四大题不同,今年此题的阅读材料,没有采用一般社科类文章,而是选择了一篇辞情并茂的散文作品。之所以这样选择,是由于最近两年社会上对中学语文教学诸多批评意见的影响,可看作命题者的权宜之计。这样选择的好处有二:一是过去语文试题的文学性弱了些,现在提高了;二是加强了高考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使考试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

宋璞的散文《报秋》,作于1990年8月10日,原载《散文》, 1990年第10期,后收入《我爱燕园》一书中。原文有11个自然段,为适应考试的要求,删节了原文的第二段与最末段。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领悟、认识和情感。阅读散文的关键是什么呢?郁达夫说:“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篇·导言》)

试卷上的《报秋》,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至六段,第二部分七至九段。第一段,由玉簪花报秋写起,引发作者的惊异与怅然。第二段至第四段,以正面描写和反面衬托的方法来写玉簪花,主要表现它的“生命力极强”。第五段,过渡,由写花回到报秋。第六段,议论、收束。因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而怅然,乃至不安和焦虑。以上第一部分,写由玉簪花而引发的思考与情感。第七、八段,叙事。写兄长寄来朱敦儒的《西江月》词,作者吟哦朱词,得到启发,有所领悟。第九段,议论、抒情,点明主旨,即表达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第二部分,在内容上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和转折。作者在认识上、情感上有较大的波澜。可以说第一部分是铺垫,是蓄势;第二部分是重心,是主旨。

现代文阅读的目标,首先要求客观地把握作者的原意与文章的中心,在此基础上才能准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篇材料的阅读难点,恰恰在于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把握上,不少学生错选30题的B项, 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学生未能准确地、客观地把握作者的本意,可能有以下因素:一是材料本身的模糊性和干扰作用。如题目《报秋》的含义是什么,赞美玉簪花与文章主旨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二是学生对作者、写作时和相关背景缺乏了解,造成阅读的心理准备不足。三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上、客观上把握文章的能力有欠缺。教师分析课文有时主观色彩比较重,从积极的思想方面开掘较多。

第27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B级。 此题含两小问,第(1)句的答案在第一段,“我先是一惊, 随即怅然”与后边一句“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之间是因果关系。第(2 )句的题干提示要“联系全文看”,这主要指第一部分,这部分第一段与第六段互相照应,答案在第六段。这道题的回答属摘要式回答,须按字数上的限制,进行语言概括,即“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第28题,考查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C级。 本文第二段从正面描写玉簪花“生命力极强”的特点。第三段写自己没有侍花的闲情,并以此自嘲。而第四段起句说“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联系上下文,不难得出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的正确答案。反衬与对比,是课本中常见的写作手法,1993年高考第27题与此题相似。

第29题,考查分析文章表现形式的能力,C级。第(1)小问,“便”,同就,表示两年事紧接着发生,反复使用“便”,可以紧凑地连接起一个个节气,从而强调时光的飞逝。第(2)小问, “领取”的宾语先是“自己那一份”,然后是“秋”和“冬”,再扩大为“四季”,最后由自然到人生,即“领取生活”,所以说是层层铺开(或层层推进),逐步扩大地点明主旨。”此题学生在回答时没有审清试题要求分析这样写在表达上的好处,而对文章内容涉及、复述过多,这是不恰当的。

第30题,考查对文章分析、概括、鉴赏、评价的能力。E级。 所谓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研究;所谓鉴赏就是对阅读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并加以评论。B项对文章思想主旨的分析错误。D项“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对“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而言,“不要有非分之想”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F项“绿波”和“白帆”, 只是对玉簪花的比喻性描写,并且限于“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空间感、时间感,是空言虚语。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测试内容是中国名言警句的识记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层级为A和D。

与往年不同之处是去掉了写出文化常识内容的试题,增加了语言运用试题的量。反映了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考查的重视。

第31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识记。此题的题干有所变化,应引起注意。1997年以前,题干括号内标明“任选三句”,今年改为“只选三句”,询问命题负责人,回答:“只选”,是按考生所答的前三项给分,比以往的要求严格了一些。第一句选自古文,后三句选自古诗,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只是“此曲”(此乐)、“才露”(刚露)、“角”(脚)等处容易写错。

第32题,考查辨识语言运用的优劣,重点是简明。与往年的相关试题比较,此题考查内容单一,难度明显降低。其中①与②重复,可任去一个;③与⑥重复,但若去③,则④不通,所以只能去⑥;⑨与⑩重复,任去一个。一些考生错在⑦上,⑦有些重复啰唆,可以删除,但非“必须删除”。

第33题,考查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和句式正确表达的能力。D级。此题与1994年高考第22题相似,都是仿写句子,但1994年试题对句式的要求很严格,而今年这道题考的重点是比喻。例句的特点,先是比喻,再加阐释。考生回答中常出现的毛病有:一是比喻不恰当,二是阐释不合理,甚至前后脱节。正确的解题思路是:先思考和抓住“时间”的本质特征,再选择恰当的喻体,最后揭示喻体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考生答题时如果比喻不恰当,如“时间系滴答行走着的钟表”,“时间系诲人不倦的老师”,那后边的阐释也就难以顺畅了。此题难度不高,设计巧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第六大题

写作是一大一小两篇作文。1990年至1997年,高考作文一小一大共有七次。这七次的小作文中,说明表达方式一次,描写表达方式四次,记叙表达方式两次。 这九年的大作文, 记叙文一次, 议论文六次。1993年的大作文,写广播稿,既要记叙,又要议论。1998年的大作文,可任意运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完全淡化了文体方面的限制。总起来看,今年的作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发挥才能,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第34题,小作文属于情境作文。审清题目,领悟情境,合理想像,是写好此文的关键。

考生审题时,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只”字,思考妈妈为什么只洗了一只鞋?另一只鞋是谁洗的?文章的立意应放在小乐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思想教育及其行为的变化上。如:教育小乐的自立意识,培养小乐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品质,启发小乐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的认识,等等。

合理想像,应从妈妈此举的用意入手,设置恰当的情节。情节安排好,并且有曲折、有波澜为上等;情节合理或基本合理,但较为平直为中等;情节过于简单,甚至胡编乱造为下等。

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表达,小作文对表达的要求有二,一是语言方面,二是衔接方面。考生在记叙过程中,应该适当运用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让小乐有问、有想、有做。要力求做到语言流畅、生动。衔接包括接前境和接后境。接前,要求破题入境快;接后,要求合乎事理(例如不能刚洗完鞋就穿上)。总之,学生必须瞻前顾后,切情切境,衔接自然。

小作文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有:

1.审题不准确。没有写出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个中原委,没有写出小乐受到教育前后的思想和行为变化。

2.想像不合理,违背生活真实和生活常理。如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是因为另一只鞋里有老鼠等,令人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3.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词汇贫乏,不善修辞,或者平铺直叙,不善于展开描写。有的作文中错别字与病句较多,字体难看等等。

以上问题需要花气力,加以解决。

第35题,大作文。大作文的命题循着两个原则:一是猜不到题,题目有新颖性;二是有的可写,能写出来。具体说来,1998年高考大作文题有如下特点:

1.题材有较强的思想性。它贴近学生实际,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有心理承受力方面的经历和感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2.题目有较大的选择性。如果说这是一次命题作文,那么考生不仅可以从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还可以两个都划去,自己另拟题目。如果说这是一次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中却没有什么具体事实,只是提供了一个写作范围。因此,考生可以“赤着脚跳舞”,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3.淡化文体要求。往年高考作文或记叙文,或议论文,于是应试作文的某些套路随之日益形成并且被强化,其结果是抑制了生动活泼的文风。今年的题干中没有标明文体,只强调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只要求学生举出实例,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素质水平。

今年的大作文写作,考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认真审视题目,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如“坚韧”是坚固而有韧性;“脆弱”,是易折易碎者禁不起挫折,所以以“鸡蛋壳”为喻。这两词与“坚强”和“软弱”在内涵和使用范围上都有所不同。

2.认真看准写作要求。今年的写作要求有三个重点:其一要求以自我为写作的中心。那些只写别人,如古今名人的事例,或者通篇写“我们”、“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与经历,均属偏离题意。其二要求抓住“坚韧”、“脆弱”在心理素质上的意义入题,从心理承受力的角度记叙、议论、阐发事理。其三要求举出实实在在的例子。追求坚韧,战胜脆弱的实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面对负荷与压力,遭逢困难与不幸,受到委屈与伤害。选用的事例应该力求有典型性、现实性和新鲜感。

3.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应该如《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那样,“记叙能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能具体生动;说明能把握特征,语言简明;议论能论点明确,论据比较充分,论证合理”。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时,应做到结合紧密,过渡自然。

在阅卷中我们看到大作文中存在如下问题:个别学生套用过去的成文,穿靴戴帽,结果文不对题或者偏离题意。一些学生搬用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一引(原材料)、二摆(章观点)、三堆(事例、名句)、四联(自身)”,将作文格式化,写出的文章不合乎题目的写作要求,平庸、空泛,毫无创造精神。今年大作文的评分点只有三项,将结构并入表达一项中,在表达上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段与段结构较松散,句与句意思有跳脱,二是有些作文的病句比较多,语言不够通顺。

针对大、小作文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与作文训练中应该注重以下两点:

1.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2.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标签:;  ;  ;  ;  

1998年高考试题简析_报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