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分析论文_张庆亭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中心卫生院 250309

【摘 要】目的:针对当前在普通外科手后患者切口出现感染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过去一年间接收的200名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9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他没发生切口感染的11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多项指标,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结果: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年龄、手术时长、接受急诊手术、高BMI值、存在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少是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以及切口长度则不会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结论:普通外科手术之后,患者极易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出现切口感染的问题,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予以避免。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在普通外科手术当中最为常见的临床术后并发症便是手术切口感染,引发缺口感染的原因较多,手术操作因素、器械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护理干预因素等均有可能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切口感染存在较多的负面效应,如会导致延长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并且在切口愈合过程中有极高几率发生伤口裂开,实实在在的影响后续治疗效果,当感染严重时可引发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少量情况会导致死亡。本次研究探讨造成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根据其特性制定预防措施以此降低手术中出现切口感染的现象,针对过去一年间收治的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以及感染几率,报告如下。

一、研究资料和方法

1、资料

选择过去一年间接收的200名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的年龄范围在18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56±5.22)岁,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胃部手术患者有73例,肠道手术患者有58例,胆囊手术52例,其他手术17例。其中有90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设为观察组,110例患者无切口感染,设为对照组。

2、方法

编写调查表格,将每个病例逐项填写。该表格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BMI体重指数、围手术期用药、手术时间、是否急诊手术、手术切口长度等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出切口感染率,根据感染情况分患者为两组,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额患者作为对照组。

3、诊断标准

判断的依据切口感染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来进行;具体表现为:(1)术后阶段切口感染症状表现为出现压痛、红肿、局部皮温升高、早期出现脓性渗出物、硬结,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2)发现脓肿后脓肿部位存在波动感,穿刺下流出脓液。(3)小脓点反复在拆线后出现,有溢出线头的情况。

4、统计方法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x±s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在普通外科手术后,年龄、手术时长、接受急诊手术、高BMI值、存在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用药少是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以及切口长度则不会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P>0.05)。见表1,表2。

表1 分析影响患者在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情况()

三、讨论

切口感染的几率受到能够正确预防应用抗生素的影响,手术感染的危险期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24 h,从手术切口开始直到缝合完毕的过程是关键时间,在此期间内体表相通的空腔器官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围手术期用药应当遵循手术前半个小时应用1次抗生素,手术时间若超过4 h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在使用一次抗生素,在抗生素的效果下能够显著降低在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护理,改善患者所处的状态,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给予足够的营养,在术后补充蛋白质,及早进食富含营养的食品,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实施消化道外营养补充的模式。

体质量指数高的肥胖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硬化,在对肥胖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当注意避免反复切割,在切开皮肤时应当直切至深层避免局部不平整的情况出现由此诱发脂肪坏死。手术中避免使用钳夹,对多余脂肪实施切除,从而方便切口缝合。可通过双层缝合的方法来应对皮下组织过厚这种情况,但可能出现液化,为防止感染可以将橡皮条置于皮下进行引流。

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其感染率也高于对照组。因此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护理进行改善,控制其基础疾病,提升手术医生的操作水平以及熟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在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程度和切口大小,缩短手术所需时间。有关研究提示感染和手术时机也存在相关,急诊手术切口感染率比择期手术高,原因在于急诊手术时间匆忙,发生的突然医护人员难以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护理以及各项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祝,刘历志,汤艳文.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62-63.

[2]董大义.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5):105+107.

论文作者:张庆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关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分析论文_张庆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