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供电系统愈加完善,而供电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输配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完善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故障排除
1 相关概念论述
1.1理论概述
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线路主要是指通过升压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降压变电站,或者利用配电变压器,将电力运送到具体的电力使用单位上。
针对配电线路来说,不同的配电线路电压具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情况下,将电压在3.6~40.5kV的配单线路称之为高压配电线路;将电压在1kV,且频率与直流电压分别不超过1000Hz以及1500V的电压路线称之为低压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建设要求比较高,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1.2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分类。
配电线路的故障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提高故障检测效率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对配电线路的故障检测的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可以实现对电力故障的有效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1.2.1故障电流与电压增幅方法
故障电流与电压增幅方法的故障判定标准是电力输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前后,其相关电力指标的振幅变化情况,主要包括三相电压与三相电流。这一方法检测在故障检测中效果最佳,尤其是对低阻故障的检测,但是,对于高阻故障较难检测。
1.2.2利用低频信息以及高频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故障判断原理是根据电流在流动输导过程中产生的电流信号,对其进行低次谐波与低阶频谱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变化进行检测。
1.2.3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与模式识别方法对故障进行检测的方法
这种方法指的是对高阻故障中,利用未处理器,对电流运输过程中的电流与电压信号以及弧光高阻接地故障进行处理,它可以有效区分高阻故障与正常操作。
2 做好设计施工前的基础准备工作
在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监管部门不仅要重视线路建设施工的质量,更应该关注本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其他自然环境,并且收集线路建设路段的各种有效信息和数据,为整体线路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环境资料依据。输配电线路建设完成后,监督人员应该认真完成工程的验收工作,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进行详细验收。对于施工期间的各种质量安全检查,必须进行详细的登记处理,严格把握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对雷击易发区、地质滑坡易发区或者覆冰区域等特殊区域进行线路施工时,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安排合理的施工路线;同时,对于易产生舞动的区域要安装相关的防止舞动的装置,避免工程建设完成后,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线路安全事故。当新的线路施工完成,并且准备正式运行前,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进行各种检测工作,组织专业的工作人员,准备专业的设备、工具以及仪器,对试运行的线路仔细检查和巡视,一旦发现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
3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措施
3.1强化线路的定期检测与检修
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配电线路的日常检修基本原则,做好检修工作,保证供电质量,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负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①相关的供电管理部门要做好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线路的运行安全可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加强各个线路部位的检测力度,包括导地线、接地线、拉棒锈蚀、杆塔倾斜程度和弱电线路的检查。③通过采取停电作业与带电作业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设备检查和电路维修,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尽量避免因停电或断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3.2落实岗位责任制
在运行管理部门中,应该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强化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的责任意识。
(1)严格做好安全警示设施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票监督等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宣传、岗位教育等活动,保证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力运行的维护与检测技术。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安全生产作业标准,提高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电力单位也应该积极开展自纠自查、安全例会、反事故演习等活动。
(2)完善工作人员的日常培训,提高岗位练兵效率,结合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做好线路故障调查,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高操作技术;对于新调入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考核力度,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胜任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与检查工作。
(3)电力企业可以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输配电线路的沿线群众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线路维护与管理中。
4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故障排除技术措施
4.1风雨造成的影响与排除措施
持续的风雨不仅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会损坏输电线杆,使输电线出现短线、碰线、混线等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此类事故,应该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对每个杆塔及其地基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如果出现倾斜状况、必须及时扶正、加固并找出原因。加强研究所架设输配线路地区的气候规律,尽量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定期加固杆塔、杆等基础。调整线路弧垂,有利于降低应力。
4.2雷击造成的影响与排除措施
雷电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能够影响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雷电发生跳闸停电等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会严重影响配电线路本身。因此,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的气候情况,制定防治和排除雷电引起的障碍方案,并且改进和完善输配电线路的供电系统,做好防护检测措施,提高防雷性能,保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4.3冰雪造成的影响与排除措施
贵州省位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气候类型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但是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冰雪天气会造成大范围的输配电线路损坏,发生坠落甚至折断现象,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针对这类事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增加线路的排查次数,在日常中做好配电线路的运营维护工作,加强管理,提高供电质量;②避免在森林区域铺设电线,以免因树木折损而导致线路坠断;③按时打扫清理线路廊道,保证线路通常,方便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④使用材质好的原材料,提高线路的质量,确保线路的使用年限。
5 结语
加强日常运行维护,推进故障排除技术进步在电力输配电线路中至关重要。但是,加强运行维护技术与故障排除技术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而且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不仅要增加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技术,而且还应该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增加自身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电力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崔立,高杨,岳帅.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22):49~51.
[2]崔冰山.如何有效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2(17):187~190.
论文作者:宁方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线路论文; 输配电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电压论文; 故障排除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