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传媒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增值方式&以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为例_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跨国传媒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增值之道——以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为个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之道论文,学人论文,个案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6-0083-05

已有160多年历史的英国经济学人集团(The Economist Group),是英国乃至欧美最为成功的经济类跨国传媒集团,它在全世界主要国家都有营销机构,市场主要是在海外。早在2004年,该集团的核心媒体《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周刊的周发行量就已突破100万份,集团年总收入近2亿英镑[1]。对于国际传媒集团而言,近几年来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国际传媒集团黑云压城,饱受冲击,经济学人集团也难例外。然而,从收入全局来看,经济学人集团在经济危机期间,其收入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的势头①:2009年营业利润为5.57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26%;营业额达到31.28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17%;净收入增加到3 790万英镑,比上一年增加18%。经济学人集团在经济危机期间实现了资本的强劲增值,令同行业刮目相看。本文拟探讨经济学人集团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总收入的强劲增长,力图揭示其跨国媒介经营之道,以便同行了解和借鉴。

一、资金海外转移以躲避资本缩水

2007年爆发的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核心在欧美,波及的区域在东亚与中东,其对跨国媒介经营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媒体广告份额大幅缩水。与以往年份相比,2008年,经济学人集团全球大部分传媒公司广告收入全面告急:在东亚区(包括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区域)广告缩水59%;在美国(不包括CQ-Roll Call集团)的广告份额蒸发29%;在中东欧、中东与非洲地区(CEMEA)广告收入份额下降35%,在英国的媒体广告流失26%。英国经济学人集团因为跨越国度的大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资本何处避险并获得增值,是其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其应对措施如下:

首先,经济学人集团采取了资本收缩以规避更大利润流失的风险。此前,为了开拓其他地区的媒体市场,经济学人集团在各地版《经济学家》之外开设了CFO(财务总监)纸本杂志,这一经济类的纸本多数实行受控发行策略,根据订阅者的身份免费赠送,其目的是获得注意力以获取高端的广告费用[1]。由于语言上的隔阂,亚洲版、中国版与欧洲版的CFO发行量长期上不去,但开支不小。在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学人集团停止了这些地方版的出刊活动,决定等待世界经济形势转好之后再重新规划,使得这部分尚未盈利的资本停止外流,实现资本的收缩与避险。

其次,从劳动力资本中大量退出,以保证亏损资本的转移与海外利润的重新追逐。经济学人集团在全球拥有1 100名左右的雇员,劳动力资本占据着传媒资本的巨大份额。然而,从资本流动的情况来看,年末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其他时间。比如2008年,正常月份经济学人集团的员工为1 107名,而年底则达到1 157位。为了能够让冗余的劳动力资本从市场中退出来,集团实现了小数额的固定资本集中,以达到经济危机期间的规模效应。如停办亚洲版CFO(包括中国版)以剪裁掉一部分员工,实行部分劳动力资本的退出。这种变化带来了集团资产结构的变化:如2008年固定资产为340万英镑,而到了2009年同期则为306万英镑,减少10%的固定资产,意味着有10%的资本避开了资本缩水的危险,且可以随时投资到增值最快的信息领域。

资本退出是为了投资新的增长点,同时保证劳动力的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不至于在金融风暴中丢失经济学人集团的人才竞争力。集团把CFO剩余的论坛(Conference)与研究服务(Research Services)资本集中于经济学人论坛(Economist Conferences)与经济学人智囊(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因为这4个部门在功能上的相近性从而实现资本的集中。CFO欧洲也实行相类似的资本集中,从而使得在功能未曾衰减的情况下,一部分劳动力资本得以顺利退出原有市场。欧洲CFO人员进入到英国智囊部分重新整合,提高了产业与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质量,2009年的价值增幅为54%。根据经济学人董事局的数据,2009年该集团共有11%的劳动力从危机市场的资本中退出,从而既减小了资本在经济危机中的风险,也提高了有竞争力领域员工的收益,同时还为集团在其他领域准备了成熟的资本条件,提升了集团对其他高质量劳动力资本的吸引力(如表1所示)。

经济危机最大的损失可能就是媒体集团人才的流失。然而,经济学人集团的劳动力资本主动退出广告量萎缩的市场,降低劳动力资本的风险,整体上减少了12%的冗余人员开支;抽取的劳动力资本也保证了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收入的稳步增长,从而也避免了金融危机时期优秀人才的流失。这为集团资本在其他有利可图市场上的利润追逐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投资传统纸媒以解压广告萎缩市场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之一是媒体广告收入的普遍下滑。把汇率计算在内,2008年经济学人集团各类广告总额下降32%。鉴于这种经济大环境,经济学人集团主要在传统纸媒《经济学家》杂志领域开辟市场,以扩大发行量来带动纸本广告市场与发行收入,从而达到媒体增值的目的。事实上,在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学人纸本发行量一直保持着上升。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纸本每期发行量高达141.8万份,比上一年同期增长8.1万份,发行量增长率达到6%;而年末纸本发行量增幅超过了10万份。发行量增加意味着对广告商吸引力的增长,纸本收入也可能随时增加。

首先,该集团在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的亚洲区进行有选择地投资,扩大印度区《经济学家》的发行量。印度在经济危机期间属于较为安全的地带,且与中国市场相比也有语言相通的优势,集团加大了印度区域的编辑部与记者队伍建设,把CFO亚洲版的部分人员加入其中,增加了纸本《经济学家》对印度的报道,在印度北部的德里与新德里、西部的孟买、东部的加尔各答组建了发行网络与记者队伍。其内容是根据印度产业想了解世界、世界也想了解印度市场的实际来定位。从2007年开始,一本印度版《经济学家》杂志卖200卢比。印度版《经济学家》在2008年的发行量为1.9万份,广告收入为300万英镑;有观察家预言:印度版2009年可以达到400万英镑的广告收入,如果纸本保持这样增长的话[2]。

事实上,《经济学家》杂志2009年上半年在印度的发行量达到2.3万册,比2008年的实际发行量1.75万册增加了27%,也促进了该纸本广告商的吸引力。由于亚洲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潜能与南亚区域的语言优势,《经济学家》亚洲版的发行量也被开掘出来,每周的发行量达到13.38万册,经济危机期间年发行量增长为5%。事实上,亚洲区媒体营业额2009年增加了609.9万英镑,核心的拉动力是纸媒发行量的提升。

其次,经济学人集团对纸媒发行量的挖掘同样也在欧美国家进行。作为一个专业的认证公司,ABC(Audit Bureau of Circulations Ltd.)公司对《经济学人》杂志的发行量、读者群、网页浏览量、区域分布等指标都进行了充分的调查评估。在北美市场为了获得更多的发行量,经济学人集团在2008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段时间,根据英国ABC公司对《经济学家》杂志的调查评估结果,向读者加强宣传《经济学家》杂志各方面的信息。当年7月至11月,北美地区《经济学家》杂志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平均发行量达到了每期78.7万份,发行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2%。

为了扩大在北美的发行量,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学家》杂志还利用有名气的亚马逊书店的网络影响力进行推销。亚马逊在北美的图书营销中首屈一指,其网络货架因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而成本低廉。为此,《经济学人》在亚马逊网开辟了Kindle版本(Kindle书店上售卖)。为了吸引网络受众,Kindle版本开辟了免费试用期,只要读者注册,杂志可以提供14天的免费阅读期。在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为了扩大发行量,英国的电影院出现了《经济学家》杂志的广告。这些努力赢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北美区经理保罗·罗西(Paul Rossi)的数据,因为多种渠道的宣传,北美地区的《经济学家》纸本期发行量在2008年圣诞节前后两周达到创纪录的90万份。纸本发行量的突破,极大地缓解了集团广告量整体下滑的紧张与压力,也是保证北美市场收入总体强劲增值的主要原因所在。

最后,经济学人集团也加大了纸本资本在中东欧、中东与非洲地区(CEMEA)的利润追逐。2008年8月,集团在阿联酋的迪拜开设了业务办公室,发展了在该区域的新闻记者编辑与发行办公室。时至2009年,迪拜债务危机甚嚣尘上,引发世界范围的注意力,经济学人杂志的新闻与评论对此题材进行挖掘,阐释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及其发展趋向。因为CEMEA版本发行对象在区域上的相近性,在内容上的关联性,故此这些努力收到了很大的效应,不仅纸本价格得到提升,而且发行量也得到了提升。CEMEA区域的纸本期发行量在经济危机中期的2008年6月至11月达到26.7万册,比上年同期增加2%;2009年上半年纸本发行收入增加了18%。这也大大地带动了纸本广告的收入,在媒体广告整体收入下滑的情况下,CEMEA纸本广告因为发行量的增加而攀升了11%,也带来CEMEA地区集团总收益14%的增幅,达到8118.1万英镑。

总体来看,在经济危机期间,在全球传媒广告收入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经济学人集团立足于核心价值——《经济学家》纸本开拓市场,然后带动纸媒订阅发行费用与广告收入的增加,从而避开了因为广告量下滑带来的亏损。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因为纸本《经济学家》发行量增加和订阅价格的提升(包括网络版订阅费用),发行收入年度高达1.24亿英镑,占集团总收入的39.62%,与当年集团广告收入的1.36亿英镑形成了均衡态势,二者合计占总收入的80%以上。纸本发行收入抵消了广告收入下降的风险,也带动了纸本广告收入的增加。

三、资本联姻以盘活北美大市场

经济危机期间,媒体经营除了广告大幅下滑,还会出现资本逐利的增值瓶颈,短时间内很难打造起一个或几个领域增值较快的产业。这时,媒体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并购市场运行较为平稳的公司,以资本联姻的形式进入其他领域。这一方法也成为经济学人集团资本增值的渠道,2008年7月,经济学人下属集团Roll Call集团以4 300万英镑并购了Capital Advantage出版公司,为突破资本增值瓶颈做了资本联姻。因为不能够轻易在广告领域寻求增值,经济学人集团想要在出版内容上进一步拓宽。在经济危机期间,企业高层人士最关心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门的相关消息,以提前知道政策的走向。Capital Advantage(CA)出版公司与它的旗舰杂志《指尖国会》(Congress at Your Fingertip)就是刊载这类消息的出版物。CA公司与2 000个公司、非盈利团体、协会、教育机构、媒体集团与民间组织具有客户信息服务关系,大大加强了经济学人集团下属的Roll Call子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在更广泛的市场上,Roll Call能够运用其出版物的影响力,让客户理解政府法规与政策出台的过程,也可以影响立法议程,动员草根阶层支持一些民意,对立法者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力。

旗舰杂志《指尖国会》20年来被誉为“美国国会面孔”,因为它是最可信最广泛引导国会消息的出版物,一直被《华盛顿邮报》称为最畅销新闻类杂志。通过资本联姻,Roll Call集团在报道政府与国会新闻领域的价值链更加完整,因为经济危机期间,欧美企业界对美国国会与政府的政策更为关心。又因为CA公司与很多政府或民间组织,如北卡莱罗纳州执行协会(AENC)、Sage出版集团、芝加哥论坛协会(AFC)、妇女权利与政府关系协会(WGR)、格鲁吉亚经理协会(GSAE)等民间组织与政府机构具有合作关系,在发行上大大拓宽非广告领域的渠道,Roll Call集团藉此资本联姻关系使整个集团出版物的发行渠道都发生了改变。在经济危机期间的2009年初,报纸《国会山新闻》(Roll Call)纸本广告额尽管比以往同期下降17%,但因为各类出版物发行量的增加,致使Roll Call集团总收益增加了20%。

资本融合带来Roll Call集团多方面的化学效应,而进一步带动经济学人集团北美区的媒体市场收益的增加,这些都可以通过经济学人集团收益的各类数值纵横比较看出来。以CA公司为中心,Roll Call子集团、经济学人总集团并购前的2008年与并购后的2009年各方面的效益产生明显的变化。从总收益来看,Roll Call子集团2008年并购前为1 411.8万英镑,2009年这一数值为2 039.8万英镑(CA总收入为607.2万英镑),增值45%;营业利润当中,2008年Roll Call为576.3万英镑,2009年为706万英镑(CA营业利润为214.7万英镑),增值22.5%;从经济学人大集团收益来看,税前利润经济学人北美区2008年为1 009.1万英镑,2009年这一数值达到1 327.1万英镑(其中CA占据607.2万英镑),比上一年增加31.5%。大头盘活,全盘活力显现出来了。

美国市场营业额是经济学人集团收益的大盘所在,2009年收入额为1.17亿英镑,占据总营业额的38%,在各区域市场中稳居第一;再加上Roll Call子集团营业额的0.2亿英镑,总营业额为1.37亿英镑,占据总营业额的44%,几乎是半壁江山。因此,北美市场的业务决定着整个市场的成败。在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学人集团通过资本联姻的方式,拓宽了内容生产与发行渠道,是该集团在经济危机期间依然增值的另一个秘诀所在。

四、投资新媒体以撬开媒体增值最快领域

经济学人集团的各类公司还加强了新媒体领域的投资,以撬开这块最有前途、也是媒体增值最为迅速的领域。经济学人首先把重力放在economist.com的打造上,把每一期的纸本内容做成电子版和声像版两种形式,并让受众在网络上可以随时订阅。如果订阅电子版《经济学家》一年,在网上缴纳95英镑;如果订阅文章的声像版(Podcast),每期为8英镑。为了与纸本形成对照,在网上订阅集团纸本杂志可以选择各个时段,并有不小的优惠。如12周的纸本杂志为69英镑,比纸本定价节省48%;51周为303英镑,比纸本节省46%;102周的订阅费为556英镑,节省50%;153周订阅费用为758英镑,节省55%。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把受众需求进一步细分,借用网络营销的能力,缩短杂志在市场上的售卖周期,避免商业利润的进一步分割,并能开拓人际售卖的盲点,使得杂志能够最大限度地到达需要它的受众领域,并保证其稳定的读者队伍。经济学人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有8万订户是通过网络形式成为杂志的读者,他们中间多数为新读者、新客户。在经济危机期间,这种营销的结果是,尽量摆脱了广告凋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减少了集团的市场压力和资本流失,从而保全了集团的竞争力。

为了打造高质量的网络版内容,让更多读者参与进来,经济学人的economist.com部门引进了Drupal技术。Drupal公司的技术开创了economist.com内容管理系统(CMS)平台,Drupal.org网通过此类合作提供给economist.com拥有多种功能和服务的动态网络平台,这些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发布工作流(Publishing Workflow)、讨论、新闻聚合(News Aggregation)、元数据(Metadata)操作和用于内容共享的XML发布等等。Drupal技术还综合了强大并可自由配置的功能,能支持从读者博客到大型社区驱动(Community-driven)的网站等各种不同应用的网站项目。这些技术帮助了economist.com网信息人员的管理与信息输入、编辑等,其模块的下载、安装、订制功能也吸引着无数网络读者的加入,过程极为方便。

economist.com获得了Drupal技术能力的支撑,也在尝试开辟读者互动传播的体验。网络版高层之一的本·爱德华兹(Ben Adwards)就阐释了这种互动传播的方法:开设网络版的读者资料网页,开辟专门领域让读者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2008年一年,economist.com网上就出版了25万条读者评论,每月都有2.5万条读者评论自主地呈现在economist.com网页上。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参与,网络版也根据读者讨论增加了内容,2008年网页内容出版比2007年多出了53%。

economist.com网还利用资本联姻带来的变化扩大影响。Capital Advantage公司成为经济学人的一个子公司以后,CA高端的受众群体与国会新闻的影响力,提升着economist.com网的浏览量。CA与将近2 000个网络媒体或公司存在着客户业务关系,还有很多社会团体也是其协作者,而CA的很多内容都在economist.com网上得到体现。这是一个切入点,通过CA业务,也为economist.com网带来了浏览量的攀升。并购前,economist.com网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很明显,而2008年并购CA后,economist.com网浏览量的提升也甚为明显,不仅脱离了经济危机的阴霾,还达到了新的高度。

事实上,网络的优势还体现在成本的低廉上,因为它打破了物理货架空间的昂贵成本,进入到零租金的虚拟世界,其带来的利润率相当可观,增值也最为迅速。因此,在经济危机深重的2008年,全球媒体广告普遍遭遇滑铁卢,而economist.com广告量却增加了29%,广告收入增加22%,出现寒冬里一枝独秀的局面,个中缘由值得同行深思。

五、结论

现在来总结经济学人集团2009年的收入构成情况,从中可以形象地反映经济学人集团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如图1所示)。

经济危机使得媒体整个行业广告收入总体下滑,因此,经济学人集团砸碎了依靠广告的常规做法,而是走以纸本发行与网络订阅为主的路子,把媒体的竞争力浓缩到核心品牌的打造上。从图1可以看出,经济学人集团2009年媒体的广告收入仅仅为1.56亿英镑,不到总收入的一半,为45%;纸本发行与网络订阅费总值为1.24亿英镑,占总收入的40%,这在提倡零经济的媒体时代很令人耳目一新。经济学人集团的表现说明,媒体的竞争最终在核心价值本身。“疾风知劲草”,经济学人集团在经济危机时期的盈利方法似乎是一种复古模式,但很值得零经济时代同行去深思。

图1 2009年经济学人集团总收入拼图

收稿日期;2010-08-18

注释:

① 本文所引数据,除另标明出处之外,均来自于economist.com网及其相关子公司的网络数据。

标签:;  ;  ;  ;  

跨国传媒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增值方式&以英国经济学人集团为例_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