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中医医院 四川 绵阳 62215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麻醉,观察组产妇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牵拉疼痛分级、寒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小剂量舒芬太尼;剖宫产术;寒战;牵拉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57-02
本文对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并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在本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观察组,年龄范围为22岁至35岁,平均年龄(27.13±4.08)岁,孕周范围38周至40周,中位孕周为(39.46±0.18)周,对照组,年龄范围为21岁至35岁,平均年龄(27.28±4.15)岁,孕周范围38周至40周,中位孕周为(39.52±0.20)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单胎、足月妊娠,产前检查均正常。排除标准:药物滥用史、阿片类药物过敏、高危妊娠、术前胎儿宫内窘迫、神经类疾病等。
1.3 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对其呼吸频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予以吸氧。产妇取侧卧位,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10~15ml/kg,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穿刺,麻醉药物15秒内注射完毕,在硬膜外腔留置导管。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方法,予以0.75%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0.5ml进行麻醉。观察组产妇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麻醉,予以0.75%布比卡因1ml+10%葡萄糖0.5ml+0.1ml的舒芬太尼5μg。麻醉药物注射完毕后,退出腰穿针,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1ml,并向头端置入3.5~4.0cm的硬膜外导管,妥当固定,让产妇平卧。调整手术床,维持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予以吸氧,用针刺法测试麻醉平面,如果评分低于T8、效果较差的患者,则追加2%利多卡因,如果心率低于60次/min,则静脉推注0.3~0.5mg,如果血压下降幅度超过30%,则静脉推注6~10mg麻黄碱。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产妇寒战、牵拉疼痛情况。寒战评价标准:无寒战为0级;患者面部、颈部发生轻微抽动症为1级;患者有1组以上肌群发生显著颤抖症为2级;患者全身大群肌肉抖动为3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牵拉疼痛程度: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 18.0汇总上述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牵拉疼痛分级
观察组产妇产后无痛、轻度疼痛产妇占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寒战分级
观察组产妇35例无寒战,15例发生寒战,寒战发生率为27.09%,对照组产妇19例无寒战,29例发生寒战,寒战发生率为60.42%,观察组产妇寒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新生儿Apgar评分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2±0.15)分,对照组为(9.01±0.10)分,两组数据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剖宫产是产妇分娩的常用方式,主要是预防自然生产可能给产妇、新生儿造成伤害时应用[1]。近年来,剖宫产率有上升趋势,但是剖宫产麻醉、手术损伤等因素使得产妇发生寒战、牵拉疼痛等情况,不利于产妇术后恢复[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产后牵拉疼痛分级、寒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小剂量舒芬太尼能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发生牵拉疼痛和寒战。剖宫产中,椎管内麻醉会阻断产妇机体大部分神经传入传出功能,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使得体温减小,机体肌肉运动增加,最终发生寒战。舒芬太尼是阿片类镇痛药物,能有效强化局部麻醉镇痛效果[3]。且该药作用于中枢神经,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释放有积极作用,能减轻寒冷对机体的刺激,最终能促进机体产热。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剖宫产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负面影响,安全性较高。总之,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林慧卿,王松清,林辉等.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48-148,149.
[2]徐茜,李有长,胡佳等.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预防寒颤及牵拉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4):85-88.
[3]孙秀菊.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J].医疗装备,2015,12(10):109-110.
论文作者:王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产妇论文; 寒战论文; 疼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剂量论文; 意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