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优胜劣汰的形式与日俱增,这也要求施工企业更加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施工企业拿什么来创新?答案是肯定的,只有起到技术管理的引领作用,企业才有创新空间。面对当今建筑行业技术人才匮乏,经验相对不足的现状,创新之根本则再在于技术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施工技术管理标准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可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管理体系;标准化;技术引领;
前言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复杂,涉及层面较多,涵盖了质量、科技、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的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因此,建筑现场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技术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技能水平必须同步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目标的全面实现,使建筑企业投资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一、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标准原则
( 一) 经济效益性
建筑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若只考虑到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是比较片面的,这只是表层的进度观念与生产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建筑现场管理又要充分考虑到成本以及市场运行情况。特别是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应该起到技术的引领作用,把项目的各个部门有机地联动起来,做到低投资高回报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开销。与此同时,更要降低成本消耗、不断开阔建筑市场。
(二)合规性
合规性是所有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我们的技术管理也不例外,满足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也是我们不可逾越的鸿沟。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严谨,经得起推敲。在确保合规的基础上,我们以技术管理推动成本节约、进度提升,无可厚非,终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尽量将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其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同时,通过运用合理的操作方法、激励政策等充分挖掘出建筑企业职工的内在潜能。
( 三) 标准化
为什么在美国买一杯可口可乐和在中国买一杯可口可乐,味道、口感、包装甚至价格完全一致,因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已然做到炉火纯青。为什么仅在中国,同一座城市中的不同施工企业甚至同一施工企业的不同下属项目针对同一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做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工程的实体施工质量水平更是参差不齐,答案是,企业的标准化建设仍然存在漏洞,企业的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仍在凭借着感觉在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支撑。这就要求工程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建立必须作为企业改革的先驱,掀起企业标准化的变革。我们在施工现场必须坚持统一原则,杜绝盲目、随意性,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顺利的进行下去,以便提高整个施工质量与效率。
二、人才的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乃至工程管理,归根结底还是对人的管理,一个人才济济的企业一定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目前各企业已经意识到此问题,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技术人员思想统一
为什么要搞技术,技术是项目成败的根本,项目除了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技术管理人员脱不了干系,工期慢了,项目干亏了,技术方案是不是方面是不是存在缺陷,所以,技术人员必须时刻绷紧一根弦,技术人员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其他部门的所有工作都是在紧紧围绕着技术开展,换句话说,技术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源头;
(二)建立培训制度
企业对技术人员搞培训,每月搞一次,每周搞一次,搞完了就算了,有没有追溯过培训的效果,企业的频繁培训换来了什么?是一通格式不统一的技术方案,是一堆连编制人都看不懂的技术交底,是一些只知道看着计算软件发呆的无用“人才”。造成这种现状,归根结底是企业的体系除了问题。什么是培训,纸上谈兵不叫培训,做个简单的PPT通读一遍也不是培训。真正的培训要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有纠偏,有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合理的培训制度,理论结合实践搞培训才能起到作用。
(三)培养总结习惯
技术人员一定要善于总结提炼,具备一定的攻关克难的能力,大约8年前,附着式整体升降脚手架在国内还是一项新技术,当时各大建筑企业考虑到其安全性、实用性以及高昂的成本,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不敢轻易使用,如今,不光超高层公建重点项目,甚至普通的住宅小区工程都在进行爬架的成熟应用,科技的推广要归功于那些善于总结的人们,是善于总结的习惯,成就了建筑行业的今天,有了总结提炼,才有了今天的标准和规范。
(四)标准化≠墨守成规
我们时常讲,“对标、夺标、创标”,对标是对照现有的,找自己的不足;夺标是超过现有的,使自己更优;创标则是一种突破,打破了固有思维,订立全新的标准化。
三、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
(一)图纸会审工作标准化
可以说,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是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在进行施工前,建筑企业的监管人员必须做好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要通过项目技术部、劳务分包的技术部、企业专家储备库等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各部门需要填写由企业统一制定的会审意见表格,表格中应有企业预先制定好的会审意见框架,让相关人员在寻找图纸问题时有大致的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纸会审期间,要保证会审意见的出口只有一个,即所有问题只由一人汇总及提出,其他人员辅助此人。会审过后由此人统筹安排会审成果的实施及成本二次测算等工作。
(二)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的标准化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是现场施工工作顺利实施的利剑。首先,企业要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门别类的剖析,制定方案及施组编制的框架,并将每个方案中需要重点编制的内容用不同字体进行备注,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在企业平台进行公示,供各个项目下载使用;其次,项目要严格按照企业拟定的方案模板进行方案的撰写,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的编制,必须结合项目特点考虑周全,涉及结构安全的部位,必须进行严格的计算,确保万无一失;最后,方案的报审必须按照企业既定流程进行。
( 三)技术资料的标准化
技术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要可追溯,资料必须真实规范。这就要求企业将资料表格及填写模板标准化,近年来,新晋员工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匮乏,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存在诸多的错误。企业将技术资料的管理标准化了,员工才能有依据地进行实施。另外,技术资料的整理收集必须及时,且必须与现场施工情况交圈,形成闭环管理。
(四)试验管理的标准化
技术管理工作中的试验管理环节尤为重要,现场施工工作的实施离不开“材”,材料复试报告没拿到手,检测不合格,均不得投入使用。个别施工企业遇到不合格的情况,往往会想尽办法,弄虚作假,把报告搞合格,害人害己。针对不合格品,企业要制定一些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首先,形成不合格品台账,制定不合格品处置计划;其次,制定不合格品分析研究机制,将不合格品的产生对工程工期、成本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最后,不合格品的处置实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消除。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现场技术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内容。想要使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站稳脚步,那么就需要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与矛盾,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王火桥.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标准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
[2]曾海金.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0.
论文作者:王楠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技术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现场论文; 合格品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6期论文;